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明节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礼仪,
清明节就是其中一个节日。
每年到清明节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起去祭奠了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清明节当天的早晨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来到墓前给他们摆上鲜花点上蜡烛,妈妈告诉我摆上鲜花就代表我们来过我们对他们的敬意。
然后我们大家各自做起了祈祷,祭奠礼仪之后我们就离开了,这就是我在清明节学到的礼仪。
爸爸说你长大了也要和家人一起去祭奠祖先,我迷茫的想着未来。
六一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下午一进教学楼,便听见楼上六年级在热热闹闹的准备着。
上课时,楼上便表演起来了,什么唱歌、跳舞、弹古筝。只听见吵闹声、歌声、琴声、鼓掌声响成一片,直吵得我们没法上课。同学们不禁感叹,“六一”也许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此时不禁想起了我们过去的“六一”。全班同学半环状围在一起,每组各表演几个节目。表演时要使劲鼓掌,要发樱桃,还有折扇。家长们有时也来,并总是表演点什么。记得有一个家长还带着我们唱《快乐崇拜》。老师们也会上来讲话,大多是祝我们节日快乐,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在这热闹的氛围里,对面的七年级便显得冷清的多了。他们的眼中有无奈与伤感。毕竟他们大了,学业重了,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已远离了他们。
但一年后,我们也大了。我们也没有了“六一”。
我们心中有失落与伤感,但也不只是忧伤的。没了“六一”,这证明我们长大了。长大意味着我们要有更重的任务,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了。我们一天天长高,但高的不只是身子,更是承担风雨的能力。“六一”是快乐与天真的,但也是不成熟的,长大是脱离了幼稚,是不再依靠别人要靠自己去努力的。保持一颗童心固然好,但鲜艳的花朵在经历风吹雨打之后会开的更加艳丽。只有受住了考验,才能笑到最后。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认为童真不好,只是如果只怀念过去,而不面向未来,怎么会走好人生的路呢?
相似题目
-
家乡的清明节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天空阴沉沉的,还下着一丝小雨,仿佛是在为死去的人悼念。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来给奶奶扫墓,站在墓前,不禁回想起了奶奶昔日照顾我的点点滴滴。那一次,天气很阴,但是天气预报却说今天不会下雨,于是我就没有带伞。但在下午放学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我心想:该怎么办?难道要淋雨回去吗?这时奶奶却出现在了学校大门口,奶奶的到来,如一束阳光般照亮了我,奶奶看见了我,径直向我走了过来,把她的伞拿给我用,可是我却看见她只拿了一把伞,奶奶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没事儿,我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来接我,你就先回去吧!”听了奶奶的话,我并没有多想,便回答:“好。”于是,我便拿着一把伞,回家去了。当我回到家时,却发现妈妈在家待着,妈妈难道没有去接奶奶?我的心中有了疑惑,因此,我把妈妈的手机拿过来查看通话记录,可是翻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奶奶给妈妈打电话的记录。这时,我的心里不禁紧张起来了,便想着:难道是给爸爸打了吗?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没有。一听到这话,我立刻抓起伞,冲出了家门,来到了学校。可在校门口,并没有发现奶奶的影子,于是,我跑去了奶奶家,一进门便看见了奶奶的浑身都被淋透了。这一幕,彻底刺痛了我,我含着泪问奶奶:“为什么要骗我?奶奶却说:“没事儿的,我身体好,淋湿了,没关系。但是你是个小孩,你淋湿了,肯定会感冒的,你还要上学呢!”听完奶奶的话,此刻在这寒冷的阴雨天中,我却感到了异常的温暖。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不禁潸然泪下了,奶奶的话,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奶奶的爱,如雨水一直滋润着我。现在,奶奶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她的爱,却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奶奶,下个清明,我还会再来看你的。700字 六年级
-
