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读《故乡》有感600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读《故乡》有感

6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我独坐沙滩上,仰望苍穹。广袤的夜空如一挂蓝色的丝绒帷幕,衬托着月的皎洁,星的闪烁。今夜的月比平时分外得圆,如一轮银盘嵌在天幕之上。久违了,这月明、月圆之夜,多似鲁迅笔下描写的景象:“二十年前,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美丽,静谧。”

我不知何人初见月,亦不知这月何年初照人。千百年来,月一直是美好的象征。诗仙太白曾举杯邀明月,文豪东坡也曾把酒问青天。亿万年来,万古的风尘湮没不了她的圣洁,千秋的轮回改变不了她的模样。在华夏儿女心中,月就是团圆,就是安宁,就是祥和。

一百年来,侵略者的炮声震碎了月的圆满,玷污了月的圣洁。圆明园冲天的烈火,石头城下的一纸条约,卢沟桥畔的一声枪响,夺去了我们仰望明月的家园,也使我们清醒,深深领略到故乡的美好!明月千里,照着凄厉的海啸;漫卷的台风,卷着异国侵略者的铁蹄!月如无恨月常圆,月怎么能不恨呢?在这猛烈的炮声中!月怎么能不恨呢?在这连绵的战火中!月怎么能不恨呢?当她眼睁睁地看着儿女从母亲怀中被掳走,从此咫尺却似天涯!故乡的月啊,心痛得失去了皎洁的容颜,从此,再不见月明之夜。

母亲企盼的目光燃烧了几个世纪,终于盼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百年的梦就要圆了,纵观千年的月将要更亮了。离别多年的母子重逢在故乡的明月下,感叹着“月是故乡明”!

离别的三个儿女已有两个投入了母亲的怀抱,可是他们的兄弟却仍在外漂泊。是你与母亲分别得太久忘了回家的路,还是被异乡的灯红酒绿所迷惑,忘记了故乡那皎洁的明月?你可知道,血脉相连的母亲心里记挂着你,手足情深的弟兄们呼唤着你,故乡的明月等待着你啊!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默默守候着最后一个儿女归来的讯息!

没有月亮的中秋夜晚

550字 五年级 写景

明月几时有?中秋之夜,本应花好月圆,人团聚,却怎地一个“黑”字了得。

这个中秋夜平常却不平凡。满怀一腔赏月的热情,等到的是茫茫的黑暗。依窗远眺,除了漫无边际的漆黑,就是那被黑夜挤压得无处容身的远山的斑点,也许是孤寂的人家,也许是等待亲人归来的星火。秋意的凉风轻轻的滑过我的脸颊,我不禁有些伤感。在这个夜里,静得有些凄清。乡村的人们害怕这漫无边际的黑夜,早早的睡了,进入的梦乡。此时的我或许比天上的月还要沉默,思绪在黑夜中蔓延。

没有月色的夜晚是看不清路的,所以人在此时会感到孤寂、迷茫,才会有对人生的思考。我感觉到我前行的路就在这黑暗中蜿蜒,我多么希望此时有一轮明亮的圆月啊。我害怕跌倒,害怕眼前的黑暗更害怕前面未知的人生。中秋本该有月,就好像此时的我需要光明一样。然而现今的中秋无月,但下一个中秋呢?可能天气放晴,有美妙的月色。而我呢?没有引路人,就只能在黑暗中无尽的徘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是非成败,此事古难全。”可是我没有勇气和魄力,没有苏轼的豁达,没有“高富帅”的先天条件,在黑暗中每迈出一步,就越感到彷徨、迷茫。当鼓足勇气,用尽力气去向前冲时,回首发现自己走的那条道路与心中的路完全不同,每走一步都感到力不从心。步履维艰的我不知识走还是停下脚步歇歇,只能用那心中残余的“月光”暂时抚慰自己:明天太阳依旧升起,它不会因我的蹉跎、慨叹而停留。

夜深了,我久久的无法入睡,在黑暗中我摸索着未来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