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募捐演讲稿650字

抗震募捐演讲稿

650字 初二 日记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震惊全国,这场7.8级的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灾害突如其来。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年初冰雪灾害之后,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刚从图书馆回来,打开网站一看惊人的死亡人数如一柄硬生生的刀光划破了我的眼睛,心纠结着,眼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我知道每一个数字的背后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每一个伤亡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嗷嗷待哺的婴儿失去了天一样的父母,白发苍苍的老母失去了赖以为继的儿女,短短几分钟,多少个家庭遭遇了灭顶之灾。

然而,天灾无情,人却有意。在32年前的唐山地震中,在10年前洪水滔滔的长江堤岸、在5年前非典肆虐的北京城、在大雪纷飞的鼠年年关,在伤痕累累的川西,在每一个危急时刻,我们总能感受到隐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巨大力量。正是这么一股力量,支撑着我们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正是这样的力量让我们敢于面对残酷的灾害,在逆境中不舍斗志,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

在这场地震面前,举国上下行动起来,在危难中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守望相助。胡主席彻夜未眠,温总理整夜指挥在一线;夜晚,近千成都市民聚集在春熙路献血点为灾区群众献血,队伍蜿蜒近两百米;成千上万的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如天兵神将,汇聚灾区,抢救生命……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一幕幕感人场景震撼心灵,让人兴奋。

为帮助灾区同胞战胜灾害,校团委号召全校师生紧急行动起来,积极为灾区同胞捐款,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赴时艰。奉献是自愿的,无论捐款数额多少都是对灾区最大的支持。

让我们携起手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情往一处聚,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让失去父母的孩子有家可归,让失去孩子的父母有情可依,让失去美好家园的广大灾民看到生存的希望。

我选择,我追求

700字 六年级 演讲稿

弹指一挥间,五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

还记得,小的时候,“老师与学生”的游戏是我的最爱。

还记得,上学以后,能歌善舞的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还记得,中学毕业时,志愿栏里毫不犹豫地写下“师范”。

往事一幕一幕。

15岁,我背着行囊走进师范。在那里,严谨的校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眼的深刻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8岁,我带着一脸稚气走进这所学校,满腔热情地融入到与我年龄相仿的学生当中。望着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仍孜孜不倦,看着他们青丝变白发仍两袖清风,我突然特别深刻地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这样描写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深深地知道:作为教师,光有奉献是不够的,振兴民族的希望是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特别是世纪之交的青年教师,我们要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从1999年至今,我走过了我人生不平凡的五年。

曾先后两次参加县英语汇教获二等奖。并取得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大专文凭。2003年5月我被评为“全县模范青年团员”。去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被三峡大学成教院英语系本科录取。最重要的是去年8月,我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正式编制教师。

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那一段黑色的日子:2001年10月,第一次参加进编考试的我因一分半之差被拒之门外。我失望,彷徨,一度想,要离开,想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最终我选择留下来了,我离不开我心爱的讲台,我离不开我心爱的学生,这里有我儿时的梦,这里有我一生的追求。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的选择。

“撑一支长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日记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