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800字

故乡的味道

800字 六年级

我虽然没有去过妈妈的故乡,但故乡在我心中应该是这样一幅画卷:青砖、灰瓦、石槽、绿萍,一只狗慵懒地躺在屋前,房顶上升起的白色炊烟,慢慢融入山色暮霭之中,那是勤劳的人们在做着晚餐。

故乡的食品我只吃过一种,那就是外婆包的包子。外婆包的包子个头虽小,但却皮薄馅多,一口下去,就能吃到馅了。

其实包子刚蒸出来的样子并不怎么好看,因为包子馅里的汁透出来了,就像姑娘白净的脸上青紫了一大块。刚蒸出来的包子冒着热气,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要下手拿起一个就开吃。可我每次下手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时,都会被烫得直叫。有时不甘心,用牙齿叼着包子,被包子冒上来的热气闷得慌,外婆总会拿出一个盘子,把包子放进去,说道:“不急,不急,放凉了慢慢吃。”我则乐呵呵地端着盘子,去房间里享用我的独食了。

我最爱吃的包子便是外婆蒸的青菜豆腐包和萝卜羊肉馅包。青菜包子,想吃时都能吃到,可萝卜羊肉包子可要盼一年才能盼到。每到冬天,爸爸在内蒙古的朋友总会寄来一大包羊肉,外婆就用刀把羊油切下来,放在热锅里把羊油煎出来,加入鸡蛋炒,最后放入羊肉和萝卜调成馅。放上点盐,真是香气扑鼻呀,惹得我在厨房门外直流口水,恨不得将馅吞进肚子里。

有次寒假,我们去了泰国,在大年初一时,并没有回国,而是在异地过了这个年。当晚上吃饭时,妈妈讲起她小时候过年时,外婆总会蒸上一大锅包子、馒头。每家每户的房顶上都冒着袅袅炊烟。小孩子们穿着棉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一旦包子出笼,就一股脑地围到灶旁去了。每当人们吃包子时总会感觉很幸福美好。当旅程结束回到成都时,外婆已经蒸上了我最爱吃的萝卜羊肉包子了。包子入口,面的柔软加上馅的鲜香,在口中混合出美妙的滋味。热乎乎的气,在口中升腾、盘旋,仿佛形成了一朵美妙的花。带着微咸的萝卜与细嫩的羊肉鲜味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叫人吃了一口忍不住要吃下一口。

外婆的包子里包的不只是肉和菜,还有一股浓浓的家乡情。每当此刻,我不仅尝到了包子的味道,更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家乡上空婀娜的炊烟啊,你们能否化成一群白鸽向我飞来,把家乡的问候给我捎来,也让我为亲人带去祝福呢?

留住最美的风景

900字 初一

双脚迈进这片风景的一瞬,一缕河风轻柔地拂过耳畔,带着夏荷的清香,微微卷起我的衣角。古老而又年轻的乌镇——我终于扑进了你的画卷里。

乌镇是我魂牵梦萦的水乡。古旧、清净、安详、幽静,这便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天色并不像别处一般蓝得澄澈,而是在温润如玉的瓷白中隐隐透着疏疏朗朗的淡蓝。流云清浅,缥缈空灵。轻飘飘的金色阳光和煦洒下,高高的乌瓦房檐便也镀上了一抺光芒,淡淡闪烁,为这宁和中增了些许灵动。

时光流转,这个时节的乌镇春光已老,万紫千红好像都隐匿起来,唯余垂柳碧翠柔长,在小桥流水边婀娜,轻抚着水乡人家的白墙青瓦,偶有几朵尚不肯凋落的姹紫与嫣红,在乌镇初夏的温风中悄然摇曳,毫不张扬。偶尔会有一缕缕幽香随风而来,似乎是丁香的花语。

一颗奔波浮躁的心,竟不知不觉被安抚得妥妥帖帖,没有唇焦舌燥,只余江南水乡那微湿的、朦胧的清甜,如碧螺春一般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时近正午,我们在东栅的郊田走得有些远了,却毫无倦意。望望身边一湾碧水,只见水面平滑如镜,浮光跃金,倒映着郁郁青青的柳,越发显得它娉婷有如水乡女子,回眸一笑间,似拢了整个江南的烟雨。水中莲叶小如铜钱,大如手掌,零星点缀碧波之间,虽不似“莲叶何田田”,却也别有风致,配着粉墙黛瓦的倒影,使人不由生出“如在画图中”之感。

午后的西栅,忽然一阵黄梅雨至,游人都躲到小店里暂歇,于是各家店铺便酒菜飘香,觥筹交错,水乡立即笼罩在市井的烟火气里,世俗而真实。

也有清高的游客,执意去寻求那寻常巷陌的诗意,撑一把油纸伞,踽踽独行于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幽绿的小巷深处也许会缓缓走出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眉梢结着淡淡的愁怨,身段上下散发着淡淡的丁香味道,你可是饱了眼福了,她可是从戴望舒的《雨巷》里走出的姑娘啊,只一眼,便令你销魂万年。也或许你会与一位身披黑色大氅、头戴黑色圆礼帽的绅士迎面相逢,你会被那个叫木心的诗人牵引,随着他回到他的儿时,“站在河埠头,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唯有声音,不起水花。”不知不觉间,你漫步到了大文豪茅盾先生的故居,你流连在发黄的时间纸页里,慨叹乌镇极佳的风水竟然养育了这么多的文人骚客。

……

走着走着,你会深深留恋这水乡的日子,过了春还有夏,过了秋还有冬,过了今年,还有明年。待到春暖花开燕归来,又是桃花满枝菜花黄,再欢喜不过,再圆满不过。

那样的风景,流淌着水韵,永远荡漾在梦的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