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季节深处走来1200字以上

从季节深处走来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一 

暖暖的意蕴从尚未解冻的泥土里的根须处,慢慢地向上流淌,浸润了所有的干和枝,树们一日日地变换着神情。邻家小阿妹眺望远方的眼眸里,映进了远天底下候鸟滑翔的身影。 

树花次第开放,南园中的杏树,已是一片深情的粉红。邻家小阿妹就站在少年的我身边,从未上过学的她,正认真地听我讲杏字怎么写。阳光在她细密的发丝间跳跃,与眼中的梦想微芒辉映着,一种让人心疼的希望。 

还有在异乡的病中,满街的丁香轻吐着芬芳。早起,在医院的后园中散步,看见那个十岁的小女孩,正穿行于丁香丛中,仔细地看每一朵花。手上已经开满了许多,都是她摘下来的。走近前,她告诉我,都是五瓣的花,五瓣丁香能给人带来好运,这是我们这里的传说。那个早晨,每间病房里,每个人的床头,都放着几朵五瓣丁香,氤氲香气里,每一张脸都漾着阳光。 

小兴安岭的四月末,冰雪才初初消融,刚来的第一个春天,在向阳的山坡上,在冰残雪消之中,冰凌花已经绽放。金黄的花朵摇晃着依然寒冷的风,冰雪的背景,映衬着那一朵朵直入人心的灿烂。仿若冰雪的笑靥,从漫长的严冬深处漾上来,是送给春天的第一份礼物。 

回想起来,在我斑斓的生命空间里,曾匆匆掠过多少个春天啊!轻寒过耳,繁花经眼,总有一些点滴在心底汇聚成柔柔的暖日,焐热流年里的沧桑与苍凉。 

二 

常常守在六月的窗前,看远远的岭树山云在阳光下葱茏着无尽的梦想。心里的思绪起起落落,如长长来路上的风雨。眷恋每一缕微凉的风,吹散烦恼如云飘散;流连每一阵淋漓的雨,濯洗着心中的希望闪亮如天上的虹。 

仿佛看到童年的自己,举着小小的红旗奔跑着,那风就在旗上徘徊成脚下的力量。多年以后,无风的日子,我也一直奔路,奔跑,让梦想飘扬成旗帜的形状。在泥泞的路上留下深深的脚窝,盈盈盛满着汗水和歌声。 

雨带着无尽的灵性,从虚无而来,投入大地的厚重。那个男孩就在大雨中走进我的眼睛,无边的水幕洗出他的身影。他就在雨里,轮椅如小小的船儿,摇动着无边的憧憬。雨水顺着他的发,淌过无神的眼睛,滴落在细细的腿上。一直远远地凝望,我不知道,这个腿残眼盲的孩子心里涌动着怎样的情绪,可是那张仰着的脸,却穿透重重的雨,在我心上印下一个暖暖的痕。 

就像童年时,田地里那些劳作的身影,每一颗汗珠都洗亮天上的太阳。从此,每一个夏天的风雨高阳,都是生命中最暖的背景。风送清思,雨洗微尘,日暖黯淡,而路旁正花团锦簇,擦擦汗水,继续赶路。 

三 

不喜悦于果实累累,也不伤感于草木凋零,更不徘徊于雁阵横空,秋天之于我,更如挂在心上的一道帘幕,上面绘满了让人情绪为之变幻的种种。可是只要掀开,就会看到无边的深远和无穷的美丽。 

从没有哪个季节如此明净清远,如未染世事风尘的眸。那西来的风洗得天地寥阔,洗得心里的繁芜尽去,于是,世界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进眼里。 

五花山在阳光下开始点燃最美的绚烂,青松黄杨,红枫白桦,纠缠成最后的一抹深情。一如一生的际遇纷呈,在严寒到来之前,所有曾经的心绪都绽放成热情与希望。或许点亮一双落寞的眼睛,就是在一颗心里点亮了所有的秋日。 

一个朋友曾说过,时间就这样走过,是我们把它分成了四季,对于悲秋的人来说,其实是在悲一年中的所有时日,在悲一生中的所有岁月。 

就是这样,牵动我们悲愁的,不是季节,而是自己的心。 

所以,秋天鲜活于无尘的心里,是结束,也是开始。 

四 

多渴望,把所有的寒冷际遇挥洒成漫天的洁白,无际的雪原在阳光下圣洁遥远,一如一生中最美的年华。 

雪瀑是在一个北风中的午后落入我黯淡的心里。山间崖顶,积雪高耸,大风袭来轰然而落。雪的瀑布,就这样飞泻成心底的轰鸣。泪亦随之而堕,原来,寒冷的累积,也会释放出惊天动地的精彩。 

行走在冬季的边缘,邂逅了最后的雪。大地上的雪已经燃烧得没有了踪迹,可在山谷深处,依然有着它们洁白的身影。最后的雪,驻守着最初的洁白。也许,身处最低谷之中,更能长久地保持一颗洁白的心。 

