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上最孤独的小岛》有感900字

读《世界上最孤独的小岛》有感

900字 初二 应用文

一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孤独,但是一旦拥有家的温暖,一切都是浮云。——题记

这是那样一群人,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净土,甘愿放弃物质上的满足,这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上的一群朴实勤劳的人们。在这里,没有高科技物质的需求,也只是一个相对于其他城市落后的岛屿,但是,一群生活在哪儿的所有人们都一直躺在这一个大家庭的怀抱中,他们自食其力,勤劳,也只是依恋着这座“世界上最孤独的小岛”,因为这里是他们永远的家。

在这里,似乎一切都是温暖的,无论生活再艰苦,他们始终爱着这座小岛,爱着他们那温馨的家。

读罢,我恍惚间掉下几滴泪珠,大概是我想家了吧!我的家乡离这里很远,但是我和家紧紧地系在一起,就像铁锁和铁链般那样。我很小就离家了,但是我一直放不下属于我自己的家,毕竟他曾经给予过我温暖的怀抱。因为有家,我幸福。它是世上最富有的王国,最温馨的地方。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自从有了家这个词,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的确,难怪有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回首家山三千里,望断南天无雁飞”明确表达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为何,我们不去珍惜自己的家呢?我们满腔热血,可是家依然是我们那份牵挂啊。不变的,是恋家情,我们无论在哪里,都不能忘记家啊!不变的爱恋,是留给家的;永远的眷恋,是属于家的。我感同身受,离家如此之久,是得回家看看了。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的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永远的归属地”。

读《世纪战争》图片集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和平不应只属于天堂

——读《世纪战争》图片集有感

曾经疯狂于世几百年,以坚船利炮为后盾,以夺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为目的,恃强凌弱的帝国主义“炮舰政策”,被美国披上新的外衣粉墨登场,这外衣便是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试演的场地便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9年3月-1999年6月,科索沃内部发生民族矛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挑起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最终与阿尔巴尼亚合并。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视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号召阿族人起义,并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和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下面我主要对美国的战争行为进行评价:

恃强凌弱杀无辜

美国曾因为越战失败、死伤惨重而产生过恐战的“越战综合症”,对卷入海外军事冲突一度小心谨慎。1991年海湾战争的得手,美国又产生了好战的“海湾战争综合症”,对军事干涉行动热衷起来。

克林顿最近公开宣称,世界上只能有一个领导,那就是美国。而部署在全球的美国海军自然就成了他的第一打手。每当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出了什么事时,美国当权者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这跟黑社会老大动不动就掏枪一样,并无二致。

在这次空袭南联盟的侵略战争中,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周围的意大利、德国、匈牙利、马其顿、波黑、阿尔巴尼亚等地拥有完善的岸上军事基地,亚得里亚海又非常狭窄,不利于海军作战,但是美国海军还是先后动用了第6舰队的35艘舰艇参战,其中包括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罗斯福”号、3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2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3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5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1艘杂务指挥舰、5艘反水雷舰、6艘两栖舰、2艘特种部队巡逻艇和7艘后勤支援船。加上英国海军”无敌”号航母编队、法国海军“福煦”号航母编队以及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土耳其五国的驱、护舰,以美海军为首的北约八国海军在狭窄的亚得里亚海集结了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50多艘舰艇,对弱小的南联盟海军形成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由于南联盟海军采取了“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的方针,不主动出击,避免以卵击石。以美海军为首的北约海军在海上无所作为,只能以巡航导弹和飞机攻击岸上目标,滥杀无辜。

“战斧”施淫威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海军最先进的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可从水面舰只和潜艇上发射,用于打击海上和陆上目标。1991年海湾战争中,“战斧”导弹初试身手便扬名立万。此后,美海军对”战斧”导弹进行了多次改进。其中,“战斧”对陆攻击型导弹由原来的惯性加地形匹配制导方式改进为惯性、地形匹配加卫星全球定位、末端景象制导四种复合制导方式,射程由原来的1290千米增加到1609千米,命中误差由原来的6-10米减至3米以下,弹头既可装450千克的高威力钻地弹头也可装166个子弹头的子母弹。这种改进型的“战斧”导弹大量装备美国海军拥有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核动力攻击潜艇。英国海军也于1997年开始在其核潜艇上装备“战斧”导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战斧”导弹的国家。

由于“战斧”导弹能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舰员只须坐在舰(艇)的指挥舱里,如同玩电子游戏一样,按下一个按钮便可打击遥远的目标,不象飞机投弹那样有被击落的危险,因此,怕死的美国兵越来越偏爱导弹战。这次空袭南联盟,便是以海军舰艇和空军战略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开始的。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2时许(当地时间24日晚19时许),美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菲律宾海”号首先发射了第一枚“战斧”导弹,紧接着其他6艘舰艇:包括美海军导弹驱逐舰“冈萨雷斯”号,驱逐舰“索恩”号、“尼科尔斯”号,核动力攻击潜艇“诺福克”号、“迈阿密”号以及英国海军核动力攻击潜艇“辉煌”号连续发射,导弹飞行大约1个小时后突袭了南联盟的数十个机场、防空阵地和指挥通信中心。当天美、英海军舰艇和美空军的B-52轰炸机共发射了100多枚巡航导弹。据美军称,开战头两天,舰载“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了90%的目标。截止5月底,美海军共有13艘舰艇,其中包括3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2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3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5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发射了5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加上英国海军1艘核潜艇和美空军战略轰炸机发射的巡航导弹,总数已达2000多枚,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导弹战,攻击了南联盟大量固定的军事和民用目标。

