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九班的故事650字

初二九班的故事

650字 初二 记叙文

还记得,三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的八月,我们聚集在固原二中。带着一些兴奋,带着一些稚气。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成了同班同学。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了,就这样,我们从那时稚气未脱的顽童,长成了一个个健康活泼的少年,多了一丝成熟,多了一丝刚毅。不再是那群任性顽皮的孩子,一千多少日日夜夜的相处,我们早已如同兄弟姐妹,求学的生活中,虽然有冲突,虽然有矛盾,但时间让我们忘记了这些,依旧的亲如兄妹,依旧的情同手足。

回首往事,是免不了的感慨。是否还记得两年前的东山坡之行?那时的我们生活在亲人的关切的目光下,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我们哪里明白生活的疾苦和上学的艰辛。直到那次,光我们背着满书包的零食,坐着舒适的汽车来到东山坡小学,看到他们破旧的衣服,陈旧的课本,我们的心也随之颤动,那一次,我们学会了节约。

还记得一年前的任山河之行,徒步108里,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并非易事,然而途中的同学们却宁愿步行也不愿去坐车,一个同学晕到了,我们搀扶着他;一个同学走累了,我们与他并肩起步。就这样,108里不是神话,我们勇敢、坚强的完成了这项任务,那一次,我们学会了团结。

还记得一个月前的那场篮球赛,十个班中,我们脱颖而出,不是奇迹,不是偶然,而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同学辛苦的练习,完美的配合得来的。3场球赛,我们都遥遥领先,最终在总决赛上一举夺冠,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那一次,我们学会了合作。

三年时间,我们之间的故事又何止三件?回忆起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中有我们奋斗过的痕迹,也有我们成长的脚步,明年的今天,或许我们已经各奔东西。但是,任何一个在初二就班学习过的同学都不会忘记,在我们的初中生涯中,在初二就班中,有我们曾经的故事……

兄弟

550字 高二 读后感

现代的先锋作家里,余华是自己了解得最多也最为喜欢的一个。

《兄弟》可以说是当下谈及余华无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尽管这很难于掌控,也常常陷入尴尬。

张悦然曾经提到,一个真正的诗人内心要“既有耶路撒冷又有奥斯威辛”,这是从文学本质生发出来的永恒命题。我极为欣赏这句精妙的譬喻。

地狱致人沉沦,天堂也诱人沉溺。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是活在人间,活在土地之上的。它既要敏锐的嗅到地狱横溢的戾气,又能虔诚的瞻仰到天国投出的光亮。因而他在矛盾中成就自己的情怀,在悲喜间体会世事。

对罪恶存在的承认,也是对美的前提性肯定。

也正如我在一篇日记里提到的,有一个忽然闪过脑海的极恐怖的念头让自己十分警觉。而深究下去才发现这个念头源自米兰?;昆德拉的一处情节和杜琪锋的一组镜头。对罪恶的掌控能力证明了他们不愧为两个不同领域的大师。

那么《兄弟》在原则上已可以接受。而且我们不能否认,在上部中,对这一家四人种种遭遇的同情与感慨几乎是不可遏止的。这也很大程度地反应出了余华的成功。

然而,在下部之中,一副恢弘的局面下展示出的却是一出出人性的闹剧和悲剧,余华本是寓之以极大的讽刺的,然而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却沦丧在了茫茫无措的叙述中了。余华也提到“叙述统治了写作”,“自己只能作为一个忠实的叙述者存在”,这恰恰反映出余华对罪恶的不断繁衍已失去了掌控,那么整个后半部也失去了控制。

余华成功地描绘了一个重新存活的奥斯维辛,但他却深陷其中,反而受控于此,他也没能引出那条指向耶路撒冷的路。

这是一处致命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