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的眷念900字

油菜花的眷念

900字 初三 散文

映入眼帘的油菜花,是碎了一地的金黄。年年而逝,花依旧开依旧灿烂,可风早已带走多年前的人,空留一段惆怅。

记得那年春天来的很晚,都已三月,天气仍未有返暖的景象。他,上初二了,骑着自行车顶着冷风,艰难来到学校。如往常一般,拿出包子啃起来。广播中传来校长喊话,为冲刺重点高中,学校将组织一个实验班,专门重点培养。在这落后的山镇,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打开通向未来的钥匙。那时的自己还可以,便来到这一个全新的班级,全校尖子生都汇集一起。她,也出现了,以前只听说过她,学习一级棒,人长得只比平常人好看一点。第一次见面,擦肩而过。

时光飞逝向前,不给人给喘息的机会。转眼间,我们相识了。她给人友好的感觉,大家都乐与她成为朋友。雾霭的天空,逐渐揭开了灰巾,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鸟儿放开歌喉,禁锢的大地焕发出生机,油菜花开始绽放。我有问题就去请她帮忙,她的笑容与眼神深深刻在我的内心,她该是多么好的女生。心中正如校外的油菜花在迎风摇摆,这是心动的感觉吗?只觉得跟她在一起,很开心,真希望一直下去。初三的时光与考卷相陪,很晚的我们于月下行走于小径,油菜花香味中,谈笑地回寝室,那是一段和谐快乐的时光。

碧蓝的天空下,你在无垠的油菜花地里奔跑,而我紧紧地注视你那轻盈的动作。你转向我,冲我微微一笑,向我跑来,微风吹起你的长发,残留淡淡的花香。金黄中,你我背向相靠,告诉我:你并不是完美的,有我很多不知的缺点。傻丫头,我怎么会在意呢?我只希望能这样静静地,默默地陪在你身旁,看着你直到变老,可我终究没有说出。你我两人就这样相靠,淹没在这花海中。我希望有一天能挽起你的手,走在这片海洋,贪婪地呼吸着诱人的芳香,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而不是于梦境中与你相拥,这便是他最大的梦想吧。

曾问你想成为什么,你说是云。而你可知,他想成为风,无痕却能与你紧紧相拥。风,云都是流浪者,漂荡于天地之间,无依无靠,孤独相伴。阴暗遮蔽了天空,树叶也发出急促的响声,看来是要下雨了。他,要走了,随父母搬到远方,心中满是不舍。他来到她的面前,告诉她,自己要走了。可令他想不到,她让他保重,他内心都希望她能挽留自己。天愈发的阴沉了,风拍打着玻璃窗,啪啪,豆大的雨点打落,天地一片迷茫,而他内心也被这雨从里到外打湿了。田地的油菜花也被雨点打得垂下了头,花瓣铺全了一地忧伤。

远方的你,见到这一地的油菜花,可曾记得当初那一个少年,在这油菜花中留下的誊念。

油馍盒子

1000字 初三 散文

几十岁的人了,还像年轻人一样的德性,妻子总是这样说。

这不,文友又有新作问世,大伙都让他请客。说大伙其实也就我们三个人,一同长大,一块工作,平时说话向来随便,没想到,这次他却毫不含糊,爽快的答应了。一篇小文章也就百十块钱的稿费,他说要在全县城最好的餐馆撮一顿,以此表示高兴。注意这里说的是餐馆,而不是酒楼,像我们这个年龄最喜欢的是雅静。

地点选在了“又一春”,三人几乎同时到达。朋友要了几个新鲜可口的菜肴,掂了一瓶“二锅头”,三人俩不闲,闲着一个作裁判,很快大家玩了个尽兴。要吃饭了,朋友说:“今天我请客,想吃什么,只管点!”相互推让了一番,最后目标集中到我身上,不知是动了哪根神经,我猛地一下说出了“油馍盒子”四个字,说后又有些后悔,心想现在还有这东西吗?

一问老板娘,你别说,还真有,三人都会意的笑了。于是乎,我想起了当年吃油馍盒子的情景。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还是生产队的时候,上面来指导工作或做公共事务的,一般要吃派饭。被指派的人家要像对待贵宾一样招待这些人。记得常来我家吃派饭的是给村人理发的崔师傅。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是老早的起来,准备好柴禾,在灶火(厨房)门前支起一面圆圆的黑黑的中间略鼓的鏊子,将事先盘和的面再次柔好,一边擀,一边烙,还要一边翻,一边续火,有时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奶奶总是叫我过去抱柴禾,把燃到外面的柴禾重新放在鏊子底下。待高粱梃子扳的筐子里烙馍突出来的时候,奶奶也就忙够了一歇。

那时的农村真是太贫穷了,家里招待客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菜,像这种贵宾待遇,奶奶总是抓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粉条泡泡,拌上面煎煎,算是一道难得的菜肴。再则就是将烙好的薄饼摊开,膏上油,撒上盐,一般是两张合到一起,折叠成长方块,在鏊子上反复焙,直到外面焦黄,闻到香味了才换另一块。这样做成的油酥焦香的食物,我们当地就叫“油馍盒子”。

这里需要说的一点是那时候的油,一般也就是逢年过节,割的肥肥的猪腰身,啃啃骨头,剩下的熬成了油。冬春很长时候,沁成一大块,用时铲一点,吃起来确实香。不过,像这样的“油馍盒子”,在当时,一回最多也就插上两三盒。记得崔师傅人很好,一说带笑,态度和蔼,吃饭虽然慢一些,但我们总能等得一盒半盒端回的油馍盒子。这样说来,崔师傅每次只吃一盒,招待陪着的父亲吃半盒。在我们乡下,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主家不吃,客人是不吃的。

端回来的油馍盒子,尽管凉了些,焦酥的味道远比不上刚做好的,但我们姊妹几个很快就分吃精光,还用舌头舔舐着手上的碎渣,两眼不时地望着空空的馍筐。

老板娘终于把油馍盒子端了上来,朋友招呼着趁热快吃,我这才慢慢的回过神来。面前花瓷盘里五六块油酥焦黄的“油馍盒子”,小小的,薄薄的,非常精致。刚出锅的,还飘着淡淡的轻烟,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不由自主的拿起筷子,加上一片,放入口中,仔细咂摸,真酥,真香!

油馍盒子,幽幽的家乡风味呦,今生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