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山1200字以上

十里长山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写景作文:十里长山

我们的车开到了山顶,这时大约上午八、九点钟光景,阳光明丽而又柔和,温情地洒落在山上;山上嫩绿的草木轻轻托起日光,亮丽中彰显出万物的祥和安康。

我们下了车,采了野花敬献在张自忠将军纪念碑前,向这位牺牲在十里长山的抗日将领默默哀悼……

六十多年前,为了抵制日寇进攻襄阳,国民党将领张自忠率部越过汉江,在十里长山拉开了战场。经过几天几夜的鏖战,虽然未能阻挡住侵略者进犯的铁蹄,但张自忠将军和众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我们站在山梁上,背对汉江河,朝日寇来犯的方向望去,起伏的山峦连绵不断,视野里看不到人户,葱笼的野草和浓密的树木给山峦着上了漂亮的绿色衣装。在四月里,春色应该是热热闹闹的,甚至热闹得有些让人挠心,可是在这里,十里长山的春色是恬静的、温柔的。凝视着她,可以去思念美妙的瞬间,可以去构画美好的画卷……这是一方静谧而美丽的土地!可是,半个多世纪前,这块土地,这块位于中原的美丽土地却被炮火轰炸得的满目苍夷、遍体鳞伤。如果不是史料上的记载,不是父辈人的亲历,不是矗立在山脊上巨大石碑的记述,如今我们站在这里怎么能想到万里之遥的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曾将这美丽蹂躏?谁能想到这方土地上的那场浴血奋战?

虽然现在岁月抚平了遍野创痕,绿草覆盖了弹坑,炮声息了,硝烟散了,一切回复到平和宁静。可是,时间修复的只是表象,那场刻骨的战争怎么也不能从人们心中抹掉。

花儿开满了山谷沟壑,各色的花儿或群居或零星地散在青草丛中,鲜嫩而骄艳。在花的世界里,唯有盛开在野外的花儿有一种独特的神韵——那种经历了风吹日晒的练就,雨雪雾霜的滋润,聚天之精华、地之灵气——这样的花儿传递给人的是青春、自信、振奋和向上。看着那花儿,心中会油然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会由衷地感叹人生的美好,感叹世间的奇妙!而这十里长山上的花儿在花的独特神韵里更平添了一份不屈的心性,这是爱国将士不屈魂灵的再现,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彰显——这神韵透过我们的感官,在我们的血脉里书写坚定、书写顽强、书写宁死不屈的人生华章!

在那更远处,极目所至的地方是一片迷迷蒙蒙的春色,视线的局限使我们看不清更远的景色,但想必那里也应该是绿草茵茵,鲜花遍地,一片春光潋艳。那么更远更远的地方,海的那边,比如日本国度呢?那里也步入春光明媚的季节了吗?小鸟也在林间跳来跳去地鸣啭吗?那么日本的国人会不会从小鸟的鸣啭声中听到那些无法回到日本故土的孤魂在中华大地上哀怨?哀怨那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吞嗜了他们鲜活的生命,哀怨他们的魂灵远离故土?

虽说战争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现在我们看着这温馨宁静、美丽如画的春色又怎能不忆起我们的先辈为了今天的和平而洒下的热血?又怎能不痛恨侵略者无视他人生命的狼子野心?又怎能不为那些被迫为非正义而亡命的侵略者的牺牲品而哀歌?

十里长山的青草啊,您可是爱国将士生命的延续?绿树啊,您可是张将军威仪的丰碑?鲜花,可是将士们的笑脸?小鸟的鸣啭可是爱国精神的传唱?十里长山的春色啊,您向我们记录了历史,您向天下传递着和平!

我们转回身来,面向汉江流域,这里是广袤的江汉平原,远外有省城武汉,近外有古城襄阳。汉江的水曲曲弯弯顺着十里长山的走向伸展开去。农民在地里静静的播种、锄草,侍弄钻出地膜不久的西瓜秧苗……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那么祥和,那么温馨!

我们原路下山返回,盛开的槐花经过光合的作用散发出缕缕清香,一路飘散、飘散……

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写景作文: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云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麝香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不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结束了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声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进,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结束了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回来。他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时的夕粝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是最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了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押运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麝香,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写景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