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微染,阒寂凉初透800字

云鬓微染,阒寂凉初透

800字 六年级 状物

江南烟雨,弱水空蒙,几穗汀兰摇曳身姿,重重交叠地墨色云朵,恰似宣纸上联袂盛开的娇艳水仙,却带着微不可察的惆怅。空气中氤氲的水汽萦绕着波光涟漪中的轻舟,点缀着丝丝梦的迷离。

这江南的泗水,夹带着初寒的清气,雨水连绵,沁湿了宽阁高楼上人群的罗衣,淅淅沥沥的雨水从木质的床沿垂下片片雨帘,路上行人稀少,又或步履匆匆,只有雨打芭蕉地泠音沙沙如棉。

翦水瞳眸,虚化在水天一色间,水乳交融的自然。那忽而清晰却又忽而模糊的远山,衔接着浩浩汤汤的澜波,不时零星碎落在岸边又无力地回归湖水怀抱,映衬那渐行渐远地远去身形。

灰蒙的阴天,回眸瞬间,那莞尔一笑的清丽,宛如淅沥雨水中傲然屹立的芙蕖,一身白衣灼灼迫人,驱散了盘旋额际的阴霾,阴郁的雨天增了一抹亮色。

水汽又或者是云雾,纺织的轻纱在澄莹波光中微漾,弥漫着整个天际,迁客骚人总喜欢在此刻落笔。那文思如泉涌、幡然大悟,说的便是此刻吧。佳人撑一把油纸伞,衣袂随着纤细的身姿微微起伏,莲步轻挪,三千青丝一簪绾起,一颦一笑百媚丛生,却又带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纯洁迤逦,怎妙之一字可述尽。

阁楼上,一翩翩公子凭栏凝望,指尖绕觞,嗞嗞独酌。星眸注视着妙曼身形远去,直至化作远处的星点,引袖磨墨,题词一首。

江南烟雨迷人醉

雾霭情思以寄愁,凭栏远眺忽入眸。

烟雨蒙蒙汜水间,只道佳人妙如玫。

馥郁芬芳芷兰笑,却叹华髻微染霜。

潸然泪下酒觞空,荒年喟叹曲未扬。

方才勉强颔首自觑,轻巧地卷起诗作,招手唤来小斯结账,拂了拂衣衫上并不存在,转身离去,打开一把油纸伞,抿唇,眷恋似的看了一眼佳人消失的方向,反方向离去,步履踟蹰。

惊鸿一瞥总在一瞬间,芳华喟叹美如斯,夜未央,梦惆怅,诉尽牵丝梦千长,氤氲雾气绕眼睑,遥隔锦幛顾盼兮,叹匆匆离去瞬间,青石路上,水过无痕的殇。

赤子佳人,背道而驰,结局总是令人感伤,或许注定了那过客匆匆的寂寥,江南烟雨下,奈何踌躇瞬间,原地已成空。

老旧小巷,青苔石上,落英花下,仓皇步伐。

罢了,罢了,或许只剩清歌一曲,多年后的再回首,栀子满舟溯洄游,望佳人垂眸,听君诉回往。

秋思

550字 高二 状物

朗朗秋日,天高云淡,淡蓝的穹苍俨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高高的悬着。微微的秋风中,遣一丝淡淡忧愁,未尝不是一种诗意的享受。潺潺流水,最后一片枯黄的树叶顺流而下,这是大自然最后的恩惠。凉风轻轻吹起的时候,随处可见黄色的衰落。送走了夏的酷热,秋,以它独特的黄的基调在这个世上栖息着。爱秋绘出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它让我走进了自然的心扉,使我感受到秋的平静中的灵动。

独爱高高云层中秋的天空中静静的浮着一两只风筝,它们自由自在地翱翔,无忧无虑,尽管不能飞到天地最高处,亦在俯视大地的位置找到了它们的快乐。农村孩子做的风筝远远没有城市里卖的精美,他们的风筝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他们得小心得将粗大得竹子削成细小得条儿,他们得慢慢地用糨糊将纸糊上。他们地风筝模样或许不太雅观。凭着他们的真心却能将风筝放飞的很远。古时人将风筝放到线尽处,便连线一起弄断让风筝飞走,希望能把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带走,称之为“放晦气”。当然,这仅仅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小时侯,不忍心将自己辛苦做出来的风筝放走,现在长大却不同了,如果我还有机会放一次风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风筝放飞于那一片蓝天,连同梦想一起放飞。

秋应当是伤感的季节,千古风流骚客往往有感于秋,留下一篇篇不朽的佳作。最欣赏的那一句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努力想象这一幅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纵使没有林式的多愁善感,在秋的到来之际,来乱涂几句自我感觉也是不错的,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