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背着孤单去旅行700字

一个人,背着孤单去旅行

700字 初三 散文

曾经的我,痴痴地凝望天空,寻找幸福划破天空的羽翼;

现在的我,依旧凝望着天空,但眼神不再游离,蒙上无尽的寂寞与伤感。

一个人,眺望碧海和蓝天,然后背起孤单去旅行。

昏暗的灯光下,我的背影在地面上拉长、撕碎,然后永恒地断在了黑暗中。

暗红色的液体在高脚杯中旋,摇晃;同样旋摇晃的,是我面无表情的脸。

曾经的美好,被一万颗雨滴隔离,然后消失无息。

从不会奢求什么,默默地、凝视秋天的叶带着快乐埋葬,心也凋零在漫天落叶里面。只是眼底那抹黯然从未被抹去,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一个人躺在天台上,风静静的吹,感受寂寞的血液在冰冷的血管中流淌,心脏缓慢地跳动,迸发出的血液带着世间特有的冷漠从主动脉流到全身各处。

仰头饮尽那杯如血的酒,夹杂着些许凉意,我不禁轻颤,久久注视那已空了的杯子,杯壁上倒映的,不仅仅是炫目的壁灯;就好像窗外残缺如钩的,不止是月。

只是安静的,像一汪波澜不惊的碧源……

像一缕阳光,洒入那个阴暗的角落,一刹那间,满是光明。

亦就是那抹阳光,突然闯进我的世界,晃花了我的眼。

这种突如其来的幸福虚幻得有些不真实,但我依然愿意沉浸在其中,即使它破碎后漫天地轻舞痛彻心扉。

那时我们天天黏在一起,去淘金,去图书馆,那条长长的园街如色彩斑斓的奔流,将青春的年少湮没在其中。

她总会气势汹汹地冲进教室,拽起睡眼惺忪的我,拉到操场上,然后我们会围着那个篮球场作圆周运动。

秋天金黄后又凋零,紧接着的是漫长的冬天。

雪花调皮地往脖子里钻,我们不得不裹上厚厚的围巾,躲进街旁的奶茶店。珍珠奶茶的香气很快充满了鼻腔,然后馋虫开始蠢蠢欲动。在不出去的时候,像猫儿一样窝在她家宽大松软的沙发上,空调的暖气使周围的空气也变得温柔起来,轻轻摩挲着裸露在外的皮肤,我们就像普通的闺蜜一样看着电视剧,吮吸着果汁。年少的安详在岁月中闪闪发亮。

一个今天胜过无数个明天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有一段时间,每到下午的第一节课下课后,意大利摩德纳市音乐学院就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那些穿着整齐校服的声乐班学生们会拼命地从北侧的教学楼向南边的校区跑去。 

原来,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声乐大师波拉先生亲自教授的。而校方却在安排课程上出了一点小问题,从而使得在北校区上了第一节课的学生们要跑到最南面的教学楼里聆听大师的讲座。为了能抢到最好的位置,从而更近距离地与大师接触,男孩子们会脱下外套,女孩子们会提起裙子,像一个个高速喷射的小火箭般,极其准确地向着目标奔去。 

在这群孩子里,有个小胖子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总是被甩在所有人的身后。这个被同学们称做卢奇的小胖子,虽然只有19岁,却比同龄人整整胖了一圈。有些调皮的男孩子有时会和卢奇开开玩笑,一边对他做着鬼脸,一边在他前面倒着跑。女孩们跑过他身边的时候,也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这些宛如莺啼一样的声音,传到卢奇的耳朵里显得格外刺耳。每每这时,他都会狠狠地瞪着他们,但却谁也追不上,只好一脸的无奈。 

后来,为了能抢上好座位,小卢奇在第一节课上到一半时,就开始心不在焉地收拾好自己的书本,趴在桌子上养精蓄锐,满脑子里想着的都是如何能更快速地跑出大门,根本没有心思再去听课。当下课铃一响起,他就会拼尽全力地抢在老师之前跑出门去。 

这法子还真有效。虽然仍然有不少人跑到了他前面,但抢占了先机的他还是比以前跑得更快了一些。不过,当他跑到教室大门时问题又来了:在他进入教室的刹那,身后的同学猛地加快了速度,这样一来,就和他同时进入了大门,几个人一起被卡在了门口。同学们都比他瘦,能一点点挤进去,而身宽体胖的他却被牢牢地压在了门框上,胖胖的小脸被挤压得像个扁平的小柿子。 

就这样,每天想尽了办法,他都还是没有抢到好座位。更糟糕的是,由于每次都费尽心思去抢座位,导致第一节课讲了什么都基本上没听进去,而且每次跑到第二节课的教室时,他也累得说不出话来了,加上座位位置又不好,他就更没心情听课了。这时,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越想越觉得这样去抢座位简直是得不偿失。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减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效果,想抢到好座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想明白了这一点后,他反而放松了下来。 

既然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情况,那为何不做好当下的事情呢?反正也抢不到好座位,何不干脆静下心来好好地听课呢? 

从此以后,他总是等到同学们飞奔而出后,才慢条斯理地走出去。走的同时,他一边思考着下一节课自己学习的重点,一边和匆匆而过做着鬼脸的朋友们打招呼。 

由于座位的位置不好,他在大师的课上比谁都更用心地聆听,也因为自己在路上已经为第二节课作好了准备,针对自己的声乐水平想好了学习的重点,所以在课堂上他能更有效率地学习了。 

在音乐学院的学习时光匆匆而过,很快已经是卢奇进入这所学校的第5个年头。当初的小胖子卢奇越来越胖,走得也更慢了。不过,现在再也没有人对着他做鬼脸了。因为,他已经成为了全学院最出色的学生,大师的课堂上甚至有他专门的座位。而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赢得的。 

1971年,他参加了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比赛前,选手们被告知,首相要来观看决赛。大家都在后台兴奋异常地猜测着谁会引起首相的注意。这时,组委会负责人发现最胖的他却独自躲在一边继续练习着发音。负责人好奇地和他攀谈起来,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么兴奋。他向负责人讲述了在音乐学院抢座位的趣事,笑着说:“我也非常紧张好奇,不过,未来还未发生,与其过度地关注分散了精力,不如做好手头的工作。现在的一切,将决定未来的结果。”因为这番话,负责人将这个胖胖的年轻人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当天晚上,他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从此之后,25岁的他踏上了大师之路。他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音之王。世人也渐渐地熟悉了他的全名――卢奇诺・帕瓦罗蒂! 

也许有人觉得,帕瓦罗蒂是一个天才,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其实,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已经看到,帕瓦罗蒂也许很有天赋,但是,他能成为最伟大的高音之王,关键在于他的用心,每天都比别人更加用心,更加努力!他知道,自己可以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把每一天都做好,可以把能改变的都努力改变。每天晚走10分钟,是一种用心。我们无法掌控生命,却可以把握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你对待当下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