带一本书去旅行1000字

带一本书去旅行

1000字 初三

火车缓缓地上轨,一节节车厢彼此紧挨着,前方的黑烟在空中飘荡,缓缓散去。夕阳的余晖,温暖地洒在大地上,洒在这火车上。这场旅行终于开始了,一直向前走着,它要驶向何处,停留在哪儿,谁也不知道。沐浴着阳光,它就这么前行着……

我就是这辆火车,我的旅行一直伴随着书籍的陪伴。它就像是我的车厢,是我所有的动力。我学到的知识越多,这火车就越长。我想这也会驶得更远吧。

总之,我的旅行不会缺少书籍。

又是一个温暖明媚的早晨,我还是睡眼惺忪的。但是却早已迫不及待拿起了心爱的书。阳光打在我的脸上,照在我的书上。那么温和可人,我翻动着书页,心中荡起了涟漪。中午,阳光是很刺眼,可这阻挡不住我的喜爱,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拿起这本书,贪婪地读着。夕阳时分,心绪随着美丽的黄昏起伏,这书更是我心灵上的抚慰。多么美好的一天,伴随着书籍。我一点儿也不累。我发现,读书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在这一路上收获了许多。看到满山遍野,盛放烂漫的菊花,想起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他摒弃尘俗,不慕荣利,愿只身居住在这大自然中,欣赏这美丽的风景。隐居于山林中,避开了尘世的喧嚣,心中独留一份宁静、坦然。那一份久远安适的生活已民深深吸引他,他的释然也令人敬佩。

我看到行驶在乡间小路的妇人,辛勤劳动的壮年,不禁想起了白居易诗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辛勤劳作,“背灼炎无光,足蒸暑土气”的艰辛劳作,“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辛酸可怜。这些务实的农民用辛勤的汗水种下了希望,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我明白了他们的苦,顶着炙热的太阳,去挥洒着汗水。这让我学会同情难者,珍惜一点一滴。

我看到了雨,这春雨细如牛毛,空灵如水晶。这让我想起了郑愁予《雨说》中的一句话:“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这让我感受到了雨的温柔,像一个温柔的羽毛浮过我们的心头。

我在宁静的夜晚看到了月亮。月亮的光晖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出奇的静,月光那么柔和,抬头仰望,不禁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无限感慨。回望起以前“小时不识目,呼作白玉盘”的幼稚气,我看着那月亮,那云层遮遮掩掩,给月亮蒙上了一层白纱,给人无限朦胧的遐想。

这在自然的一切都可以用文采来描绘。

我的这趟旅行。经历了好多。我的旅行是不平凡的,因为我的每一次都是对书中知识的热爱。我学会了很多,也明白了这获得的趣味。

火车还在慢慢行驶着,靠近着知识的彼岸……

带一本书去旅行

900字 初三

自古人常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想,书也是一种调味剂,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请带上一本书去旅行,在书的字里行间细品春华秋实,夏花冬雪的明丽耀眼。

春如海芋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春日里的暖阳明媚如斯,摘一朵初绽的海芋,轻嗅它的芬芳。这时候,头顶艳阳,手捧清茶,眼前好书,鼻间芬芳,不管你可是身处他乡异处,又有何妨?很多人拼搏一生,不就为求得这一室温馨么?由此看来,很多时候,书带来的,不单单是一点知识,更多的,是心灵的从容慰藉。在这个混杂着泥土芬芳的青草香的春天,带上一本《草房子》,去一个安详的小山村,在微凉的夜风与轻鸣的虫声中,细细品味“草房子小学”里孩童们不谙世事的天真可爱。在桑桑的陪伴下,你可曾听到了杏花轻轻开放的声音?

夏花绚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里,怕是要数这荷花最为娇艳了,粉嫩肥硕的花瓣,绿的耀眼的莲蓬,无一不彰显着夏的热烈昂扬。夏是四季中最盛的一季,骄阳似火,百花竞放,绿意盎然。美丽的大自然让你眼花缭乱,它着浓墨,用重彩,装点着它的快乐,在这个被五颜六色填充着的夏天,带上一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去云南丽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你心中的热情与小罗伯特一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踪迹吧!看他们跌宕起伏的旅程,看他们寻到船长的欣喜,你一定会与他们同悲同喜。

秋叶枫红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日里的枫红与硕果弥补了它的萧瑟与凄凉。万里无云的天空里,一朵朵白云好像一个个城堡,却又离我们那么远。一只只南飞的大雁拉近了秋与秋的距离。在这个清风渐凉,枫红果熟的秋天,带上一本《海底两万里》去青岛崂山,在山与海之间,在俗世与纯净之间,也许你更能体会尼摩船长的心情。不过我想,你一定会很想告诉他:“船长,枫叶红了,不想看看吗?”

冬雪华美

“寒梅冷缀琼枝腻,玉人浴出新妆洗,香脸半开娇旖旎”。在易安居士的词里,冬日不再清冷,反而越发清润的绘出了那般细腻温润的冬的美丽。雪花洁白,腊梅香腻,这般美景让人无比期盼。在这个白雪飘零,凝水为冰的季节,带上一本《穆斯林的葬礼》,冰天雪地里,你是否看到了那件件玉器的精美,你是否感受到了穆斯林的神圣与庄严?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那么你的这个旅行一定会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