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沈浩观后感1000字

第一书记沈浩观后感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第一书记》本月开始在首都各大影院放映。如果不是培训单位组织观看,恐怕我不会买票进影院。正像对近年来的“典型报道”缺少信心外,我对模式化的“主旋律电影”也了无兴趣。但是进了影院,未及看完,已然落泪两次。

在20日举行的《北京高校教师观看<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我提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两个镜头:一是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了,纷纷搬着桌子一起来凑热闹。席间,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电话拜年;二是沈浩去世后,女儿汪汪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

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以上两个镜头。大家提到影院里身边的观众纷纷落泪,所谈到的感人镜头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影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较好地体现了宣传价值与观赏价值的统一。“主旋律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说教性太强,观赏性较差,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是单位组织观看,大多数电影肯定会成为“票房毒药”。继《建国大业》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后,《第一书记》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尤其是力邀众多明星加盟(现在看来,实无必要),运用网络语言(“小岗牛x”等),明显借鉴了《建国大业》的策划。可以预料,该影片的票房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二、较好地表现了沈浩的“七情六欲”,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主旋律电影,往往求助于“豪言壮语”与丰功伟绩。《第一书记》则侧重于写“情”。这包括沈浩与母亲、妻子、女儿的亲情,与同学、朋友的友情,以及与村民之间的真挚感情。其实,在这些看得见的“情”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情”字,就是沈浩多年来的工作原地踏步,小岗村的经济发展多年来没有起色,他对自己、对小岗的发展还有一种“一起突围”,实现人生价值的殷殷之情。

三、在展现矛盾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小岗虽然以“中国第一村”闻名,但多年来经济发展停滞,在新农村建设中明星村镇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已是徒有其名。选择到小岗挂职,沈浩其实面临着几对矛盾:一是原来省级机关的办公、居住条件与村里的生活、工作条件的矛盾;二是对基层工作“尽忠”与对九旬老母“尽孝”的矛盾;三是处理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与复杂工作环境的矛盾;四是处理挂职期满后等待升职与继续被挽留作村官的矛盾......影片在以上矛盾的处理中,真实地展现了沈浩的思考与抉择过程,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以上三点来看,《第一书记》在主旋律影片的探索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细想之下,沈浩在小岗的成功似乎不可复制。由于小岗“中国第一村”的名片,以及xx的视察,都为小岗的发展增添了起飞的引擎,加上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沈浩的无私奉献,小岗起飞似乎非常符合逻辑。但是,全国各地还有那么多的贫困村寨,无论经济基础还是知名度,都与小岗不可同日而语。在跑项目、求批文等方面,都要比小岗村困难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沈浩”们到这些地方挂职更显其价值。希望《第一书记》的放映,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贫困的中西部偏僻乡村,更需要沈浩这样的“第一书记”!

游峨嵋

500字 四年级 写景

暑假里的一天,我随妈妈到天府之国四川去游了一回。到达四川的第二天,我们便去来到了风光秀美的峨嵋山。

远望峨嵋山,那山峰连绵起伏,高大雄伟。走上石阶,一阵清风出来,啊,多么清新的空气啊!峨嵋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果然名不虚传。万年寺前,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寺内香烟迷漫,香客们一个个都恭恭敬敬地磕头跪拜、许愿,看上去很虔诚的样子。

早就想看峨嵋山的猴子了,今天终于如愿一偿了。走了好长时间的山间小道,总算到了猴区。啊!这儿的猴子可真肥啊!瞧一只只胖猴子蹦来蹦去,看来猴子也改种了,瘦猴成肥猴了。他们胖得肥嘟嘟、圆滚滚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这儿的猴子可真多,走几步,三五成群的猴子展现在眼前。一些猴子在互相嬉戏,有的猴子妈妈在喂小猴吃奶。更有趣的是,我们拿着猴粮,它竟跳到栏杆上一把抢走就撕开吃了。听导游说,这里的猴子分乖乖猴、色猴,还有强盗猴,嘿,真有意思。导游还叫我们不要穿颜色太鲜艳的衣服,不要跟它瞪眼,否则会“惹猴上身”的,不过,我还是与猴子亲近了一回,我不但跟它们握了手,还用头“顶”了那胖猴,妈妈一按快门,也留下了这精彩的瞬间。

峨嵋山还有一绝——弹琴蛙。荷花池边,我们对着水里拍三下手,池里的青蛙就有节奏地叫三声,叫声恰似琴声,所以得名“弹琴蛙”。

俗话说,峨嵋天下秀,今日总算见到真面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