家乡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清明节又到了。今年的清明节很特别,阳光明媚,空气格外清鲜。大清早的,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说:“起来了,你记不记得,今天要去扫墓。”说着,把我拉了起来。起床后,吃完早餐,我们便去奶奶家集合了。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们便看见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爷爷正在烧柴,奶奶正在准备烧鹅、烧猪等祭品。不久,伯伯一家来了,祭品准备好了。爷爷拿着一个棍子,挑着两袋祭品,我们小孩拿着一袋袋大包小包的东西,我们一家便去扫墓了。穿过小巷;经过一条马路,走上村后的小山上,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墓地附近人山人海。有的人正在烧祭品;有的人正在分祭品;还有的人正在交谈。村后的墓山,原来是一片荔枝林,现然还零零散散保留着荔枝树。荔枝花,争先恐后地开着。微风吹过,看!它们正在对着我们摇头呢!太阳当空照,虽然有树为我们遮阴,但火在旁边燃烧着,人们早已经汗流浃背了。事不宜迟,我们也开始了扫墓。妈妈和伯母点香、烧蜡烛。我们几个孩子,正在为先人分祭品,祭品各式各样,有钱、车、手机等生活物品。我不禁问爸爸:“爸爸,祭品为什么还得分,直接倒下去就可以了呗?”爸爸微笑地回答:“祭品有男的,有女的,不分怎么行呢?”我点了点头。除了生活物品,我们还有食品。把食品摆在石台上,倒米酒,爷爷说:“今年让先人喝个够,用个够。”于是爷爷用火,把祭品烧给了在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们。烧完后,我们又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把我吓的躲地远远的。鞭炮烧完了,我们去拜先人,我心里默默地念道:“先人们,请保佑我,今年考试能拿到好成绩。”扫墓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左思右想:“每年的清明节,为什么清明节要去扫墓呢?”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讲了一个关于清明节的故事给我听,并对我说:“孩子清明节扫墓,就是为了怀念先人,感恩先人。”我听了,点了点头。今年的清明,我明白了扫墓就是去祭拜祖先,感恩祖先。感谢祖先,让我们有那么好的生活。800字 五年级
-
家乡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用扫墓的方式,寄托哀思,表达感恩之情。——题记从小到大,都已经过了十四个清明节了,但是我却从小到大都不明白,扫墓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大人们所说的“保佑你学业进步,身体健康”?大清早,奶奶就忙着“奉神”,“还保福”。在家里的边放一个高高的蜡烛桌,在蜡烛桌后面放一张方方正正的折叠桌,折叠桌是用来放贡品的,贡品有:鸡,烧肉,白酒,包子,鸡蛋,“发糕”,糖果,饼干,粽子,水果,香烟等等,这种仪式一般都是由女性完成的,男的就负责点燃鞭炮,拜一下神(我们一般只是双手合在一起,然后鞠躬)。不仅需要在家里还要上祠堂拜一次。家里的供奉仪式完成以后,就要开始集合出发,去扫墓了。同一家族的人们,各家都要带各家的贡品以及工具(锄头和镰刀),有人戴一顶草帽,抗着锄头,提一带祭奠用品,就一起向着先人的墓地出发。上山了,看见我家先人的墓是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没有墓碑没有任何砖砖瓦瓦,只能靠大伙用工具慢慢的把草铲除干净,才能清楚地看见墓地。墓地前有个空旷的地方,祭奠仪式在空地上举行。大家深色庄重,仪式也很隆重。锣鼓队敲锣打鼓,接着有人燃起鞭炮,有的人在悠闲的分点纸钱;有的人在烧纸钱烧衣裳,有人向墓地送上贡品等。等大人们准备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大家站在一起鞠躬祭拜,或者虔诚地跪拜,祈祷年年有好运,最后还要向四周丢食物(说是让墓边的动物或者神仙不要搞破坏),以保证祖先的平安。墓就这样扫完了,本来是很美满的,但我却在半山腰出了一点小事。我没有站稳,也没有扶着旁边的树木,不小心滑倒在草地上,膝盖擦伤了,后面的一些活动也参加不了了。我连累了爸爸,他没有离开我,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我说:“爸爸,您去吧!我好着呢!”爸说:“你都这样了,我也不去了。再说,我都每个清明节都祭拜,先人也不会怪我。我就陪陪你,怕你又疼了。”这时,我想去一直不解的问题,随口问爸爸:“爸爸,您告诉我,扫墓到底是为什么呢?”爸爸耐心地说:“古时候有的人在战争里丢失了生命,有人在黑暗的社会里丢失生命,有的人因为天灾失去了生命,没能够传宗接代,但是我们的家族却如此的幸运,生命一代接一代传递下来,这才有了我们。我们能够幸福滴生活着,这是先人的功劳,所以我们要感恩他们啊!所以后背为了纪念先辈,感恩先辈,就定下了一个统一的日子来扫墓祭祖,以表达后辈对先人的纪念与感恩之情。”听完爸爸的话,我心里说:是啊!我们的祖先能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把生命的种子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真是不容易啊!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想这扫墓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珍爱生命,传承生命,也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回报吧!今年的清明节,我懂得了扫墓的意义。100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清明的名句广为传颂。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虽然天气那么晴朗,但是天空却显得憔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也许是因为今天是向天国的亲人祭拜的日子吧,每逢清明,倍思先辈啊!往年的清明节,都是爸爸和爷爷去扫墓,而今年不同了,爸爸早早地就叫醒了我,说要带我去给祖先上坟。我带着新奇的心情,和爸爸拿起已经准备好的祭品出发了。前行的路上不断看到祭拜的场面,有人给亲人焚香跪拜,坟地周围都是烟气,平添了几分肃穆;有的默哀祈祷,盼望天国的先人一切安好。而我和爸爸来到祖先坟前,按照传统的规矩,先清扫一番,爸爸把准备好的东西摆上了,我也在不停帮忙。可是我的脑子里还是忍不住在胡思乱想:祖先在哪里?他们生活的好吗?这些问题我当然不知道答案,可我还是控制不住思绪。回家的小路曲折蜿蜒,一眼望去,田野中长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真美!我问爸爸,清明节是个伤心的日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呢?爸爸说清明节是个伤心的日子,这美丽的景色会让人忘记悲伤,会让人想起远在天国的亲人。天涯永别,愿他们在天堂幸福!450字 三年级
