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之梦1200字以上

荒诞之梦

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我们几个人在小巷子里横冲直闯。目的已经模糊,也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闲游。梦中的一切都荒诞而扭曲,天空永远是沉清与昏黄相接的颜色,预示着暴雨之前的静默。

最终我们停下了。

梦里的世界没有声音,但是我却隐约的知道这里住着几个奇怪的危险人物。面前的住房低矮,屋顶由破败的茅草编成,看似只手就可以掀开一般的粗劣。

没有人住吧。

不知为何我坚信其中没有住人。然而同行的女人真的伸出一只手要去把房顶揭开。再一瞬间,我的视线来到屋内,周围是灰暗渲染出的色调,压抑的气氛使聚集在一起的尘土再次在空中弥布。

女人的面孔出现在没有屋顶的房屋之上,五官被虚幻。我认不出她会是谁。看着她,感觉自己像是可怜的井底的蛙,刹那间感到渺小的恐惧。

这里没有别人,只有我。

我辩解似的嘶吼,可女人没有听到,因为梦里的世界没有声音。她像是聋子一样忽略了我,以及那些并不存在的声音,而是转过头去呼唤另一个,那个在屋顶上的“我”。

在梦里,我的预言得到昭示,然而就算是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永远也不会成为我,我们之间总是不同。

敞开的屋顶如睁开了的伶仃孤眼。我感到胸腔被压迫般的恐慌,我害怕那只孤眼失神的瞳孔中突然出现“我”的面孔。一个并不是“我”的荒诞事实,是一个除我以外的其他。因为人是永远不可能梦到自己的。即便是在梦中,人类依旧恐惧面对自己。

我逃避般的转过身去,捂住眼睛,然视线未被阻隔,它穿透手指,看到灰尘还在无主题地旋舞。

于是一把冰冷的刀穿透我的身体,我却什么也感觉不到。没有温度和疼痛的戮杀,只是刀刃撕裂皮肤之后露出不近人情的锋芒。我没有回头,可我知道那个拿着刀的杀人者是另一个“我”。我对自己是如此的了解。我们是彼此的衍生,但是这个荒诞的世界只允许一个的存在。

于是我杀死了我,同样我也杀死了我,我们彼此恐惧且互相残杀,在这个扭曲的时代里迫不得已。

所以我死去了,没有一滴血,可是梦境依然继续,死掉的我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待一切。

这个怪异之极却又无人察晓的梦境,是因为梦中的人身处梦的禁锢之中。

视线再次转换,剩下的人们拜访第二个奇怪之人。身着褴褛的男人走来,他的头上戴着因褪色而显得滑稽的王冠。

没落的、可怜的、衰败的、狂热的。

王向人们展示他的子民,那是一窝用罐子盛放的黑色蚂蚁。

“这是我所统治的地狱。”

蚂蚁在玻璃罐中相互啮食.因为没有食物,它们只得将饥饿贪婪的目光投向同类。但是它们从未意识到那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王才是罪魁祸首。

永远不懂反抗。

王模糊的脸上显出笑意:“这是我愚蠢的子民。”

不会挣扎的、无知的、懦弱的、无法意识到自己悲哀的悲剧。

既然自身不以为悲哀,那也就无所谓悲哀一事。

我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软弱的语言尚未成形,王已带着他的奴隶从梦的边缘消失。

女人却在此时死去。她的肉体开始溃烂脱落,露出森森的白骨,最后消散掉了。我的同伴就这样死亡,在这样一个压抑的梦中静静死去,而我却永不知晓其姓名,甚至那一张脸都是模糊不清的,仅仅是让人感觉她很熟悉。

我看着女人裂解死亡,肉块滚落在尘土里化为一物。她死去的地方安静的站着一只白猫。我坚定地相信这只如天使一般无瑕的猫就是杀人者。它是魔者派来蛊惑人心的伪善面具。可惜剩下的同伴竟像是什么都没有意识到一样。我黯然,从死者回归,以一名复仇者的姿态,卡住了猫的脖子。想为我素未谋面的姊妹奠一条命。

猫的脸望向我。带着令人悚然和畏惧的恨意,它的五官开始狰狞,紧接着,也如同女人一般的死法,裂开了,像是被捏爆的瓜。临死之前也还是“不可饶恕”的仇恨意味。

我杀死了它。

猫的主人出现了。是一位穿着宝绿色晚礼服的贵妇人,她的头发是耀眼的褐金色。大家早已习惯沉闷,却被这翩翩的妇人打动,决定一起参加贵妇的晚会。

那么马上到了舞会的现场,周围都是漆黑,我不知站在何处却终于孤身一人,抬眼看见晚会的远景,灿烂如被点燃的珠宝。然而周围仍是漆黑。

我长久地、长久地伫立着,注视着那一点点虚伪的繁荣辉煌,夺目但是虚伪。

如在风中瑟瑟的尘埃。

头戴破旧草帽的稻草人坐在我的身边。他伸出握成拳的左手,有一滴像是水珠的泪水从手中滑落,冲垮了最后的光亮。黑暗席卷、毁灭。而后重归寂静。他扬起头,缅怀所有已死去的和尚未出现的人们。

“你看,这就是时光。”

荔枝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状物

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有少有人说起。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着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五年级:梅丽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