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美好的时光1000字

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来到文来这个大家庭后,丰富多彩的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并快乐着,而在班级中,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园地,活动小组。活动小组由同学们自主组成,一个小小的交际圈,却有着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充斥着快乐的每一天。

小队活动是一次有意义有乐趣的活动。而当我见证第一只经我手捏出的青瓷花瓶时,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又令我细细回忆起来……

小队活动时,小天的妈妈带我们去了一个陶艺馆,在参观成品时,那些白瓷净瓶质致密,胎釉纯白,浑然一体,洁润滑腻,如脂似玉,整体晶莹剔透,呈现出幽幽的光晕;还有繁复华丽的青瓷,釉色青碧,釉层厚润,可与翠玉媲美。这些美丽的陶瓷让人恍若隔世,让人感叹,此瓷只应天上有啊!

陶艺师带我们来到制瓷室,让我们一个一个指导制作。轮到我时,老师先拿来

一大团瓷土,打开拉胚机,将瓷土重重摔在上面,这样才能更好吸住。老师坐上椅子,将拉胚机档数调到最大,双肘放在膝盖上,让双肘有一个支撑点。他双手作环状,使劲环住旋的瓷土,用力做成一个圆柱状。

老师起身示意我坐下,让我先把双手沾湿。老师让我把手肘放在膝盖上,双手环住瓷土,手指交叠,大拇指相对。拉胚机的档数调到中等,我的双手要把握好力量,我的目标是做一个青瓷花瓶。老师教我将瓷土拉高。我把手按照先前放好,老师说:“双手慢慢把胚体缓缓向上拉,动作力度不要太大,否则会把胚体捏断。”

我双手握好,慢慢朝上拉,我能感觉到瓷土被拉伸,我沾点水,因为瓷土和我的手摩擦会干燥,如果不沾水,就会在胚体上留下印子。到了一定的高度,老师说:“接下来我们要给它‘增增肥’,先做成一个杯子。”我按照老师教的,左手半环胚体,右手全部进入胚体,四个手指轻轻向外推,左手不能松,不然胚体就会抖动,从而导致成品烘干后不平衡。做完“增肥”这一步,就要给它“收腰”啦。

收腰可不是什么简单活,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才得以完成。第一次尝试时,当我用手向内挤压时,由于力道太大,胚体差点“断了腰”,整个胚体快速地旋起来,惊得我急忙呼喊老师才得以解决。第二次我就不敢这么鲁莽了,我的手柔柔地放上去,湿滑的胚体让我难以把持力道,老师说,当心,力量放小。这才让我的胚体收好了腰。胚体收完腰,就变得圆圆的了。上颈我稍作调整,变得细长起来。

一个花瓶胚体完成了,老师可爱地说:“左手一个叉子,右手一把刀子,把花瓶切下来!”滑滑的胚体就立刻呈现在老师的手上,小小的花瓶胚体,好生可爱。我看着它,心中乐开了花,又觉得美好的时光逝去是如此之快。

两周后,我拿到了烘干的小花瓶,淡淡的翠绿,细细的痕纹,让这个小花瓶别有情趣,通体透亮,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细腻,好一个青瓷花瓶!

小小的花瓶让我受益匪浅,这段短暂却又美好的时光,会让我永久珍藏。

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600字 初二 记叙文

上次吵着去黄河边玩,大概也要三年前了。那时,我没有上初中,家里的哥哥姐姐也没有整天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一起走完那条通往黄河岸边的路。

从乡下的爷爷家到黄河,只有一条路。那时,我们好像都是一群毫无卫生观念的小孩,踩在一条泥泞的路上,感觉软软的,便开始在上面无所顾忌、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在泥路前面干净的水泥路上留下了一排排泥脚丫。

那原本平坦的水泥路,在一个大坝面前停了下来。我们几个手脚并用,踩着上面的小草,爬上了那个近四十五度倾斜的“大土坡”。这估计是整个镇最高的地方了吧。可是,怎么下这个坝却成了问题。由于刚才是用手撑着地面爬上来的,我的手心上要么被草割了一道道口子,要么被地上的小石子隔得生疼。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小心翼翼地溜了下去。

看着这么大的堤坝,我们竟带着一个我六岁的弟弟爬上爬下,如果是在城市里,估计就要被家长叫回去了。

下了大坝,接下来走的路比前面好多了。我们穿过一片玉米地,顺便偷偷摘上几个熟玉米,再沿着一条勉强算路的小道一直走下去,便来到了黄河边。一到河边,湍急的流水声便响彻整片天地。

那次是我们第一次没有大人陪伴的旅程,也是最疯狂地一次。回家时,我们像在土坑里打了滚似的,一个个成了“小泥人”。

当我再次回到乡下爷爷家时,家里的哥哥姐姐都上了高中,弟弟妹妹也上了小学,想再混在一起疯玩,已经不现实了。那段路不知道在这三年里有没有被土湮没,那个大坝还是不是芳草茵茵,那片玉米地是不是还年年丰收。可能一切都变了,但那段快乐的回忆,能否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