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游记900字

昆嵛山游记

900字 初二 记叙文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在山东有那么一处美景,相比桂林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既不是五岳之首泰山,也不是云雾缭绕的崂山,它犹如一个传奇——昆嵛山 --题记

带着愉悦的心情启程前往昆嵛山,一路上心中构想着会是怎样的美景那般吸引来自各地的人们前来观赏,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昆嵛山,顿时被眼前美景吸引,在山下昂头仰望山上,是那样雄伟俏丽,层层的山峰四处凛利,四面环水。这时便想到了陶弘景给友人的书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此刻按耐不住想继续游览这处“传奇”的心情,便动身向前继续游览,待我来到山中时,再一次被这幅美景所折服,“山高树荣,水清草盛”说它美,它就名副其实的美,说它险峻,它便真的险峻了,眼前的这番美景无一不让我震撼,大自然造化了它,经过岁月的洗礼,它的美,它的令人向往与日俱增,当然最令我震撼的莫过于它的水了,记得曾经在书中看过“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此,昆嵛山的水既绿又清,在这个被严重污染的世界中,这样的美景很难见到,原因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不过了,上山的途中,也许人们只是沉浸在与家人游玩的愉悦中了,我想不会有人注意到,清洁工人在山上巡视着,有垃圾他们便拾起,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最美的人,说实话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去坚持真的不容易,乱扔垃圾的人们见到此景,心中会怎样想?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了,我很庆幸自己看见了这般景象,因为这无疑对成长中的我是个教育的真实案例。山上到处都是保护环境的标语,我想即便没有这些标语,人们也不会忍心破坏它的,就连有的景点的名字也是那般奇特如:”无染区“无染既是没有污染的意思,又是它的美浑然天成,不加修饰。有一语双关之意,说它美在于,漫步于中,有种远离世间喧嚣浮华之感,有种由内而外所散发的愉悦之感,它像一位古典美人,不施粉黛,倾国倾城,让人神往。突然我觉得大自然是那么美,那么真实,在假日整理好心情,游走在大自然创造的美中,真的比宅在家里好得多,空气那样清新,漫步于此,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动?!它真的是个奇迹,方圆百里,巍峨耸立,万仞钻天,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多有清泉飞瀑,遍布文物古迹。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昆嵛山为“海上诸山之祖”。山中烟雾缭绕,霞光映照,另有洞天,九龙池九瀑飞挂,九泉相连,泰礴顶系昆嵛山主峰、胶东极巅,登顶观,一览众山小,苍海眼底收,不似泰山,胜似泰山。它的美,它的媚令人折服,令人叹息。

能够欣赏到这般美景,何尝不是人生的幸运所在呢?

昆德拉的秘密

900字 高三 读后感

喜欢他写的书。曾使我对他一度的迷恋。他好像是个洞口,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坟墓中。关于美的思考很多。它作为一种在作品中以反观的角色来扮演生命与思想的存在之秘。这是一部很有后现代主义味道关于世间哲学命题的深层次的作品。读的过程中能找到一些令人终生记忆的生命精神。可以说他是在思考人生的命题。每次读心里老有一种提示。那是人生的信号。代表着爱与美的全部力量。

奇怪的是他的作品不是以人的行为为目的。而是以人的思想为目的的。他将人异化。在他的小说中有个特点,就是他的反传统的写作风格。读起来味道给人美的力量。但对我阅历尚知少的人来说,自然很多的东西是不知所云的。如果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再生的过程。我们可以不断的税变。进化。重生。成为人的永恒轮回。读尼采的文章时,有一点很在理。人生是充满痛苦的。人生来就有责任。包括对身体的责任。人是有负担的。我也不是很知道的太多。总之,卢梭说过,人类最难研究的不是科学,生物。而是关于人的学说。在尼采眼中,虚无主义是他的研读对象。他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身体的重压作为负担。他认为身体和灵魂只能最一种。在人世间中,必有身体和灵魂的双重重压。所以人才痛苦。死亡是脱离肉体的重压,使得灵魂变的很轻。

柏拉图对人生并无太多感性上的思考。更多的是重视科学的理性世界。所以人的结构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我看到的是一个眼前有着许多的星辰。对着天穹深思的伟人。

对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关联的许多哲学家。开始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把文学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了。像昆德拉这样的作家就是在存在浪潮中思考的深度依据的代表作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两个角色的扮演和行为都上升在一种以哲学为基的高度。所以在客观生活的规律中失去正常的方式。对性的看视也在一种难以捉摸的朦胧感觉呈现或是在他们中理性的促动。《玩笑》的出版让他获得声名。他的作品风格我很少见到过。周国平也说,我还没有发现中国有这样风格的作家。诗意的表达。恒久的人性。触摸的感觉。都是这部作品很出色的地方。

我一直发现他作品带着残酷的一面。这跟他生活的背景有很大的影响。对私生活的描写体现出他自己无根的迷茫心情。当时是苏联的“布格拉之春”事件的发生。他的家园被毁。内心创伤很大。才写出这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通过托马、斯特蕾莎等一些人物的出场。可以说是一些符号。潜在着悲剧意识的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