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1200字

忘不了

1200字 四年级 状物

“呜,妈妈,妈妈……,你在哪儿呀!”一个小男孩站在商店的门口,焦急地大哭着。小男孩不过5岁,头发乱糟糟的,脏兮兮的小脸上布满了灰尘,鼻子上还挂着鼻涕,大概他走失了,正在急切地寻找妈妈。

小男孩踮起了脚尖,试着往人群中探看,可他却一无所获,只得坐在商店门口,一脸失落地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这时,从商店里走出一位胖女士,她剪着一头短发,走起路来身上的肥肉左右晃动着,她叉着水桶腰,没好气地瞪着眼,吼叫着:“快走开,你这个脏小孩,别影响我做生意!”说着,她一把揪起小男孩的耳朵,使劲往旁边一拽,“最好不要再让我看到你!”胖女士跺着高跟鞋,高傲地走开了。

此刻正是正午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哇哇!”小男孩揉揉红肿的眼睛,又号啕大哭起来,哭声的杂乱和滚烫的阳光交融在一起,使人们感到无比心烦,不过一会儿,大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渐渐消失在了小男孩的视野中。

他感到十分无助,走了好久,突然感到肚子十分饥饿,这时,他看见了一家包子铺,便匆匆走过去问道:“阿姨,能给我一个包子吗?”“拿钱来!”女老板回答道。“我……我没钱。”小男孩害羞地低下了头,“好吧!”女老板看着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眼中闪现出了怜悯的光芒,她微笑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递给了他两个肉包子,小男孩十分感激地接过肉包子,道完谢后又继续寻找妈妈。

两个小时过去了,小男孩累得直喘气,他感到无比绝望,一边哭一边想:“恐怕我永远都找不到妈妈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大姐姐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长得白皙瘦俏,穿着一件轻盈的纱裙,宛如一位人间的天使。她飞快地跑到小男孩身旁,掏出餐巾纸为他擦鼻涕和小脸,又摸摸他的头,笑着问道:“你怎么了,怎么这么伤心?”

“我妈妈不见了!”小男孩焦急万分地说,一边擦着眼泪。

“哦!”大姐姐认真地点点头,“要不这样,我带你去找妈妈吧!”听了姐姐的话,小男孩马上停止了哭泣,好像碰到了大救星似地笑着说:“谢谢你,姐姐!”

两人站了起来,小男孩紧紧地握着大姐姐的手,跟随着她,滚烫的太阳洒在地面上……

大姐姐东张西望着,问道:“小弟弟,你是在什么地方找不到妈妈的?”

小男孩挠了挠头,歪着头想了一会儿:“我走到超市那里,妈妈就不见了。”

“哦!”大姐姐点点头,“那我们就去超市找找吧。”

两人赶到超市,走了进去。大姐姐认真地说:“你看仔细点哦!”这个超市真是超级大,有四层,里面的人多得挤来挤去,因此找起人来困难极了。两人把一、二楼都找遍了,可仍不见妈妈的身影,小男孩心里想:妈妈一定在我和捉迷藏,可妈妈到底在哪儿呢?

“你别怕,我们去三楼找找吧。”

三楼的人比较少,当然更好找一些。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印入了大姐姐的眼帘:那位妇女正在向服务员寻问自己失散的儿子,大姐姐顿时明白了,她碰了碰小男孩的手,欣喜地说:“快看,她是不是你的妈妈呀!”

小男孩跑了过去,果然大喜:“妈妈!妈妈!我在这儿!”那一刻,母子俩紧紧抱在了一起……

如今,这个男孩已经二十多岁了,他常常回首小时候的那件事,他也常常感慨着:如果不是那位好心的卖包子的阿姨和那位天使般的大姐姐向他伸去了援助之手,他的生命也许就会是另一番景象,或许自己的生命有可能会消失在人世中,二位好心人,他永远也忘不了啊……

松树的风格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