不过,巡航导弹由于飞行高度低、速度慢,再加上南联盟都是复杂的山区地形,必须经常变换飞行高度,速度更慢,易被南联盟军队雷达和肉眼发现后用高炮拦截。开战头2天南军就用高炮击落了10多枚“战斧”导弹,至5月底已击落180多枚各类巡航导弹。

“海盗”上陆地

美国海军除了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南联盟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进行“硬摧毁”外,还动用了40多架ES-3A“海盗”电子侦察机和EA-6B“徘徊者”电子干扰机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的电子信息作战,其中除4架“徘徊者”电子干扰机部署在“罗斯福”号航母上外,其余30多架“海盗”和“徘徊者”全部部署在意大利的岸上空军基地,支援北约空军的空袭行动。北约空袭南联盟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子信息作战行动,共使用了50多颗卫星和大量的电子信息作战飞机,其中美海军提供了大约一半以上的电子作战飞机。开战前数小时,美海军的“海盗”和“徘徊者”飞机就对南联盟的雷达、通信等防空、指挥设施进行电子战“软杀伤”,夺取了战区制信息权。在作战中,任何一次空袭行动,攻击机都有电子作战飞机伴随。通常是由“海盗”飞机监视和“偷取”南军雷达信号与无线电通信信号,再由“徘徊者”飞机和攻击机实施“软、硬摧毁”。电子战“软杀伤”贯穿于空袭的全过程,严重制约了南军比较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的作战效能,影响了南军的反空袭作战。

“黄蜂”杀民众

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航母直到4月7日,也就是开战两周后才投入作战。该舰上载第8航空联队,拥有71架舰载机,包括22架F-14“雄猫”战斗机、24架“大黄蜂”战斗攻击机、4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A-6B“徘徊者”电子干扰机、8架S-3B“海盗”反潜机、7架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和2架C-2A“快轮”运输机。因为无需进行反潜战和防空战,只有24架“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和4架“徘徊者”电子干扰机用于空袭作战,F-14“雄猫”战斗机主要担负航母编队自身的空中警戒巡逻。

这24架“大黄蜂”舰载机投入战斗时,南联盟固定的军事目标大都已被北约空袭过了,而机动军事目标又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受南联盟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气象影响,也很难能准确命中。第一天参战时,大约有一半的“大黄蜂”飞机因气象原因无功而返。后来,“大黄蜂”便把攻击重点指向南联盟的民用目标,对准南联盟的公路、桥梁、发电厂、化工厂、拖拉机厂、广播电视台以及商店、旅馆、医院和食品厂进行狂轰滥炸,多次用国际法禁止的一种叫CBU-87/B的集束炸弹去轰炸南联盟民用目标。

这种集束炸弹重450千克,有几百个子炸弹,投下后这数百个子炸弹象倒着的小降落伞一样散开,在距离地面数十米高时爆炸,每个子炸弹分裂出大约300个锯齿状弹片,快速密集地射向地面,大面积内的所有生命,就是树木和小草也无一幸免。美军就曾用这种集束炸弹轰炸造成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犯下了滔天罪行。

“种马”遭伏击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实施长时间、大规模、高技术的空中残酷打击,企图摧毁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然而,美国低估了南联盟的抵抗意志和南军的作战能力,空袭二个多月,不仅没有使南联盟屈服,反而是自己损失惨重。

据南联盟统计,被击落的北约飞机已达60多架。特别是开战第三天,南联盟使用比较落后的“萨姆”防空导弹,击落了一架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打破了F-117“不可战胜”的神话。而后,不断遭到打击的各种飞机,使救援北约飞行员成为了美海军的另一项重要任务。4月中旬,曾在1995年的波黑战争中使用“超种马”直升机,救回F-16战斗机飞行员的“奇尔沙治”号替换了执行营救任务的“拿骚”号两栖攻击舰。不过,这一次“奇尔沙治”号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4月22日,当美空军又一架F-16战斗机被南联盟击落后,“奇尔沙治”号派出的救援部队遭到了南联盟军队的伏击,还没找到F-16战斗机的飞行员,就有2架“超级种马”直升机被击落,其余直升机只好落荒而逃。

至今,北约军队,包括美国海军对南联盟的空袭已造成7000多平民伤亡、近百万人流落他乡,形成了越战后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曾经参加过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法庭前美国检察官沃尔特·罗克勒老人无法忍受北约的残暴行径,指责这种企图通过高科技手段狂轰滥炸和草菅人命的违反国际法侵略行为,指出他们最终是难逃战争罪指控的。

总之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挑起的科索沃战争,无论对于科索沃人民还是对于无辜民众,代价都是惨痛的。这无疑在爱好世界和平的人们心理刻下了又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看到图片中一幅幅荒无人烟的废墟,这曾是一个养育了几十代人民的幸福家园;一双双绝望的眼睛,可能在前一分钟还是微笑着的。这就是战争,胜利永远等于毁灭,在一方欢呼雀跃的时候,另一方却是心灰意冷,有苦无处说。无论这场战争谁对谁错,起因是什么,总会有无辜的灵魂升入天堂,在那里真正的得到和平,看到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应用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