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的是身影,不倒的是精神——观《小兵张嘎》有感1200字

倒下的是身影,不倒的是精神——观《小兵张嘎》有感

1200字 初一 读后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回顾历史,一幕幕浴血奋战的感人画面、一位位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都深深地刻入我们的脑海,一想起来就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江姐、刘胡兰,这些现实中革命英烈的名字,在中国大地上代代相传,无比响亮;潘冬子、海娃、王二小、嘎子、雨来,这些银幕上的少年英雄,也让我们倍感骄傲。正是这千千万万有名的、无名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一腔爱国热血、一颗报国热心,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美好的今天。他们,虽已倒在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但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在诸多的少年英雄中,我最喜欢的就数张嘎了,他的倔强顽强、勇敢机智、随机应变,无一不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也因此成为我的最爱。

影片讲述了抗战时期,白洋淀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养伤的八路军钟亮,奶奶惨死于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并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部队,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与鬼子展开一次次较量。最后,他不仅为奶奶报了仇,而且得到了一把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手枪。

其中,我最难忘的的情节是游击队攻打驻守的鬼子,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当游击队快要支撑不住时,突然从炮楼里冒出一股滚滚浓烟,炮楼被炸毁,我们的队伍危为安。这件事的最大功臣就是嘎子。原来,他趁敌人不注意,混入敌群,放了一把火,挽救了大家,改变了战局。这种勇敢、机智、随机应变的能力,实在让我钦佩不已。

另外,他把柳条绑“小虎”的尾巴上,然后点燃柳条,使小狗到处乱窜,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从而使红军安全逃脱;被捕后,他受尽磨难仍毫不屈服;为了救老钟叔,吸引敌人的视线,在冲锋的时候他受了腿伤却咬牙坚持……这许多事件,都让我深受感动和教育。

想想自己,生活上衣食无忧,依赖父母照料;学习中怕苦怕累,全凭老师督促。凡事推说自己年纪小、能力弱,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还常常抱怨生活条件差、学习时间紧、任务多难度大,想尽办法替自己开脱一切责任。从未考虑过将来的日子,从未想到父母师长的苦心,更不要说为社会服务和贡献了。

嘎子是我们的同龄人,他有着与我相同的嘎气与顽皮,更有着我所没有的勇敢机智和对民族的热爱忠诚。他年纪虽小,可他却做出了许多大人也不一定做到的事情。嘎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的坚强,学习他的勇往直前。这种不安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是不会过时的,它将让整个民族永远生机勃勃,让整个国家永远奋发向上。

嘎子只是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里的一个小小少年,可他却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抗击侵略者的重任。他做好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准备,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他虽不是一个正规的军人,但他的勇气与理想并不比任何一位军人逊色。试想,若没有嘎子这样的英雄人物,若没有这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哪来的今天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有太多太多像嘎子一样的人,他们虽然没有享受到什么丰富的物质,但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活得轰轰烈烈,活得潇洒恣肆,活得天长地久。他们那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时代的天空,永远感召着每一个中国人不断前进。

无数的身影已经倒下,但随之屹立在世人面前的,是13亿中国人凝聚而成的精神长城。这座精神长城,在岁月沧桑中历久弥坚,它将伴随我们祖国的发展,永远向前!

洛南县四皓中学初一:郭润龙

倒叙的时光

1000字 初二 散文

她生气的样子像丢了糖果的孩子。

兜兜转转三、四年,我们从当初的相识到现今的相隔。那一条微不足道的距离,却是三年的时候拉成的。

初一那一年,我14岁,她13岁。她矮矮的个头,坐在我前面。她一张张表情鲜活的脸,我们一次次趁老师写黑板的间隙偷着讲笑话,以及一回回被老师批评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直反反复复在我脑海里晃荡。很快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仅仅只一年。

第一次的争吵以我妥协的方式结束。她一贯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叫我也没办法。那天下午四节课我们一句话也没说,她转身整理书包的那一瞬我不经意的一瞥看见她的眼光脉脉又楚楚,几分心绪,欲说还休的。于是我肯定她生气了,像丢了布娃娃的孩子。她板着脸,额前的浏海微微落下,隐隐约约能望见那一双眼眸,湿湿的。我下意识地开口:“对不起啊…”她忽的抬头,眼里依旧有流不完的泪,满满的溢在眼眶。然后我听见她笑着说没事没事,声音梗咽着。只是望眼欲穿的感动如狂风暴雨般涌上我的心头,下课的时候我拉着她跑出教室。出门的时候,兜头的阳光铺天盖地地砸在我们脸上,一瞬间幸福地晕眩。再后来即便有争吵,也阻碍不了我们的友谊。

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初三这一年,莫名地被上紧发条,她十分努力,成绩一度跃升到学校前列,而我一落千丈,爬坡的速度永远低于滑坡。接着座位被调开,最简单有力的理由是怕我影响她。久而久之,我们的话少了。记得有一次她灌水时遇到我便匆匆走开,丢下了一地簌簌的仓皇。那一日之后的几个月,她稳坐班级前三的位置,班内大小事务她每每推拒不过才答应下来,态度谦恭,从不骄矜。平日不常有表情变化的脸上挂一朵浅笑,惹的人纷纷流连称奇。后来我们越来越疏远,她只是我的同学,并非我的死党。最后一次争吵也就是不久之前的事,那天迎面碰上下楼的她。冤家路窄。她有意躲避,侧过身子让我过去,我却一阵火气上来,猛地抓住她胳膊。“学习好有什么了不起哦!”她一怔,显然没有意识到我为何会突然对她大吼。她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我知道她一定又是生气了,可我当时已经气急败坏,也不可能像当初一样和她道歉。她只是看看我,没说话,然后从我另一侧径直下楼,她脚上那双帆布鞋轻轻地踩在楼梯上,却深深地踏在我的心头。那一天的隔阂我想有朝一日必定会像伤口一样发炎溃烂,也必定很痛很痛。

日光像无言流转的风穿梭于我们之间,再后来我们所谓的友谊也烟消云散。我说她变了变了,其实到底是她变了还是社会变了,这该死的成绩的好与坏凭什么左右着友谊又支配着我们以后数十载的命运?而又是怎样的一种利器,割裂了我们的友谊,撕心裂肺的。

想回到那一天,再坐回你后面,倒叙的时光,你可否还我们一个载言载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