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650字

家乡

650字 高三 写景

太阳又下山了,一切又寂静了。小草趴在地上睡着了,小河躺在桥下也在打着甜美的呼噜。唯有那家乡的明月,在星空中守望着大地的梦……

坐在庭中,一缕清爽的月光象那熟悉的朋友,扑在身上,扑在大地上。那轮玉盘,看似孤单,又有些愉悦。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自然浮现在脑海中,美不胜收。心中的那份闲不免适展开来,想体会一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快感――虽然家乡赐给我们的是那杯浓浓的绿茶。

只可惜,我的家乡没有如此的奇妙的青山碧水,却也不失独特韵味:“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奇幻,没有“八月湖水平”的气派,没有“无言独上西楼”的抑郁。家乡的明月,有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怡然自乐,有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心旷神怡。

也看过别处的月――上海的月亮,被霓虹灯照的暗淡无神;新疆的月亮,被高山惹的寒风四起;内蒙,内蒙的月亮,则有些空旷孤寂,其境过清。而家乡的明月,虽物大城市的奔放,却有小城市的腼腆;虽无草原高山的威严,却有小桥流水的温馨。那在别处被污染,夸张了的月亮,在家乡变得那么朴实――小草朴实,流水朴实,家乡的人更朴实。每逢望月,一论皓月当空,银光万里,上下皆空,香远益清,却毫无令人惆怅之感。家乡的明月,既有青春的笑意,也有成熟的深沉;既有孩童的稚气,也有壮年的稳重――那轮月亮,这片家乡,还有我……

我更爱家乡的朋友。曾几何时,我的身旁只有青草树木;又曾几何时,多了一些知心朋友与我月下论经典,谈谈“盖竹柏影也”的清光,议议“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不亦乐乎。而如今,时光在变,家乡在变,人也在变。我们忙了,也没有了昔日的闲暇。那份情趣,永远成了我们之间永恒的回忆……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不知将来,我还能再次坐在家乡中?与我同行的人,又是谁?

我在遥望,在那家乡的月亮之上……

家乡

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没办法,着急也是干着急。三人垂着头回到了店面,不禁又欢喜起来——中年人,也就是胡班口中的头儿,正好当当,直挺挺地坐在店铺门口呢。此时夕阳西下,来买茶的人已是鲜有了。中年人支开身边的伙计,一瘸一拐地引他们到了一个无人的内室,面色凝重地对三人说:“这茶行,不能再办下去了。”

这次不仅是王忠,连对他们的头儿深信不疑的王毅易两人都有些不情愿,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为什么呀?”

中年人冷笑一声,你们不是很相信我的吗,怎么到现在,你们竟然……”

这话像一把刀子,把三人的心给狠狠刺痛了。

中年人接下来便没了声音,只看了三人一眼,便叹了一口气,直径走出了房门。

该相信中年人的话吗?

第二天,平时客人络绎不绝的茶行竟然冷清得有些阴森。但只要侧耳细听,便能听见街道的另一边却是热闹非凡。王忠不解,赶紧一路小跑来到了街这边。可接下来看到的事就让王忠气愤不已。街头,竟然也开了一家茶行,美名曰“养生茶行”。

门口正热火朝天,舞狮队在狭小的街道中间乱舞。四处可闻见人们的欢呼声与喝彩声。茶行老板即使王忠没见过,但也是早有耳闻。他就是村里的第一大户,也是乡里有名的大地主,不说村长,连镇长对他都敬畏三分。

茶行前那人,张嘴便报出了家门:“乡亲们,大家好。本人姓李,名叫自清。今天,我们相聚在这儿,自然免不了欢声笑语,因为,王家村将出现一间新茶行!”

一番激动人心的讲话下来,凭着李老板的权势,人们的心彻底被征服了,全都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人们本着与李自清李老板的熟络关系,一股脑地往养生茶行里边去,抢购起茶叶来。而兄弟茶行呢,则早就被大家忘于九霄云外了,只有几个老客户才来买些茶叶。王忠三人的生意也越来越稀松,林老抠也趁机把租店铺价格上调。另几个有权有势的财主也开了茶行,垄断了兄弟茶行的经营。几重打击下来,王忠三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最后,三人只得转让出了经营四个月之久的店铺,怀揣着些许钱,又来找中年男人求教。可一去那儿,王忠三人火苗般的希望就立成了灰烬。一个老头告诉他们,中年人把这一个院子给退了。王毅易绝望了,瘫坐在一个形如一个巨龟的石头上。胡班用手捶着墙,心有不甘。三人在山上呆了许久,也伤心了许久。突然,王忠一改以前的口吻,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我们怎能被这么小的困难给打倒呢?我们是年轻人,不是花甲老人。我们有活力,有其余人没有的青春力量。我们不能就此胆怯下去,那才是弱者啊。”

王忠都有些诧异于自己所说的话,可也就是这一番话,使王毅易和胡班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不能被困难打倒!”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三人心中,也不知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三人重燃信心,又有了往日的拼搏之情怀。他们可真是下了决心,要从头再来。

“家乡,再见。”这是王忠三人心中之话。

五年级:李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写景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