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场上的宴席900字

秋千场上的宴席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荡秋千是阿黄乡下人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主要娱乐活动,他乡下每个村寨都有秋千场,但秋千场上摆宴席,没有去过他乡下的人,也许不会相信。我之前也是不相信的,当我在他乡下看到这一景象时,才相信。

重阳节那天,我被阿黄邀请去他家里作客,刚到他家,只看到阿黄父亲正在一张方形的托板上用小杯大杯小碟大碟地添上美酒佳肴,为摆宴席作准备。忽然,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响彻村寨的上空,阿黄对我说,这是寨主(主持村寨里所有工作的人)放的,意思是告诉村民们开始摆宴席了。

阿黄弯着腰,低着头,小心奕奕地托着沉重的托板上的东西走在前,他父母、妻子、儿子和我紧随其后,沿着村子那条刚铺完水泥的村道走去。寨主的托板比阿黄的还大,托板上摆的东西比阿黄家的托板上的东西还多.寨主的东西,堂而皇之地摆在秋千场的中央,左右是他的妻子和儿女,阿黄把托板上的东西摆在秋千场旁边的草地上,村民们托着托板上的东西陆续走来,捕捞村有130多户人家,秋千场上摆不了这么多东西,来迟的只好向四周扩张,渐渐地,秋千场上及其四周人山人海,托板大大小小,一张连着一张,间或有人行小通道。

火药枪咚咚地打了四十一炮之后,鞭炮声紧跟着又啪啪欢腾了起来,宴席开始了,长者守着各自的托板,后生们先后向寨主敬酒献烟,然后敬老人,有些妇女身背婴儿,也替婴儿为寨主和老人敬酒献烟,那些结婚不久的媳妇,也穿着婚礼盛装给寨主和老人递烟倒水,忙得不亦乐乎。场上弥漫着美酒佳肴的香味。

而更令人陶醉的是,寨主和老人们用人间最纯真无暇的语言祝福后生们,他们嘴上念念有词:我的好伢儿孙哟,祝愿你们:吃饭补身体,饮水滋血液,走路脚不酸,出海心不惊。象春天里的秧苗一样茁壮成长。祝福新婚夫妇:新婚愉快,心情舒畅,早生贵子,百年好合,合家幸福。还嘱咐新娘们:对家公要宽心,帮他挑担子。对家婆要耐心,帮她穿针线……

作为远方来客的我,也被许多不相识的村民挚真挚诚地邀请,他们和我一起举杯共饮,这难以形容的盛情烧得我的心火红火红的。

酒喝足了,饭吃饱了,茶饮够了,我对阿黄说,我要走了,阿黄极力地挽留我过夜。

夕阳西沉,我因有急事真的要走,寨主和阿黄合家以及村民们都来为我送行,临别的时候,他们热情地对我说:欢迎你下次再来!大家频频地向我挥手说:再见!

秋千旁的香味

700字 初三 散文

从三岁起,荡到十三岁的秋千旁,依旧是那淡淡的香味和蟋蟀的声声鸣叫

——题记

三岁时,妈妈第一次把因摔跤而哭鼻子的我,抱上秋千,在我身后,轻轻地摇着绳子,然后对我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承受足够的雨水,才能健康的成长,哭声戛然停止,不是因为妈妈的话,那时我根本听不懂,而是从我身后飘来幽幽的香味,我把这股味道吸入鼻中,让它浸没在我的血液中,缓缓地淌遍全身,然后,深深地印在心间。

很奇怪,我从此,真的很少哭了……

时光荏苒,妈妈因为工作忙,很少再陪我玩了,在无数个起风的黄昏里,我就一个坐在秋千上摇摆,脚在地面上画出弧线,雨水纷乱地反射出成千的倒影,可旁边那个位置,一直空荡着,空荡着,有种味道,似乎在丝丝缕缕的消散,只剩下模糊的烙印,

我已经记不起来那种味道了。

那天我还是哭了,因为考砸了,被班主任狠狠批了一顿,我悻悻的坐在秋千,没有人替我摇,我就一直瘫坐在上面,风轻轻地摩擦着脸颊,眼泪不留痕迹地干了,黄昏,四周静静的,只有蟋蟀不厌其烦地叫着,似乎和我一样,在等待着什么

有一瞬间,我的身体颤抖了一下,我以为是幻觉,可接而秋千越荡越高,仿佛有一双大手,平稳地摇着绳子,是妈妈。

地平线随着秋千一起荡漾,于是日落的残影反复地忽高忽低,那些视线里的黄昏光线,在秋千的轨迹里,像印章般敲打在地面上,湿漉漉的倒影里,在那时间和空间的死角,有股柔软的记忆正慢慢苏醒,仿佛整个世界都弥漫着四岁时那种香味,我用目光四处搜寻着那味道的来源,最后落在妈妈身上,她正看着我,瞳孔中是满盈盈的笑,几缕碎发在额头上被风吹乱,我陡然想起四岁时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承受足够的雨水,才能健康地成长……

淡淡的香味仿佛刺激到蟋蟀,它叫地更欢了,妈妈依然微笑着,默默地注视我,却有种液体从我眼中落下

妈妈,我懂。

都说父爱是深沉而伟大的,孰不知,母爱也能表达地如此含蓄,就如秋千旁母亲的那句话,和始终围绕不曾消散的香味,那,是一位母亲对一个女儿爱最好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