-
家乡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带着鲜花去给爷爷扫墓。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不带香和纸钱呢?”爸爸说因为国家有规定不准再野外用火。路上我看到黄黄的油菜,绿油油的麦苗,桃花、杏花开满枝头,一陈陈香气扑鼻。到了墓地,我们把鲜花放在爷爷的墓前,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深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爸爸给我讲了爷爷在困难年代勤俭持家,抚养他的老人和儿女们,教育他们好好学习,怎样做人。长大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走的时候,我们有鞠了一个躬,才依依不舍的离去。在中华经典诗文中,我最爱诵读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因为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池州市。池州是个美丽的地方,最美丽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杏花村。听妈妈说,每年一到清明节,杏花村就有满地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满山火红火红的杜鹃花,像花的海洋。在花的海洋里 你也可以投稿,人们扫墓,怀念祖先,放风筝,踏青,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三义里小学二(1)班纪梓康4月5日,每年阳历4月5日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和祭奠先辈的节日。今年清明节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首先,爷爷和爸爸给坟上挖了两个坟帽,我和妈妈负责烧纸钱,奶奶的任务是坟四周的杂草都砍掉,然后,爸爸妈妈把清明纸标起来,妈妈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家人已经来过了。最后,我们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先辈的坟墓前默默祈祷。我觉得今天真好!一边上坟,一边还可以郊游。明年的清明节,我还要再来!我的家乡在风景优美,气侯宜人的黄海之滨、灵山湾畔,当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大地,清明节也悄悄地到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追思先辈的传统的节日,过去在清明时节,家乡的人们都会到先辈的坟前焚香烧纸,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在新时代里,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摒弃陈规陋习,现在多以鲜花代替烧香烧纸,既环保又有新文明社会风气。在追思祖先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追忆祖先的光辉业绩,更要把他们发扬光大。(山东省胶南经济开发区海滨小学一年级一班)平陆县实验小学二年级王浩锐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回老家给奶奶上坟,一路上好多人与我们同行。到了上坟的地方,我先把花放了上去,再给奶奶烧香。然后我又把献给奶奶的东西献了上去,再放鞭炮。有噼哩啪啦的连放炮,还有只响两声的冲天炮。最后把土堆上放点白纸,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这代表我们已经上过坟了,也代表对奶奶哀思,今天我懂得了清明节的真正意义。山西省平陆县实验小学二年级(1)班王浩锐指导老师:吉亚丽我们家乡在宣威,清明节到的前一天晚上要煮一锅肉。第二天清明节的早晨很早就要去山上挖一些茜草根用来煮鸡蛋,煮出来的鸡蛋又红又好看小娃娃非常喜欢红鸡蛋。有些小朋友三三两两的在一起,带一些饭菜一起上山去做了吃,吃完就会去找柳枝编柳帽戴在头上。然后就在山间打闹,游玩。大人就到山上去扫墓,烧纸钱,拿三柱香在拜三下,把带去的饭菜放在墓前请去世的人吃饭了,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最后拿鞭炮到一个宽敞的地方去放,放玩后收好东西,就回家了。清明在很多年前就传下来的,它的意思是祭祀去世的人。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家乡的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印象特别深。清明节那天,天气很好。我好不容易赖着求着,舅舅才答应带我一起去扫墓。外公和舅舅带着锄头、刀和一个畚箕,畚箕中用塑料袋装着香、蜡烛、纸钱、鞭炮、还有很多“金元宝”、“银元宝”呢!