站在冬季的边缘,身后是那么纯净的背影。 

于是,我等待春天,盼望能重逢那些温暖的故事。 

从容品尝生命的滋味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昨夜与朋友喝茶闲聊,他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生存、生活、生命。我笑着回道,我也认为有三种人生境界:物质、半物质、精神。我们相视而笑。我们都是普通的人,融入人海,也就一堆活动的物质而已,但这一堆物质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让浩宇中的这一个小星球变得异常的丰饶,悲悲欢欢的一幕幕一而再,再而三地你方唱罢我又登台。

我说生命的境界应该是自我的充分体现、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结合。他说还有个人修为的浓厚沉淀。我又笑了,用那种欣慰的笑容。

有时候,聊些比较凝重的话题,虽然会有些唏嘘感叹,但会让自己反思一些平日里认为不重要,日后老去时再去思考已经没有意义的问题。

生命是什么?这是当年柏拉图与老庄同时思考的问题,然后延续到了今天,在静谧的书屋、在高高的论坛、在江边山麓,仍有许多思考者在孜孜不倦地暝目颔首,试图解去这一千年老题。思想是永不磨灭的,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

也许是因为年轻,我们总是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看得重要,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忽略,等有一日才发现自己如此的苍白,苍白得让自己害怕,害怕将自己失去,从而不再去想自己,不想自己的一切,意义,价值,方向,让生命在麻木中自生自灭。

从一座古寺下山时,天已经微黑,城市的灯光如同以往一样依然摇晃得迷离。各种音乐从不同的角度刺入耳朵,让在宝刹中得到片刻清禅的灵魂再度充斥了现实的无奈。刚才的梵钟响起时,感觉生命里的那些是是非非得得失失全都不值得介意,在一尊佛像前,我似乎钻入了他的塑像里,好像成了那不苟言笑的佛,冷峻地看着芸芸众生。而踏着下山的台阶,一步步我又走到了物质的世界。心的生命是空幽的,肉体的生命要由四觉牵引,人的物质属性决定我永远无法摆脱那些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无论是佛道儒,都是无法让我解脱的。佛的四大皆空,道的修身养性,儒的入世中庸,全蕴我之心底,却无法融为一体,像段誉体内的不同内力,仿佛要将人撕裂。

有时候对自己说,做一个生命的隐者吧。去听听草间的风声,去享受林木的呼吸,还有那夜的明月、雨的彩虹。我是从自然中走出的灵魂,应该将自己还给自然吧。可是,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放弃生命的颜色。只能在一条本不愿意继续的道路上踉跄前行,然后一次次迷失自己。我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放弃。我无法从容地面对生命,品味生命。

不知何年何月,我学会了真正地爱惜自己的生命,那时候我必定也能学会真正地爱人和爱这个世界,用笑容去填补我的朋友的不快与失意。我知道我必须要去学会从容地面对生命的风雨,才能让爱人真正地快乐。

我们生存在一个文化与艺术都重新萌发个性与特色的时代,每个人对于他人都是一个异教徒。这是一个科学推动着文明的时代,尤如多年前米兰敕令颁布之前,我们轮回到没有上帝的多神时代,文明也不会再次殒灭。一次次生命的放纵,或者悲歌,或者长歌,是如此多姿多彩地表达着生命的真实含义。

我想,那亘古以来似乎永不更改的璀璨夜空经历亿万光年的距离,一次次注视着从古寺上走下的人,那闪烁的微笑应该是真诚的吧,犹如我真诚地笑对着周围的人们。一点点微笑会换来朋友的一个美梦或者一份释怀,对于学经济的我来说,这个交换是不平等的,我付出的太少,而得到的太多,我睡得如此沉静,笑得如此安静。有一个时刻,我懂得了生命是要用心来享受,用灵魂来享受的,刹那的感悟,我知道自己将来会让爱人与家人快乐,是精神上的快乐,绵长而真实。

当生命的质量、厚度和内涵超出了以往的范围时,思考的结果也得到了一次飞跃。不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境界,是一种恬然的喜悦。如果让生命显示了它宝贵的价值,如同班得瑞音乐般醉却林木春花、春柳秋月,生命又何其幸哉。

生命的价值是否可以超过平凡,是否可以一种完全奉献的姿态出现?不去索求回报,静静地爱,静静地帮助别人,然后收获心理上的一份礼物,其实得到最大利润的还是自己。因为能够真正品尝生命乐趣的人,已经被物流冲得七零八落,能留下来的,皆是幸运儿。

斯巴达的生命是剽悍的,雅典的生命是文明的,特鲁斯尔坎人在七个小丘上修起围墙的时候,人类已经懂得品味生命。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恺撒享受的是悲壮,屋大维享受的是神圣。中国的古人们在奔波放逐中,也能笑着吟唱唐朝的云,宋朝的风。在品味自己生命的时候,也嚼出了历史的滋味。

昨日归家时,高空正好一轮稍椭的明月,月光垂直地射入我的百会穴,有一种清心的感觉,瞬间仿佛体会到了什么,却又什么也没有,只是在静静的树滨中紧了紧风衣,一步步朝家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