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故事550字

照片里的故事

550字 四年级 叙事

翻开家中的旧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是妈妈和舅舅小时候合照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妈妈大约七八岁,身着一件方领小布褂子和一条长裤,抱着树干灿烂地笑着,看样子她正准备往树上爬呢。而舅舅呢,则扛着一根三米多长的大竹竿,不知要干什么。问了妈妈后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要去够知了壳。在当年,知了壳可是上好的中药材。每到暑假,各家的孩子们都会早起,提着小箩筐,扛着长竹竿到村里的小树林找知了壳。哥哥姐姐们爬上树找知了和知了壳,弟弟妹妹们则帮忙递竹竿、捡知了和知了壳,配合得非常默契。孩子们常常一大清早就带上干粮出发,直至天黑才肯回家。而这时,他们的小箩筐里都已装满了知了壳,而带盖子的小篮子里则装满了还未退壳的知了。

回到家里,他们将知了壳清洗晾干,隔几天再送到镇子上的药铺,这样一年的学费就有了着落。大丰收的时候,多下来的钱还可以买一些学习用品呢!小篮子里那些还未完全退壳的知了,对人们来说又是一道难得的美食。每到夜晚,等知了一退壳,小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把粉嫩嫩的知了清洗干净,叫嚷着让大人们放到锅里用油炸酥,然后撒点盐就美美地吃起来了。更有馋嘴猫似的孩子,在去药铺卖知了壳的路上就偷偷藏起几个知了壳,回家趁大人做菜不注意的时候,放进油锅里炸一下,便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你可知道,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道多么美味的食物啊!

这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仿佛将我带进了妈妈的童年,让我和妈妈共同享受了那一段美好幸福的时光!

四年级:黄筱淇

残缺的价值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一只黑羊混在白羊群中,无疑破坏了整体视觉洗练而纯粹的美感,突兀的黑色成为如痣般残缺的符号。然而,当大雪纷纷降落占领了原野的的土地后,醒目的黑羊却让牧羊人迅速发现了隐匿在积雪中的羊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展现了非凡的价值。

花有凋零颓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当我们痴迷于圆满完美的境界,叹惋于遗憾残缺的结局时,你是否想过,残缺也可是一种美,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值得我们欣赏、品位、思考的存在呢?

艺术领域,残缺拥有审美价值。当断臂维纳斯雕像重见光明时,凝聚在她眉目、姿态、身形间的美迅速虏获了观赏者的心,惊艳无比。可惜的是她的双臂被剥离了躯体,不知遗落何处,原本几乎完美的艺术作品刹时残缺。人们展开激烈的讨论,不断尝试探索,提出五花八门的复原方案。但是,被安上的胳膊却如画蛇添足,与雕像格格不入,反而破坏了原本的美感。这时,人们恍然大悟,丢失的双臂在造成雕像外表残缺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留给了观赏者一片广阔无垠的想象天空。原本雕像固定的美在此刻成为涓涓流淌的小溪,灵动、自由、丰富的内涵。造就了她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

历史长河,残缺拥有警示价值。迈入柏林大学,新到的游客常被广场中央镶嵌在地上的玻璃吸引。原来,玻璃下面是一个地下书库,可让人奇怪的是陈列整齐的书架上空空无也,书库俨然成为一道空白的伤疤。旁边的石碑上镌刻着这一怪异景象的解释。原来,在德国历史最为黑暗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统治者为消除不利于极端政策施行的理论着作,下令将柏林大学图书馆所珍藏的书籍全部销毁。那些书籍可是流传多年的人类思想结晶与硕果啊!因此,柏林大学将这巨大的悲剧葬在了这个透明的坟墓中,将其永远留在残缺的历史记忆里。人们在这里默哀,在这里警醒,在这里铭记,在这里把残缺一页的历史教训升华为人文精神的指引与导向。

生命途上,残缺拥有憬悟价值。人们感叹,生命总是残缺,总有遗憾,幸福、快乐与成功的辉煌背后总有苦难、忧伤与失败的沉痛。史铁生曾说:“此岸永远是残缺,否则彼岸就要坍塌。”的确,上天的慈悲在赐予我们“慈”时也留有了一份“悲”的余味。单向的完美境界,多半是梦境中臆想的虚幻世界。但是,若无黑夜的残缺,怎有白昼?若无寒冬的残缺,怎有暖春?若无离别的残缺,怎有相聚?……正是因为生命途上留有一片残缺的风景,让我们发现了人生饱满的另一面,让我们珍惜世界的美、情感的美、灵魂的美,让我们以深邃如川般的眼光和平静如海般的心情看待生活,看待生命,看待这个哪怕残缺也拥有幸福的双重世界。

余秋雨曾在文中指出,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战胜与凌驾状态,方便舒适之余,却也失去了野性,失去了自然淳朴的原始风情。因此,在追逐完美追逐圆满的同时,也请珍惜残缺的宝贵价值,在残缺中发现艺术创造的美感,铭记历史保留的经验,憬悟大千世界的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叙事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