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之风——出自内心的力量!1000字

纯之风——出自内心的力量!

1000字 高三 散文

人生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物,我们总想使他们变美好,那么,如何根除低俗之风,让纯正和谐之风吹遍世界没一个角落呢?

我们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明进步,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氛围正在散发着醇厚的芳香……但是,我们也不免会注意到也有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称的低陋甚至犯罪现象的发生。相信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是每个人的愿望,那么从根本上根除假、恶、丑就是一门值得探寻和学习的艺术了!

我听过一个叫做“小偷与女孩”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家里生活贫困,母亲有患了重病,他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学业去外出打工,但未成年的他找不到一份可以收容他的工作。无奈,被迫之下他只好去做一些不正当的收入办法,从此,“小偷”这个名衔便落在了他的头上。尽管他心里怀着莫大的愧疚感和犯罪感,他还得继续下去,原因很简单,他只想让母亲活下去!

也许是上天对他和他母亲的眷顾,男孩自行窃以来从未被发现或抓住过,渐渐地,男孩心中的负罪感消失了,他开始觉得别人的金钱用来帮助他们母子是理所当然的。而他就是劫富济贫、盗亦有道的哪个英雄人物!

然而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终于,在他一次“行侠仗义”中,不料被逮了个正着,他开始慌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而面对他的的一个看上去十分乖巧可爱的小女孩,还未等男孩开口,小女孩说:“你好,欢迎到我家做客。”男孩先是怔了下,之后便尴尬地一笑,说了句:“你好……”之后两人聊了几句话就散了,此后,男孩总时不时来找女孩聊天,十分投机,慢慢地,两个人成了好朋友。男孩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她,令他惊奇的是女孩竟一点也不吃惊。等他说完后,女孩说:“我全知道啊!”“那你为什么愿意和小偷做好朋友?”“我觉得其实你内心是善良的呀!”男孩顿时羞红了脸,低下头,沉默无语。而之后女孩告诉他这种“取材”方法的盲目性,并答应给他一部分钱去还给失主,还愿意帮他找工作,通过合法收入养家。男孩听后流泪了。因为女孩的话已经深深触动了他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男孩拿走钱之后,好几年都杳无音信,但女孩仍深信不疑他会回来!终于,在某年某月的一天,一个身穿西服,手拿公文包的年轻男子又出现在了那栋房子前,没错,他就是那个男孩!见到女孩的那一刻,他感慨万分,说:“我做到了!”脸上漾开幸福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女孩以同样迷人的微笑回应了他。

故事看到这里似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完美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驱使人走向文明的不只是法律;束缚人行为的不只是规则;强迫人屈服的不只是惩罚和暴力!

只有让美德占据心灵,丑陋才无处藏身;只有让善良占据心灵,邪恶才无处遁形;只有让真理占据心灵,假象才荡然无存!

改变假、恶、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真正打败他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纯正的东西。让每个人心中都萌发出真善美的种子,愿它在心中发芽开花,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三:戈思梦

纯净

900字 高三 叙事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盲人点灯的故事:一个盲人,走在一条狭长黑暗的小巷里,他什么也看不见,却提着一盏灯笼,灯光虽然很弱,却照亮了小巷里坑坑洼洼的道路。妈妈告诉我,那盏灯笼是盲人为其他赶夜路的人点的,为他们照亮脚下的路。我认为,那盲人实在高明得很,点盏灯笼,让其他人看见自己而不至于撞到自己,岂不是助人又助己?

生活中经常有富豪向贫困儿童捐助的事,事情不大,却占据了报纸上的整个版面;文字也并不多,无非是极力赞美那个富商富裕后仍不忘贫困儿童。其余便是几张“巨幅”照片,上面有富商趾高气扬的笑容,有“扎”人眼球的巨额支票,还有蜷缩在一角的受助儿童,但孩子脸上并没有人们想像中受助的喜悦,而是满脸的窘迫与不安。整个捐助过程看不到一丝爱心的涌动,只觉得是那位富商在做个人宣传广告。

这种捐助与其说是帮助,倒不如说是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虽然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助”的作用,但也使得受助者忍受着接受施舍的局促与惶恐,这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捐助还是不要大肆宣传为好。

前段时间,有一则公益广告不断在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一个普通的胡同口有一个小小的馄饨摊,摊主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翁。夜幕早已降临,馄饨也都卖完了,可是老人还没有收摊回家,他好像在执着地等待什么。这时,传来了几声年轻人的歌声,伴着自行车在石板路上颠簸的声音,一个年轻的女孩拐过胡同口,老人这才站起身来,把灯光射向胡同深处,为女孩照亮前面的路,待女孩到达亮处时,才收回灯,笑着说:“都回来了。”然后收摊回家。

记得初见这则广告时,心间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原来帮助可以这么雁过无痕,可以这么不带任何目的。它使每一个旁观者都怦然心动,因为提供帮助的人只是一心想要帮助别人,他的心灵上有一顶屋檐,挡住了躁动的势利,只留下一颗单纯的只想帮助别人的心。

建一顶屋檐,留一片纯净,让本该在生活里的场景不再是广告式的宣传,而真正变成生活的美景。

评:作者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和思考,既看到了“作秀的炒作的屋檐”,也看到了“真实的无痕的屋檐”,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思辨,呼吁“建一顶屋檐,留一片纯净”,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着”的为文原则。

比照式的结构、由表及里的挖掘透视,不仅揭露、否定了一部分人沽名钓誉、伪善作秀的实质,而且昭示出“心灵的屋檐”应有的真正内涵,传达出作者对“纯净的屋檐”的呼唤之情。

电视公益广告和盲人点灯的故事用在这里有没有说服力,还值得商榷。另外,标题及文中为“屋檐”选定的量词“顶”,不恰当。正确的量词应为“个”或“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