外公一路说:“现在的清明节,真是简单了!以前在浙江,要用箩筐挑着供品,在坟堆里转一天,这个‘阿太’、那个‘阿太’(祖宗),脑壳头都转糊涂了……”舅舅嘿嘿地笑着……我们走了很多田间路,有的地方茅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实在难走!最后,我们终于满头大汗地来到了舅舅的祖父母的墓前,感觉这里真是又远又有些怕人啊!我疑惑地问外公,干嘛要在这里,难道不能埋在我们家后山吗,那多方便?外公说:“小孩别乱讲,这里风水好,好保佑你们的!”舅舅开始用刀砍四周的杂草乱树,外公用锄头清理坟头上的杂草。舅舅的动作好快,不一会儿就把自己手上的活干完了,他让外公休息,又拿过锄头接着干起来。外公呢,就点上一支烟,悠闲地清理起坟正前方的平地来。接着,外公在坟墓旁边点着一对小蜡烛,点上三支香,开始朝山头拜,嘴里说:“山公山母,今朝是清明,你们要放他们的假咯……”又拿出三个元宝烧了。我在一旁看着听着,又怕又想笑,但看外公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只好忍住了。接着,外公又让舅舅挖了一些新土倒在坟头上,又在上面插上一根带叶的细竹子,破开竹子头,然后在上面夹上几张纸。我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敢问。最后,外公在坟头正前方清理出的空地上,点上蜡烛和香,然后开始烧纸钱,舅舅叫我也过去烧。我听见外公又开始说:“阿爸阿妈,今朝是清明,钞票多得很,尽量用,要保佑小的。”说完,他拜了几拜。接着是舅舅拜,他的嘴里也嘟囔着。轮到我拜时,外公帮我说,叫祖宗们保佑我会读书。真是奇怪呀!大家都拜完了,舅舅点燃鞭炮,地上的灰被炸得乱飞。我们按原路下山来,一路听到不停的鞭炮声。中午,方桌摆到大厅中间,摆上炒好的菜和清明果,放好八个酒杯,并放好筷子。外公又点燃一支蜡烛,又点香,又开始朝着门外说话。然后给每个酒杯中倒酒,其实是糖水。他不许我们小孩碰凳子动桌子,说是祖宗们在吃酒,又要我们朝着桌子拜,还要我们烧纸钱。纸钱灰都飞到菜里面了,大人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最后,外公用酒在桌前的地上点了三下,又划了一个半圆,舅舅告诉我说:这是个“心”字。好怪呀!忙活了半天,我累了,口也渴了,正好看到舅舅喝酒杯中的糖水,我赶紧也喝了,真甜!你觉得我有意思吗?900字 三年级 叙事
-
家乡的清明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同学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是为了纪念革命前辈们。今天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静的听老师讲课,都是先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从课本上学过《歌唱二小放牛郎》,书中的王二小才13岁就机智勇敢,把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被敌人残忍的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祖国。150字 三年级 叙事
-
清明节的家乡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福州市台江区第三中心小学三年级:纪叙4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家乡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过得飞快,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有到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今年清明这一天,天气特别好,可不像诗句上说的那样。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去扫太爷爷的坟。刚出门时,感觉心情特别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刚出笼的小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扫墓。可从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没我这么高兴,也许是去扫墓的原因吧。在山脚下,我觉得和别的上没什么两样,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样了。那里杂草丛生,杂草高出了我一个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太爷爷的坟墓前,在坟墓的周围到处是一些树枝和杂草,它们仿佛懂得扫墓人的心情似的没有生机。我们先把坟墓的周围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坟墓上用些小泥块压上黄纸,摆上供品,点上香,我们轮流给太爷爷磕头。爷爷在坟前念念有词,报告着这一年来家里的大事,还请太爷爷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爷一定听到了我们的话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会保佑我们的……最后,我们在坟墓前的空地上把纸钱烧了,等烧完了还用带来的水灭了火星。因为太爷爷坟前有一座凉亭,我们就坐在凉亭里吃东西。爷爷还把吃完的蛋壳撒在坟墓上,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呢?”爷爷说:“表示祖先和我们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这嘛,怎么会和我们在一起呢?