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读后感650字

《道士塔》读后感

650字 初二 读后感

王圆箓,一个道士,或许你不认识他,可当你知道他的罪过时,一定会愤慨,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

触目惊心,这些完全不平等的交易,不只是交易了中国的几卷经文,几本画卷,和几幅绘画,他交易的是属于中华大地的敦煌的文明,一个时代的文化,就这样被一个土道士“付之一炬”,拱手送出了中华大地,漂洋过海,流落他乡。同时,这也说明了,当时国家的积贫积弱,没有能力去管理文化,若是有,或许当时这些人,都会被当作文物贩子被抓起来吧?只能说明,国家弱,能力就弱。

或许,我们也应该说,这个道士没错,毕竟他就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他也知道,这应该保护,虽然保护的方式,不尽人意,但至少有意识,可是当时为官的官员们呢?贪污腐败,根本就没有想到要保护文化,现在这样对比,这个道士还是个尽职尽责的好人呢。

可无论我们怎样想,文化都已流失,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了,只能从现在开始,履行我们所能做到的,尽每一个人的力量,去改变我们对文化的保护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明白,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在看到文化被破坏或者流失时,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

文化,属于一个国家,而我们是国家的人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属于我们国家的灿烂瑰丽的文化!

乡村生活

7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回江西老家。那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为在老家可以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和欣赏乡村醉人的美景。

我们坐了6个小时的长途车,就到了老家。外公和表哥来到客运站接我们。随后,我们坐上他俩的摩托车,经过几个村庄,走着崎岖的乡间小道,小道的两旁开满艳丽的野花,香气扑鼻。接着走过一座小桥,小桥的下面是清澈见底的小溪,哗啦啦的溪水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外婆家。我们还没进门,外婆家的小狗就传来汪汪的叫声,吓得我赶快躲在外公的后面,迟迟不敢进门。

不知道是路途太劳累,还是乡村的夜晚太宁静,使我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当我一觉醒来时,发现天已经亮了,窗外不时地传来公鸡的鸣叫声。此时的我,没有丝毫睡意了。吃过早餐后,我跟表哥、表姐他们去外婆家的菜园。去菜园的路上,是一片片黄澄澄的稻田,像是铺了一地的金子,沉沉的稻子把稻苗累弯了腰。我们一路上你追我赶,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菜地。菜地里,长长的豆角,尖尖的辣椒,看起来是多么地讨人喜欢。我不时地用手去触摸它们。说不清楚是我们的欢乐,还是瓜果的飘香,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蝴蝶、蜜蜂来看热闹。表哥随手摘了一个红通通的西红柿往嘴里送,我也禁不住地摘了一个吃了起来。那种滋味,真是让人说不出来。

玩了一天,总算到了吃饭的时候了。饭桌上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可是却有它的乡村特色,你看,西红柿蛋花汤的蛋是母鸡刚下的;青菜是外婆亲手种的,还是刚刚从菜地拨来的;还有那只成天嘎嘎叫的鸭子也成了我们的美食……听外婆介绍说:“这些菜都是没有打过农药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在城里是吃不到的。”听后,原本不太爱吃青菜的我,顿时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傍晚,乡村处处传来阵阵淡淡的柴香味,乡村人家的烟囱开始飘起袅袅炊烟,好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穿着洁白的衣裳,在晚霞中翩翩起舞。

指导老师:何天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