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梅拉姆小日记1000字

丽梅拉姆小日记

1000字 初三 日记

“喂!醒醒!”我摇着花莉。花莉推开我,生气地喊着:“喂!你对我这么凶干什么呢?你以为我是一只小狗吗?不高兴时折磨我,高兴时给我个骨头吃吃!你最好今天离我远一点!我不愿意再见到你!”她喊出时没有一点儿结巴!似乎我真的欺负她了。

“你身上的伤怎么回事?”我见她身上又多了几处明显的青痕,不禁担心起来,“你怎么了花莉?你……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我说着说着,眼泪不争气地巴拉巴拉的落下。花莉的眼神变得温柔了许多,她安慰着我:“没事的!我不是还好好的吗?可能刚才起床有些烦躁吧!抱歉一下!”我还不服气,继续追问道:“你的伤到底怎么回事?快说!”“真的没事!被别的拉姆绊了一下!”花莉继续不告诉我真实的原因。我渐渐生气了:“你快说呀!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还是不是好朋友了?”花莉也生气了:“我说没事就没事!你这只拉姆烦不烦呀!亏我还认识你!”我生气地刷牙洗脸就走了。

今天我们要学超多课,必须认真听讲,我把花莉的事放到了一边,决定专心听讲。“今天我们学谢谢、对不起、请!大家要注意听讲,一不认真,就会学不好!我看全部中肯定只有丽梅会听讲吧!”永老师说着说着,又扯上了我,我感到不好意思!

“谢谢就是大家跟我念永老师说一句,我们跟一句丽梅你来读读!你肯定读得好!”永老师找我当示范,我绝对不会不好意思,我不紧不慢地说花莉,你来读读看!”永老师叫了花莉,我看了看花莉,花莉站起来一句不漏的读了出来我觉得她读的比我好,可永老师偏偏说:“你怎么没有丽梅读得好!你把给我抄100遍,今天放学给我!给不了我你就找家长!哼!下课!”我又偷看了花莉一眼,她眼里含着泪水。我伤心极了!

放学了,花莉如期的交了。可永老师又无缘无故地找上了我:“丽梅,你看花莉抄得好不好?”我看了看她的本子,字迹工工整整的,本子干干净净的,我同意的点点头。永老师用恶毒的话对花莉说:“要不是看在丽梅的面子上,我饶你一马!滚!”

晚上,我要睡觉时,花莉拍拍我的肩,我过身一看,这还是花莉吗?她是一只面目全泪的拉姆。我为她擦干眼泪,温柔地问:“花莉,你怎么了?有事吗?”花莉边说边哭:“我不要被挨打!我要友谊,我要自由!”我懵了:“你这是……”“是津津!津津看你不顺眼,但他又不敢打你,他就找我算账!我每天都要被拳打脚踢几次,我很想告诉你,可我不敢……”她哭着说不下去了,我也眼泪“巴拉巴拉”地落下:“没事!我帮你!”

我趁津津还没来时,把永老师叫过来,永老师听我的。她和我一起躲在大树后面,我们让花莉到被打的地方!

津津来了,他这次是手提着棒子来的。他怒气冲冲地朝花莉喊着:“你这个死拉姆,今天我就把你打死!”花莉大喊:“不要呀!”然后我们就一起冲出来把津津给拿下了。津津也认罪了,他被开除了!我和花莉又重新恢复了往日友好的友谊!

明天就要回家了,事情会怎么发展呢……

丽江浪淘沙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帘外水潺潺,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是在丽江古城的小客栈里,在纳西族少女频频的劝茶声中,我心醉帘外的小桥流水、目迷小巷的灯红酒绿,哀思这滇北的山沟沟里,何以会有大唐的遗韵?追索这弱小的纳西民族,何以苦吟华夏正声? 

广袤的中原沃土上,一千三百年来,哪一个英雄不在替天行道?哪一个豪杰不在救民水火?可在成就王道与霸业的时候,我们大汉的、大唐的,精神的美丽与物质的瑰宝被一代代地丢弃了……可是,南唐最悲哀的皇帝李煜,他的遗民在溃逃中没有丢弃皇上的亡国之词《浪淘沙》,他们在追兵难寻的荒蛮之地安顿了妻小,在刀耕火种之余,教子孙吟唱:“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从纳西古乐会浓艳的庭堂里出来,我徘徊在四方街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梦里不知身是客啊,我的心疼得一块块往下掉肉。一位坐牢二十一年的中学音乐教师,一出狱就寻集古乐遗老,就整理传谱旧器,就借改革开放的机遇免费给群众演出、给外来人演出;二十余年来,已有二十九位古乐老人逝世!他把他们每一位的遗像放大,一排排地悬挂在乐堂里;如今,三十一人的古乐社平均年龄七十七岁,十三把大胡子里最长者已八十八岁高龄!他们传唱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他们演奏李后主的《浪淘沙》;他们复活了李白倾听过的《水龙吟》、佛教音乐《十供养》;他们无伴奏古语吟诵《爱莲说》、《老子颂》……他们整个乐队无指挥,不分声部,沿用工尺五音,一切都是原生态,木鱼与编磬交响,古筝与铃铛合鸣,报幕由编锣乐师唱吟;他们琵琶无半音,三弦是四丝,就在这极端不与国际接轨的顽固中,他们应邀出访欧美二十多个国家,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纳西古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认为“人类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 

可我心里,流出的是沉重的悲哀。我们不是急死冒进地要与国际接轨吗?我们不是津津有味地宣扬文化趋同论吗?行走在纳西古街,脚下是碗大瓮大的石块,石块与石块之间可以很容易地插进一只手掌,所以丽江古城里少有车辆,着高跟鞋的外来者也须步步留神!我想,最便宜又简单的办法是用水泥把石缝抹平,这不是很现代化吗?但他们拒绝了…… 

一股清瑞之气淘浇肺腑,玉龙雪山在丽江城的背后肃穆。如钩的银月清辉明静,大水车的木轮子吱咛吱咛讲述着前朝旧事。我明白了,正是丽江人秉赋着太多的拒绝,这边陲小城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是人类的。 

谁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我这来自大唐天都的游子,花三十元购一颗青铜的布农铃,是要替古人消解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寂寞吗?谁说“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四海的旅客在丽江城会合,饮一捧雪水,吸一袋毛烟,或在篝火旁收受纳西少女的一方热帕,或在木府与苍老的和姓守门人照一张合影,旅游者排解的岂止是现代文明病患者的孤独? 

丽江无浪,水中无沙。李后主的愁恨被淘得清白,宋元明清的气数只在肥沃处惆怅。纳西人是大唐的子民,四方街的篝火晚会上,转圈舞的古乐里,那么多人都在唱:采桑子时望江南,清平乐中虞美人…… 

唐朝的诗词是大家公共的血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日记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