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900字

在路上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只走了不到六分之一,然而蓦然回首,不免有些许伤感与惋惜,我经常陷入回忆之中,脑中浮现出一幕幕场景,让我在深夜里一次次落泪。那些过往的曾经,是丽日下石板路上的树影,如此斑驳,如此零碎,却又给人清新淡雅的味道;是那江南船桨下的流水,平静如镜,偶有一片落红轻点,就荡开一圈圈的涟漪。又或许是那滴在书间晕开的墨,某刻翻开,见着了,想起了,那些人,那些事……

上周五,我回到了小学。

轻轻地踏过那熟悉的小路,两旁的枫树哗哗作响,焦黄的枫叶随风飘落,踏过去,便或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穿上不合身的校服,怀着忐忑的心踏进校门。相隔三年,我,回来了。我四下张望,发现了 学校有很大变化。楼,变高了,操场,变大了,甚至连地下的游泳池都有了。所有的,都变了,变的陌生。变得太快,快得可怕,快得使我校服一显便短了一截,快得使我肩上的责任越来越沉……

我心里惊叹着,这时,从我面前掠过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袁老师”!下午好!我脱口而出,那位稍胖的人迟疑了一会儿,盯着我看了一会,便一下抱住了我。我与老师上了楼,在办公室里促膝长谈。我与老师聊天,回忆到小时候的趣事,我有种淡淡的伤感,当老师问到我与旧友有无联系时,我迟疑了一下,开口说常有联系,但或许老是也已知道,我们像蜘蛛网的各个端口,分离遥远而又不常联系。 

随着夕阳西下,静校铃声响起,我结束了与老师的对话。我下楼的途中,发现教学楼内部也有很多改变。我匆匆下楼,来到了久违的操场。

我漫步在跑道上,白色跑线记录着我们的脚印。想想以前我们在这条跑道上挥洒汗水,在绿茵场上放肆奔跑,在篮球场奋勇拼搏,伤感莫名地涌上心头,我颓坐在阶梯上,想起老师的话语,想起以前老师的训斥,竟觉得有几分怀恋。

我暗自忧伤,目视着在追跑着的学弟学妹们,这不就是当初的我们么,笑着闹着,在操场上风跑着,抄起球便互相砸向对方,穿着脏兮兮的校服,互视傻笑着……

不知什么时候我走到了教学楼之前的墙,就是它,以前每每下课我们便会争着爬上墙,比赛谁第一。我来到这堵比我矮一头的墙,蹲下寻找着,突然在指尖处发现了,发现了当年我们刻下的子,“XXX的领地”,“XXX到此一游”……我仿佛能看见我们刻画时主任走来时我们拔腿就跑的情景,笑着,闹着……歪歪扭扭的字迹让我苦笑,可我多希望回到那时啊!

我随着黄昏的余晖走出校门,驻足回头,站了许久,我深吸一口气,把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丢下,移步向着太阳走去……

我怀念过去,我留恋过去,但这不应该是停滞的理由,我会丢下不舍与留恋,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在漫漫长路上坚持下去。

想做张良

9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深圳青少年报“听爸爸讲过去的故事”,主题‘读书趣事’,应征稿)

那还是上世纪“文化大革命”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除了两派之间的“武斗”轰轰烈烈外,国家已陷入百业萧条、万籁俱寂的困境。学校连课本都稀缺,语文课本只好换成了“毛主席语录”,又称“红宝书”。更不用说有什么课外读物了。有一天,念五年级的爸爸发现一“干部子弟”的同学在偷偷看一本禁书《西汉小故事》。于是,爸爸向这位“干部子弟”百般哀求,并保证只看一晚上,才把这本“毒草”借回了家。

那时候,爷爷奶奶都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去了。没了束缚,爸爸便挑灯夜战。书中的故事让爸爸着了迷:楚汉相争、张良拜师、韩信胯下之耻、萧何月下追韩信、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暗渡陈仓、四面楚歌……整个西汉历史被一串串津津有味的小故事演绎得生动活泼。

读完书后的爸爸毫无睡意,尤其是“张良拜师”这一节令他忽发奇想:那张良不过是在下邳桥下替那老头捡回了一双烂鞋,起了几个早床,便找到了一个好师傅,得到了《太公兵法》,辅佐刘邦打了天下,建了丰功伟业。我要是有机会拜得良师,得到兵书,岂不也是满腹经纬、运筹帷幄,安邦定国,做得大官?想到这,爸爸兴致勃勃地翻身起床,操起手电筒,趁黑摸出了门,向郊外走去。

冬天的清晨,北风呼啸,小雪纷飞,道路泞泥。爸爸漫无目标又满怀信心地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忽然看到前面有个瘦小的老头,爸爸心中大喜,以为碰到了要找的世外高人。急急忙忙走上前去,殷勤地用手电筒为那个老头照路:“老爷爷去哪里呀?”“去化肥厂。” 老头警惕地打量着爸爸。“那要向前直走,好远哟。”“ 远、远。” 老头谨慎地答道。 “这么冷的天,您大早赶远路,辛苦呀”“嗯、嗯”。“老爷爷讲个故事吧。” “嘿嘿。”老头干笑着吐出两个字。老头愈是少言寡语,爸爸愈觉着这老头不简单,肯定是“世外高人”。“我可最喜欢听历史故事啦,比如张良拜师呀。” “嗬嗬、嗬嗬”老头总算多吐了两个字。爸爸心里可是越来越高兴:这一定是高人,高人都是这样的不多话,可别心急。一边为老头照着路,一边热情地套着近乎。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地向前着。走到一个岔路口,那老头——爸爸心中的“世外高人”忽然向右一拐,朝一条小路奔去。“哎,老爷爷,应当是直走啊。”“我去那边、那边。”老头说完一颠一颠地小跑了起来,一会就不见了人影。

哈哈,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那老头把个头比他高大的爸爸当成打劫的小坏蛋了,做啥子张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