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800字

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

800字 六年级 写人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村落,老爷爷每顿饭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几乎没尝到过肉味。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他慷慨地将靠拾荒的所有钱捐给了各国各地的贫困学子。自己最大的花销也是订阅报纸的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哪些孩子能上学,但是没有资金,需要帮助。

他资助学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老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当他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且,他为了多捐钱给学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补贴,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刘盛兰老人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执着,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我的内心同样被深深打动了,看着电视画面上老人对自己的极度“吝啬”,房子是破旧的,室内是极其简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俭朴。可是他却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分一分,汇集成一片大爱的海洋,他将自己朴素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多么华丽的辞藻在刘盛兰老人的事迹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刘盛兰老人那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小城的年

400字 六年级 写人

年,是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过年,则是一个新的突破,意味着一切都是新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有功夫的,有希望的。

过年不忘的,是准备年货。板鸭、提子肉、鸡肉、枸杞、薏米粥……最主要的还是黄糍粑,印花纹的,长条形的、圆的、扁的、方的……无奇不有,成为小城年夜晚中的“佳肴之王”。它的做法也多,在我妈妈的手中,有“水煮糍粑片”、“糍粑蛋汤”、“糍粑拼盘”、“糍粑肉条”……听着就已“口水直流三千尺”。再说说烹饪好了的糍粑吧,软绵绵的,嫩滑嫩滑的,嚼起来又滑又糯又有嚼劲,嚼到舌尖的那一刻,仿佛是味蕾在舌尖上舞蹈,一种仙飘飘的感觉,可谓是人间美味呀!

再说说那烟花吧!在乡下弟弟家的时候,看过一种名叫“摇钱树”的烟花,由三个圆孔组成,开口处直径为15—20cm左右。一点燃,先是由灿金色的直线烟花在12点钟方向喷射,然后,在“黄金”中炸开了几朵银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紧接着又开出了红色、绿色、紫色等小花。在沉静的大山中,这成为了大山中最亮、最美的“树”。烟花的“咝咝咝”声,划破了大山的宁静,为山林增添了一笔神密的色彩。

这就是小城的年,小城普通平凡却又热闹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写人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