也许他活在爷爷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最后爸爸再检查了一遍,我们就下山了。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心情非常轻松。回来时我想:原来清明节是表示对先人的怀念日,也是家庭团聚,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机会。今年的清明节我过得特别有意义,明年我一定再来扫墓。龙海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欧宸瑜6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我们家乡的清明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大家祭拜祖先的日子,可它是怎么来的呢?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与寒食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二者就合而为一了。从此寒食成了清明的别称,清明也有了祭祖的习俗。而我们家过清明节有一点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我是2002年4月4日出生的,那年刚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所以我们家过清明肯定会错开我的生日。今年4月5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九仙山公墓上坟。走进公墓,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分奇异的景象: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坟墓。每个坟墓前都有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死者的姓名,生日。公墓周围山高树茂、繁华似锦、花枝招展、风光如画。这么怡人的景色,一看就让人陶醉!接着我们来到祖先的坟前,先把墓地打扫干净,然后上香祭祖,同时告诉祖先们今晚到家里过清明。到了晚上,全家人一定团聚在一起。奶奶和妈妈这两位神厨总会烧一桌的美味佳肴。,你要是看见了,一定会垂涎欲滴!烧好的饭菜全部摆放好之后,奶奶就会点上香到门口去迎接祭拜的祖先。然后请他们吃饭喝酒,还会烧许多许多纸钱,幻想祖先拿到这些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就是!400字 三年级 童话
-
家乡的清明节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扫墓,主要是为了纪念先人,怀念他们的同时,也回顾他们的功绩和精神,这样,我们不断地继往开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外地的亲人早早地来到了我的家,准备一起去老家扫墓。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才刚出门,天就下起了毛毛细雨,但还不能干扰了我们的工作。 到了家乡,还没来得及和村里的乡亲打招呼,就急忙到后山找我们祖宗的墓,来到山上看见许多村民在那忙着扫自家的墓。爷爷看见他们像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似的走过去攀谈起来。大人们可顾不上他了,走了许久,终于到了爷爷那一代中最老的曾祖父的墓前,只见大人们都拜一拜,当然也要我们小孩一起拜,然后大家开始除草。因为我没那么大的力气,所以只能拿一把小镰刀割草,大人们是用锄头或是铁铲除草的。不管干什么,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好不容易把四周弄干净了,在墓前摆上装好的鸡、鸭、鹅,还有三茶一酒,意思是让祖先吃一顿饭。然后在墓边插入两支蜡烛,十几支香,以表达香火不绝,再在四周贴上八宝纸,然后把旧墓头换掉,再挖一个新的,中间压住两张纸,最后把带来的银宝,民币全部放在祖宗的墓前烧掉,表达人间有的,在阴间也能分享到。做完这些,休息两分钟,又要出发扫下一个墓...... 直到下午四点多才扫完墓,回到家中,我已经累得不能动弹了,清明节的风俗,什么时候能改一改啊!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那就是,要改变这种繁琐的工序,转变为文明扫墓,必须从我做起,现在我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从我做起,提高全民的总体素质,进而慢慢的转变真正观念,以达到文明扫墓,纪念先人的目的。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家乡的“清明节”4月5日这一天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晋文公感恩于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绝了。最后,竟然为此自愿烧死在山中。他留下血书提醒晋文公要做一位贤明的国君。晋文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现在,“清明节”已经渐渐演变成为了人们纪念去世的祖辈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家乡的人们不论工作的地方有多远,都要赶回村里,扶老携幼,一起去上坟。我也和爸爸做好了准备,跟着他们出发了。首先去祖坟。祖坟离着我家的坟地有好远,我们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先后祭拜了后土神,开山老祖,以及我们这一支的老祖宗。然后转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爷爷、奶奶。