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桌450字

我的同桌

450字 六年级 散文

我的同桌有一头乌黑的秀发,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樱桃似般的小嘴。

我的同桌特别八卦,还乐于助人。

周五的早上,我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脸上还洋溢着笑容。这会儿我做下,这不,我同桌又开始八卦了。

“嘻嘻,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说来听听。”

“我就不告诉你。”说着我还朝她做了个鬼脸。

“不说就不说。”她赌气的把头转向另一边。

我在心里数:三……二……一

“说嘛说嘛,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她正对着我撒娇呢!

“好啦,告诉你还不行嘛。昨天我妈妈帮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钢琴啦!”

“哦,原来如此,难怪你那么高兴。”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叮铃铃,下课时间到了,老师们辛苦了”广播传来一声好听的声音,一眨眼就放学了。我边感叹边收拾书包。

我和我的同桌是走同一条路的,自然而然的放学一起回家。到红绿灯了,只见一位老奶奶在斑马线上行走,手里还拿着拐杖,看样子是个盲人,看了看红绿灯,只剩下十几秒就要到红灯了。而老奶奶并不知情,依然慢悠悠地走着。我同桌跑过来搀扶老奶奶,边扶边说:“奶奶,还有几十秒了,我们抓紧时间过马路吧!”我也过去帮助老奶奶,在我们两的努力下,终于没在红灯亮之前扶老奶奶顺利的过了马路。后来,她送老奶奶回家了,我因为有事得赶快回家,我们说了再见后,就忘家的方向走。

我的同桌八卦和乐于助人吧?

从此,我不在茫然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几年前,拜读了朱自清的一篇《论做作》,真令我拍案叫绝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浓雾中的毛雨洒在脸上引起的润泽与清凉,心中的茫然终于有了消散的出路。

某天在一本书上做了一道心理测试题,结果竟是我是一个做作的人,哪知时运不济,那天又和同学大吵一番,结果我的双重人格又被定义为虚伪,于是,做作和虚伪在我身上便理所当然的画上了等号。

我一向不是自信的人,但对自己的人格却是十分肯定的,如今却落了个“矫揉造作”!装可不是个好名儿,好好的一个人被连打两个叉,真是一时分不清天上地下。唉!这做作,真就是被世人一票否决了吗?

正是这种情况,便越发感觉 朱自清 先生的思维之妙绝,他说得好,对于做作,或者是装,四川话里装糊涂称为“装疯迷窍”,而北平人更是半开玩笑的戏称“装蒜”,“装孙子”。由此可见。对于做作,大众不赏识。但真要叫他们说,还是会显得含糊。毕竟,谁没装过。不光是大人,就是刚涉入社会的半大孩子,见人见事也要想想,这真话该不该说。如要实际,“见人说人话”才是当代的普遍真理。普通人装,名人也装。郑板桥最懂得装糊涂,他那句“难得糊涂”的警句,不正是吼破了千古聪明人的秘密。那适时的做作,不也为他们添了一份神秘感和学者风度?可见做作,也不一定就是件坏事,那也是一件在环境中生存的必要技能。

话又说回来了,这装,这做作,也不乏是一门艺术,一门活的学问。况且,除去一些图谋不轨的人,一般的人不说用在正道上,至少是不会伤及他人。这“装”都有个目地,记得哪儿说过,一个母亲在临终前给孩子编了一个“种妈妈”的谎言,还有人得知朋友身患绝症,为了让他继续快乐,强装欢笑。这些其实也是装,但为何没人给它的定义是做作?因为那些人,将这些做作编成了艺术,艺术是神圣的。

说实话,我是会装,但我不以为有什么不好。装纯洁,那是因为不想放弃美丽的童真,想抓住那最后的尾巴;装文静,那是对他人的一种警惕和人更好相处的方法。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装,就如“咿呀”的戏子一样,如果不装不对自己有约束,那这个世界也未免太有个性了吧!

思路就此理清,剪不断,却被先生的一篇随笔理开心结,茫然是早已谈不上了,想必今后也不会为此事烦心,最想做真正的自我,但恐怕日后还是会“做作不断”,为他人,为自己,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