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1200字

乌托邦

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迷失的孤傲?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乌托邦之国,非常美丽富饶。乌托邦则建立在美丽的大峡谷的谷底,谷底开满了白色的满天星,微风轻轻抚过,碎花与碎花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仙女的白色飘渺的绸带掉落在这大片大片的花丛中一般,那样梦幻,那样神秘。在这片满天星的尽头,有一座非常雄伟的城堡,四周点缀着白色的风铃草,风铃草细细碎碎的花朵密密的陪衬出唯美的乌托邦。乌托邦的前面有一座郁金香簇拥着的小桥,郁金香的颜色十分妖娆,与这一片幽静之白十分不相称,但是,这些妖娆的颜色中还有点点的浅黄色,浅粉色,乳白色,反倒让人觉得这一切那么安详,这妖娆的色泽那么切合。来到乌托邦,总能闻到远处飘来暗暗的香气,倾心的香气使这个乌托邦笼罩着梦幻的气息。

乌托邦的意思是“空想的国家”,这个解释对于乌托邦来说是再切合不过的了。乌托邦的建筑十分精细,围墙分为三层,最外层是一墙的茉莉花。茉莉花的清新自然与风铃草的小巧玲珑相衬,真是美妙绝伦!中层是一墙的大理石,约有两米厚,最后的一层是乌托邦的百姓们刷起来的,他们先是在大理石上贴了一层很大很大的白纸,和墙一样大,在由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将一些美丽的花和草黏贴在墙上,采花的任务就交给婀娜多姿的少女们。少女们喜欢花,爱花,采摘花的时候十分不忍心,就悄悄拈下一朵,就一朵,放入用洗净的落叶编织成的小篮子里面。她们这样摘,找了一个多星期,每日每夜都不停地采,然后就有了这乌托邦闻名的著作——(花墙)花之海。大家说,海是如此的广阔,我们的花就像海一样广阔无边,如此美丽!乌托邦的门窗很有意思,绿色的滕蔓爬满了窗户和门,绿油油的叶子随风摇曳,美不胜收。紫檀木的门窗旁满了绿色的滕蔓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乌托邦有一个著名的亭子,这个亭子叫梦呓阁,梦呓阁的顶盖,四周都缠绕着紫藤花,密密麻麻的叶子一片盖在一片上面,厚厚的一层一层,风一吹过来,就像海浪一样,此起彼伏。四至五月是紫藤花的逍遥期,它们泛滥地开花生长,在梦呓阁里头坐着,头顶正一簇一簇的紫藤花垂悬下来,十分幽静,梦呓阁不是平凡人可以享受的地方,只有我们的乌托邦女王才可以进入,为此,百姓们十分不满,女王表示歉意,就给每个百姓家里都种植了紫藤花,于是,四至五月,紫藤花更加“猖狂”,而乌托邦的国花就是紫藤花。

乌托邦的百姓都信仰一位女神,她的原身是一株仙草,因为重重灾难,她来到了乌托邦,她迷上了乌托邦,并在乌托邦扎根,开花了,她的花很小很小,是浅浅的海蓝色的,十分美丽,看见这美丽的花,就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大家十分惊奇,于是奉这株仙草为乌托邦守护神。仙草高兴极了,化作一阵雨浇灌大地,化作明媚的阳光滋润作物,正因为她,乌托邦的花才更加美丽,乌托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植物之都。但是,因为她使用了神力,被追兵发现,她害怕地逃走了,不过她将她的命根留在了乌托邦,留下了那浅浅的海蓝色的小花。众人十分感动,并将此花移植到乌托邦中心,每天都有人来浇灌它,都有人来为它唱歌,都有人来为它跳舞,吉日良辰,都会在神花前磕头,表示谢意,也希望神花能够带来好运气。

夕阳西下,乌托邦笼罩着一片幽云,花儿都休息了,那紫藤花也停止了它的摇曳,神花沉沉地睡去。乌托邦,静静地入睡了。

名人故事

1200字以上 初一 写人

【篇一:白痴与天才】

小时候,毕加索就有着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却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毕加索父亲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篇二:徐文长小故事】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徐文长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盘菜,却只一鸡蛋,舅舅说:文长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晚来三个月,这个鸡蛋就是一碗鲜的鸡汤了。徐文长笑道:啊,真是难为你了。

一日,徐文长复请舅舅,半晌,端出一盘竹片,对舅舅说: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来三个月,这盘竹片就是一碗鲜美的竹笋了。

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徐文长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

【篇三: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

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

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

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篇四:匡衡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篇七:幸福自知】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1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

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此情此景使他没有心情观赏峨眉山的奇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正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很想去宽慰一下辛苦的轿夫们。

但是,他看到轿夫们坐在一起,拿出烟斗,有说有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承认不能。轿夫笑呵呵地说出答案:“王一、王二。”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我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苦痛是错误的。

【篇八:砸古瓶】

一位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老将军,解甲归田后办了个武术培训班,还迷上了古董收藏,他对每一件古董都沉迷至极,每天擦了又擦,看了又看,总是把玩不停,兴趣不减。

有一次,一群好友来到他的收藏室欣赏他的藏品,他眉飞色舞地给他们介绍古董,在介绍他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从手中滑落,他赶紧将古瓶一抱,才没有落到地上,可他在这一瞬间吓得面如土色,满脸是汗。这件事使他迷惑不已:自己戎马生涯大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可为什么一只古瓶的脱落就使自己吓成这样?思来想去难以得到合理的答案。

他时常做梦,梦见古瓶跌得粉碎,梦见古瓶被盗去,梦见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夫人见他这样很是心疼,无意中说了一句:“那古瓶还不如摔碎算了,说不定你就不会这样了。”一句话使将军恍然大悟:因为过于迷恋,才会患得患失,这是自己制造的心魔,使自己难以解脱。于是,他一咬牙将那只古瓶砸了,这夜,他居然安稳地睡了一个好觉。

他是谁?他就是教出了卢俊义、林冲、武松、岳飞的周侗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