祭拜的时候,先将扁豆、豆腐、扣肉、米饭、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点燃三柱清香,烧点纸钱,然后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辈们保佑他的子子孙孙们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这一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不但能见到出门在外的叔叔婶婶,还能见到可爱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们有说有笑;而我们则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闹。清明节变成了亲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节。我想:去世的先人们最乐意见到的,也正是这种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吧?这就是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的“清明节”又是怎么过的呢?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家乡的清明节自从我懂事开始,爸爸妈妈都在清明时节带我回老家跟爷爷奶奶、伯父伯母一起过清明节。在我幼儿园的时候学过一首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学这首古诗时,我问爸爸妈妈什么叫清明,爸爸妈妈就讲给我听,清明是中国特有的专门祭奠祖先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管你离家多远,都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来祭奠自己的祖先。我的老家在大山的深处,回老家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所以,清明节也是我企盼的。因为这时,爷爷奶奶会讲述他们的长辈,也就是我祖先的故事。在我看来这其中充满着传奇色彩。家乡的清明节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家乡的后山上埋着祖先。当清明节上山祭奠祖先时,平时冷冷清清的山上变得热闹了,只见乡民们携老带幼,挑着上山祭祀的贡品,一路上有说有笑。碰着熟人,不停地寒暄,打着招呼。这时山上已响起乒乓的爆竹声,给平时平静的山里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山间也燃起股股青烟。乡民们开始祭奠祖先。我们来到山坡上散落在林间的土包前。原来这就是我们祖先沉睡的地方。大人们把土包周围的杂草清除掉,露出刻着祖先名字的墓碑,然后把贡品摆放完毕,点燃香烛。接着叫我们小辈们祭祀祖先。爷爷们开始讲述他们父辈的故事。等香烛燃尽,大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喝酒、聊天。这时就成了我们小孩活动的时间、。林间采花、挖竹笋,有趣极了。等天色渐暗,林间开始响起各家呼唤小孩名字的声音,到了该下山回家的时候了。这时小孩们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带着山间采的各式花朵欢欢喜喜下山了。家乡的清明节如此让我怀念,也让我更明白了清明节的含义,更明白长大后不管走到哪里,我的根都不能忘。因为,那里有我的祖先。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家乡的清明节临洮县养正小学四年级一班边小波又是一年清明节,天下着细细的小雨,我们走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虽然雨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但我想到爷爷坟前祭拜的心却更迫切了。路上的行人很多,许多人都带着祭祀品,我不禁想起晚唐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大家风雨无阻,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去祭拜自己已故的亲人,此情,此景,无以言表......山间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赶路的步子更快了。爸爸一周前就打电话告诉在农村的幺爸,今天大家要一起去给爷爷上坟。我们终于赶到了幺爸家,早先赶到的大伯让每家带上各自的祭祀品马上出发去给爷爷上坟。大家来到爷爷坟前。幺爸先用锄头把爷爷坟墓周围的杂草铲除了,还给坟添了一些新土,使坟墓看上去更大了一些,幺爸说:“这坟似乎比以前长高了一点,证明这个地风水很好,我们后人一定会更旺,说不定后辈中还会出个大人物呢。”这时幺妈在坟前摆上他们家准备的“刀头肉”,一杯白酒,几个苹果,还点燃两支蜡烛和三支香插在坟前。幺爸点燃了一圈大鞭炮,我们小孩赶紧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耳朵,但仍然能感觉到那鞭炮声巨大的威力,泥土飞溅,鼻孔里钻进的都是刺激的火药味。在鞭炮声中,幺爸拿出他们买的一大捆纸钱,跪在坟前烧起来,嘴里在默默地说着什么。他们足足烧了20多分钟才把买的纸钱烧完了。然后,大伯一家又去祭拜爷爷,大伯说爷爷生前最喜欢抽烟,于是他点燃一支香烟放在爷爷坟前,大妈把他们一家买的祭祀品摆在坟前,他们的祭祀品与众不同,让我们大开眼界,不仅有纸做的金元宝,一万亿一张的冥币,还有纸做的手机,饮水机,笔记本电脑,冰箱,数字高清电视,更有不可思议的“天地银行卡”,“天地居民身份证”,“天地通行证”。弄得我们晕头转向,眼花缭乱。