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1200字以上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

1200字以上 初二 诗歌

老师,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职业,各种不同的老师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教会我们不曾认知的东西,他们种种的举动都会影响着我们,我虽然年龄不大,但已遇见过许多老师,也有了一个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语文老师。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不必像一个演员,有一丝不苟且精致的妆容,但他必须可以真诚的对每一位同学微笑,他不必像一个舞者,衣着光鲜亮丽,他可以衣着朴素,但他的衣服必须干净且整洁,他不必像一个领导者,严肃且高高在上让人敬仰,他必须可以牵起每一位同学的手,与他们做朋友,与他们谈笑。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一定要是一个智者,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他并不一定直接告诉我们,而是让我们自己细细去体会,去理解,去明白。他在我们做了错事之后,不会把我们拎出去骂一顿,逼迫我们承认错误,然后再在班里或学校里宣传,把我们当成反面教材,去告诫别人不要重复我们的错误,而是让我们静静的站在他面前,自己去发现错误,自己去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让我们深刻的记住这个错误所带来的教训。他可以教会我们自己去判断一件事的好与坏,并告诉我们坏所带来的后果,让我们不被虚荣,好胜之心蒙住眼睛。能够正确的看待所有的事情,不误入歧途。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一定要是一个歌者,他可以唱出大雁离群的哀伤,唱出雨滴落的寂寞,唱出花朵衰败的悲伤,唱出冬天雪花的飞舞落叶的萧瑟,他也可以唱出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唱出太阳光辉洒满大地的温暖,唱出花朵绽开笑颜的美丽,唱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气。他可以唱出爱恨,唱出美好与哀伤,唱出世间万物世间的一切。他可以用他的的歌声教会我们爱恨情仇,教会我们世间都是相对的,有善良也有邪恶,教会我们好人总是多过恶人,只有好人才是最受祝福。他让我们发现世间的美好,告诉我们要心怀善念,这样才会使世界更加美好。他可以让我们心怀感激和善意的面对恶人,因为是他们才能告诉世界上有好人,因为有了恶人所以才有好人,才能让我们发现世间还是好人多。当我们面对恶人时,不是对他们产生鄙视,而是告诉他们不要再做恶事。他的歌声教会我们要微笑的面对世界。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必须是一个诗人,他能够对各种诗词信手拈来,他可以教会我们诗词中的豪情壮志,让我们拥有一个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可以教会我们诗词中的爱国之情,让我们为自己的的祖国而骄傲,让我们爱自己的国家,他可以教会我们诗词中的离别之苦,让我们珍惜与家人的在一起的每一秒,他可以把自己的课上的如同诗歌一般,条理清晰,并且使人接受很快,像是在诗海遨游一番。久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必须是一个友善的人,他能够对任何同学微笑,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与学生一起谈笑,使师生之间不会产生一条无形的沟,谁也无法跨越,他可以和学生谈心,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真心话告诉他。他可以对差生报以期望,而不是对他们失望,他可以在学生进步的时候给予微笑和鼓励,但不会在学生退步的时候对他们怒骂,而是鼓励且善意的微笑,告诉学生们成功不是永远属于一个人的,即使努力和结果不成正比,但成功总会来到。他在上课时,会在一些沉默的时候开几个玩笑,是同学们轻松地上完一整节课,他可以在上课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可以调节好课堂的气氛,不会因为同学上课讲话而骂人。他认为语文课需要有笑声,他不喜欢生气,他喜欢在轻松的气氛里不知不觉上完一整节课。他不仅可以带给学生们所需的知识,而且也带来了快乐。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可以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分辨是非,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好,让我们心存善念,让我们学会努力,给予我们微笑和鼓励,让我们微笑的面对整个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语文老师!

清明节的由来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两千多年前,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国外。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东西,饿得头昏眼花,全身无力。随臣介子推偷偷个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重耳,重耳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问:“这是哪来的肉?”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他。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我,我日后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与重心长的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晋文公。他念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做个大官。于是,他几次派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做官,都一一回绝了。晋文公又亲自上门去请,可是到了介子推家,只见大门紧锁。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

晋文公派人前去寻找。可是荒山野岭找一个人哪儿那么容易呀!有个大臣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肯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同意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去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坐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已经死了。晋文公见状,放声痛哭。当他派人来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一直把晋文公的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十分怀念。每逢清明节,大家都要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的,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要祭祀、扫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诗歌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