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900字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00字 六年级 应用文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是高尔基的自传,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它用激烈的言语痛诉社会的阴暗和寒冷,它用一个个凄楚的故事来揭露人心险恶,它用一件件感人的事情描绘出温暖的画面,它用曲折的事件来引领人们的思想情潮。

故事主人公阿廖沙孩童时父亲便死了,跟妈妈住在外祖父家。亲眼见证了两个舅父在家虐打死了妻子,折磨老实的染布工,为分家而烧掉外祖父的染坊,为财产而想尽办法害死外祖父等种种恶行,也受到了外祖母阳光般的慈爱,使他在童年就早早地认识到了善与恶。因迫于生计,母亲改嫁了,想不到受到丈夫的百般虐打。阿廖沙也去各种打工挣钱,并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和阅历很深的司炉工亚珂夫。他们俩引导了阿廖沙走上了读书的道路,改变了命运。阿廖沙还看见了社会上的各种人对生活不同的态度,看清了复杂的社会。他历经艰苦后,终于考上了大学,成就了现在的高尔基。这本书还被列宁评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故事中,写出了高尔基对社会种种现象的分析,对不明真理,自以为是的人们的劝告。知识就像手电筒,照亮了社会和人心。让我们清晰地认识了社会,不至于我们掉入欲望、名利、庸俗的陷阱。文中许多人都掉入了欲望、名利、庸俗的陷阱,结果要不是众叛亲离,冤死街头,就是自甘堕落,无所作为。文中有一位手艺精巧的木匠,如果干一天活能赚许多钱,但他就是懒惰,爱寻欢作乐。他自以为了不得,一点也不小心谨慎,和一些只会把他捧上天去的狐朋狗友聚在一起,结果被出卖了,只能流落街头。还有阿廖沙的舅父,为了祖父的财产,整天拿砍刀去刺杀祖父,结果双腿在打斗途中跌断了双腿,但又想得到父亲的财产,就得了精神病。还有一位反对天主教的旧教徒,整天对生活不满,咒骂新教,时时刻刻编新教的导闻和脏话,聚众发牢骚,搞小破坏,整日生活在仇恨中,不能自拔。难道这样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吗?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吗?他们都没客观地看待一切,明白事理,谨慎交友,才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理。

这本书告诉我了许多,让我看清了一个个表面滑稽,漂亮的人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人千万不能泯灭良心,不然到头来也会迷失方向,荒废一生。我们要用良心做指路灯,用阅历、胆识做利剑,用理智作眼睛,识破生活的谎言和诡计,斩杀诱惑、夸耀你的“恶鬼”,才能最终走出一个充实、美好、有意义的人生。

清明

900字 高三 叙事

儿时,对于清明的印象是简单而又清晰的。记忆中的清明,是简简单单一幅图画,画上是几簇山楂花、几根系着冥花的青棍、几缕佛前的香雾。

那时对清明的意义的理解甚是浅薄,只是为着那些一年才接触一次的、对小孩子来说还算新奇的东西,便年年盼着清明的到来。记得初次读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时就觉得惊奇,因为我的记忆中的清明都是暖日,和着轻柔的春风,蝶戏花间,蜜蜂在一畦畦油菜地里忙碌。我们就从油菜花间的田埂走过,搂着一捆青棍,偶尔冥花被什么东西勾住了取不下来,也会引起我们的笑声在温暖的阳光中荡漾,便更不能体会“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滋味。那些厚厚的数级石阶对我们而言便是一种挑战,当我们在气喘吁吁之前,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俯瞰脚下的那片广阔的沃土、层叠的梯田、隐隐约约缀得漫山遍野的山楂花时,愉悦的心情便从心底滋生出来了,不有得欢呼雀跃。直至开始上坟,乖乖地按着大人们的叮嘱做好后,所关心的事也只有放鞭炮和采山楂花了,至于在这块土地上安息着谁,反正我们也并未曾见过。那时的清明,就这样一路充满乐趣地过去了。

那个时候,你只需带着一颗真挚的童心、一份准备时刻迎接、拥抱、感受大自然的心情,就足够了。

而如今,随着年龄逐步地增长,往年一直轻快而过的清明愈来愈沉重起来。并不仅仅因为已经懂得清明是个用来祭奠、缅怀的日子,还因为突然发觉,渐渐逝去的,除了时间和人,还有周围的一些事物,于是,内心变得空落落地。

油菜地已然越来越少了,盛开的只有同样嫩黄的白菜花,也不见了蝴蝶。石阶大多数已被水泥路覆盖,不再蜿蜒,不再错落有致,而是像一眼能望到底的、斜斜铺着的银白色地毯,没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上坟的路突然变得轻松起来,因为脚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加快了,只是极目远眺,看到的也只是稀疏的几枝红色山楂,粉色、紫色、白色的竟全都不见。

唯一不变的,只古寺里清脆而熟悉的木鱼声,就连炉中的香,也已经换了又换,一股淡淡的香味在寺中弥漫,连同缕缕不绝的轻烟逐渐消散。轻步走过佛像前,每迈一步都是慎重而安静的。面对它们,已由最初的敬畏变为了一种虔诚。于是双手合十,祈祷过后于香炉中插上三柱香,不待它们静静地燃完,便转身离开。离开时,仍旧很安静,你能听见风扫过竹叶的声音,如山林的呓语。

又一年的清明过去,我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但怎么也想不起来。

PS:这篇文其实很早以前就写好了,过了一个月才发上来,对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应用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