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书笔记800字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800字 初二 议论文

谈起近代文学史,鲁迅是家喻户晓的一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他是以笔为枪的民族战士;他是关怀下一代的先行者。

最近一览了这位伟人的名著名作,感悟颇多,在这仅谈一谈《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用白话文写成的以日记为形式的文章。

文章中的“我”写了十三篇日记,这十三篇日记呈现了一个“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怀疑路边的行人,街边的小孩意图谋害自己的性命;怀疑身边的亲人、朋友会出其不意地把自己给杀了吃掉;最后,竟怀疑自己曾在不经意之间吃了早逝的妹妹的肉。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丝毫不着逻辑的,甚至是不可理喻,迫害成性的。

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难道是完全的荒谬之词吗?显然不是的。正如鲁迅先生写的另一篇文章《药》一样,封建社会的庸人完全地迷信着那些民间流传的偏方,而罔顾人之性命。而《狂人日记》中的“我”则把周围的人都当作了这些庸人,这些人真的意图吃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正如第十三篇中的一段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吃人的孩子!这些庸俗的孩子是谁教育的呢?与其说是庸俗不堪的大人,还不如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况和俗不可耐的社会风气。这与吃人有何异呢?吃人损的是人骨,少的是血肉;但庸俗的社会风气破坏的是整个中国的兴盛,破环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

就如鲁迅先生一贯的追求:关怀关心下一代,为祖国培养未来的国之栋梁。这篇文章是对旧中国的无情审判,是对庸俗社会的沉重控诉。

文中有一句“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那么现在呢?我们在吃人吗?抑或是被吃?还是两者兼顾?吃血馒头的人不复存在了,但吸食毒品的人出现了;赌骰子大小的人不复存在了,但留恋于棋牌室的人出现了……我们不应该反思吗?尽管现在的法治社会与旧中国的庸俗社会相比仍是天壤之别。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在的社会是不无缺点可数的,所以我们应该怀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信念,从小做起,争创和谐的社会。

《狂人日记》是鲁迅向当时人们发出的沉重的呼喊,同时,它也是对现代人们的无言的警告。

记得有一句话:“‘常人’是‘吃人’的,‘狂人’反而是最清醒的。”在四千年的吃人史之后,中国人应去创造“无狂人”的美好社会。

观《相信奋斗的力量》有感

650字 六年级 应用文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个影片,名字叫《相信奋斗的力量》。是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开讲啦一档节目的演讲。

他讲述了自己奋斗努力的故事。他连续三年高考,才考上了北京大学。第一年,你的英语成绩才33分。而地区最低大专录取线是40分,他盼望着考上那所师范大学。第二年,他考了55分。他觉得能进那所学校了。谁知道最低录取线又增加了20分。第三年,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连农活也不干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惊喜的发现,自己的成绩竟然超过了北大的录取线。

从他的身上,我得知了奋斗才可能成功。他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我觉得理想就应当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吧!只要朝着整个方向努力奋斗,终有一天,我们的理想就会成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这“汗水”是多么的重要。不过,看完影片时,我们班有人反驳了这个观点。那个人是这样说的:“并不是奋斗了就会成功的呀!我奋斗了这么久,我都没有成功。”仔细想想,他这么一说好像是对的。可我觉得是不是他没有目的地去奋斗呢?一个人没有了目标,再大的努力都是白用功。反过来说,一个人即使有远大的理想,不付诸以行动也不能实现。

俞敏洪还讲了一句话,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蜗牛和雄鹰都能到达金字塔的顶峰!一个靠的是天赋,一个靠的是奋斗。我们现在应该认清我们是那种身份。当然,我们都应该是蜗牛。既然,我们没有天生的聪明才智,就用后天的打拼给赢回来。都说,成功,三分靠命运,七分靠打拼。奋斗,才是成功的根本。不过,我们该怎样去奋斗呢?这个就有待思考了。我们应该现总结近段时间的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然后针对它们多做相关的练习……

不要以为自己注定失败、注定落后。只要你抬头看看。不断的朝着这个方向奋斗,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