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600字

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600字 高一 叙事

有一部关于老人院的影片,我到网上去看了,本是抱着好笑、轻松的心情看的,但当我看时却潸然泪下。

脑海中不由又浮起一个人的面容,但他的面容已经模糊,惟有那沧桑的背影,还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那背影有些驼了,但却让人感到孤独、寂寥、无依无傍。

我家后面曾住着一位老爷爷,从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多少的积蓄,与家人也很少来往。老爷爷是一个哑巴,生来便是,因此没有工作,只是守着那一亩三分田辛勤的劳作。印象中他经常穿着他那件青灰布衫,与我奶奶指手画脚,我一放学回家他便对这我“啊啊啊啊”得叫,我无奈,也只好“啊啊”的应和几声,也已习惯了哑爷爷的日子,倒也不在意了,可有一天我回家居然没看到他,让我很奇怪,连忙跑进家问奶奶:“奶奶他去哪了?”奶奶一头雾水,问:“他?谁呀?”我急了,说:“屋后的哑爷爷啊!!”“哦——他家里人把他送去敬老院了。”奶奶说。我只哦了一声便走开了,想到见不到哑爷爷了便有些难过。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早已忘记了哑爷爷,他原来的住处,也重新造过了,不过一直空着。

直到我上了初一,那天我和朋友一起骑车回家,路过敬老院,我惊诧居然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是哑爷爷,他的背影是那样的孤独、寂寥、无依无傍。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个画面,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哑爷爷走进来便在我旁边晃来晃去,直到我做完,刚要收拾书包便被他拉了出去,他拉我去了他家,里面阴暗潮湿,但有一股香味,他掀开锅盖,原来是我最爱的番薯,他拿给我吃,我吃得可欢了,他还让我带了一袋生的回去,让我奶奶煮。几天前听奶奶说哑爷爷去世了,我眼前又浮现他的背影,沧桑而无力。

哑爷爷去世了,但与他那十多年温暖的回忆是我永远想要珍藏的,也是永远值得珍藏的。

高一:汀雨浠

总有一缕悲伤属于你

900字 高一 记叙文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悲伤”一词似乎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来低了,开心抑或痛苦,好像“悲伤”一词有些太过文艺了,显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可有一个人却偏爱悲伤,以至于有人就发出过感叹:这个人的世界里一定布满灰色地带!喜欢青春文学的人一定对这个人并不陌生,他就是—郭敬明。

我读过他的像《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 》、《小时代》、《临界·爵迹》等各种类型的十几部小说,读完之后,我惟一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悲伤”。郭敬明从开始写作以来,就一直坚持“哭死人不偿命”的理念。他在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如何叫别人悲伤,可我们不是他,所以我们现在也只能是沉溺在别人的悲伤里无法自拔。

最早接触的《幻城》可以说是“震撼式悲伤”》。我读完之后真的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以及质疑他的智商,各种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各种悬念高潮跌宕起伏 ,稍有不慎就从一个旁观者卷进那个巨大的漩涡。像刚打完一场败仗一样,紧张、刺激,过后还有深深的遗憾;又如刚欣赏完一场华丽盛大的表演,唯美、绚丽,已及之后的恋恋不舍。

那《悲伤逆流成河》就是“ 悲伤式悲伤”了吧。它所展现的就是这个社会最黑暗的一面,它让你亲眼见证这个世界有多残忍,多不堪,一次次的挑战你的极限。把你对未来的幻想残忍地揉碎,提醒你什么叫现实。没有那多华丽的辞藻,却每一句话都像一根根长针往你心上扎。让你的精神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这时,他的目的达到了。

《夏至未至》可以算是郭敬明的小说里写得最清新了的吧,自然,它的标签可以认为是“清新式悲伤” 。其实,我刚开始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待会儿痛苦的准备,这都是血淋淋的经验啊,可都快完结了他所呈现出来的都是青春的美好,是我领会错了还是小四遭雷击了?不,理智告诉我,一定不是这样的。果不其然,在最后寥寥几笔,他总算没辜负人们对他的一贯期望—颠覆了整个剧情。这是在反观之前的美好,怎么看都像是赤裸裸的讽刺。

有好多时候,我觉得我好像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读懂了他 ,但转瞬又觉得他的思维至少是我现在还企及不到的高度。我越想抓住他,却反被他抓得越紧,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有人说郭敬明的争论远比他所得的荣誉要多得多,可反过来讲,这只能说明他的影响足够大。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在意别人毫无意义的看法的,而是坚持自我,在舆论中逆流而上,让整个文坛都为之颤抖。

虽然,每次读小四的文章心情都会变得沉重,可还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方净土是很不容易的 。不管你想要什么样的悲伤,在这里,总有一缕悲伤属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