大伯拿着纸手机说:“她爷爷,你老人家有什么想说的,就给我们投个梦,我专门给你买了个手机,方便你老人家联系用,你可不要象生前那样节约舍不得电话费,我们今天要烧几万亿给你。”大妈拿着“数字高清电视”说:“她爷爷,你每天寂寞时,就把电视打开看,别舍不得电费,我们今天还要烧好多金元宝和银行卡给你,你用天地身份证就可以去取钱。”姐姐拿着“冰箱”和“饮水机”说:“爷爷,你口渴就放饮水机里的矿泉水喝。夏天热了,就拿冰箱里的冰淇淋来吃。”他们一家说完这些,就把所有祭祀品堆放在一起,大伯用打火机把祭祀品点燃,然后一家三口就跪在爷爷坟前磕头作揖,熊熊的火光把他们的脸照得通红。烧的纸钱灰随着热气漫天飞舞。最后,我们一家“闪亮”登场,爸爸手捧一大束鲜花站在中间,我和妈妈分别站在两边。爸爸说:“他爷爷,今天我们一家来看你老人家了,有我们在,你永远不寂寞。”爸爸把鲜花放在坟前,我们一起跪下给爷爷磕了三个头,把各自心里想说的话,都默默地告诉了九泉之下的爷爷。然后,妈妈拿出精心准备的一株小树苗,爸爸用锄头挖了个小坑,妈妈把小树放在坑中央,我小心翼翼地用土把树坑覆盖好,我们一家用心种上了这棵“亲情树”,我们希望这棵树在我们祖祖辈辈的滋润和呵护下茁壮成长,早日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爷爷坟前的\"守护神\",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12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我家乡的清明节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回老家去祭拜自家的祖宗,烧香扫墓,还有做好吃的食物-----清明果。香喷喷的清明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下面我就来讲讲做清明果的过程吧。爸爸拿来一袋米粉,妈妈双手抓着一只刚装满开水的碗,把水倒入盆中,妈妈倒水,爸爸揉面,过了十几分钟,一盆米粉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面团,犹如一个胖乎乎、圆鼓鼓的胖小子,妈妈抓了一拳小团,压成饼,把馅儿给包进去,馅可以有很多种,竹笋和肉、豆子、豆沙。包好之后就放进蒸锅里,蒸上10分钟后,香气扑鼻的清明果就出来了。清明节的习俗是烧香和扫墓。因为防止森林火灾,改成了献花和扫墓,爸爸妈妈准备好鲜花和酒菜去祭拜祖宗。他们来到墓前把酒菜放在地上,然后拜了三下,接着许下自己的愿望,或是求个平安。清明节真是个好日子,我喜欢家乡的清明节。3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清明节清明节_小学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清明节_小学清明节手抄报200字 小学
-
清明节姓名:郁怡薇年级:六年级联系电话:13862976385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汇龙镇团结新村8号楼304室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墓地上的人们焚烧着冥纸,思念着在天堂的亲人。懵懂的小孩子睁着大眼睛,看着大人们的身影。当然,人们也会去踏青,一览春天的美景。或是在烈士堂参观,向革命先烈们致敬。不少英雄为了祖国战死沙场,坚决与法西斯分子抗争,宁死不屈......站在烈士堂里,感慨万分,他们的精神,必当会蔓延下去!江苏南通启东市六年级:郁怡薇200字 六年级 诗歌
-
清明节今天是4月5号,清明节.今天总觉得气氛怪怪的:行人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声音没有了往日的高昂;天空没有了往日的明朗......一切都好安静.不觉的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在清明节,最响亮的恐怕要数那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了.哦,又是清明节......200字 六年级 散文
-
清明节今天是传统的清明节,我们一家回家乡祭祖。一路上下着蒙蒙细雨,路高低不平,终于到家乡了。家乡里的人已经做好了饭给我们吃。饭后,大家都去祭祖了。祭祖的路上,大家都拿着祭品;有的人拿着香、蜡烛和炮竹,还有的人抬着一只油腻腻的乳猪。我怕草丛中有蛇,于是我就拿着一根竹子,准备打草惊蛇。大家在祭祖时,有的在烧祭品;有的在除草;还是的在点燃炮竹。炮竹声在山间回荡着,散发出来的烟好像一层层厚厚的白雾。祭完祖,我们就回家了,我又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2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清明节清明节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祭奠亲人、缅怀革命烈士的日子。爸爸、妈妈给我讲起了革命烈士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在一次战斗中,董存瑞和战友们炸掉了敌人的许多碉堡。一个暗堡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牺牲了好几个战友。为了尽快的结束战斗、减少战友们的伤亡,他拿起炸药包冲到敌人的暗堡下,举起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索“轰”的一声响暗堡飞上了天,董存瑞牺牲了。为了解放新中国他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非常崇敬他,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200字 二年级 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