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乡音乡情600字

乡土乡音乡情

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以前从未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但是有一次我在二姨家住了几个月,才深深地感受到离家之苦、别乡之痛。

我对家乡有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我爱这里的山山水水,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草坪上,淘气的小草弟弟探出小脑袋,打量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山坡上,桃花杏花汇成一片花的海洋。村东的小河匆匆地赶着路,发出“丁冬丁冬”的音响,像在演奏一曲欢快的歌谣。

家乡的夏天是美丽无比的。争奇斗艳的花朵个个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现出优美的身姿。挺拔的大树撑开绿色的大伞为人们遮荫蔽日。一群小朋友在树下快活地玩耍嬉戏,老人们拿着蒲扇悠闲地坐在树下喝茶乘凉,聊着一天中最有趣的话题。树林里一队同学正在兴高采烈地采集标本。各种各样的树叶装满了他们的书包,也装进了他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家乡的秋天是笑声朗朗的。看着拖拉机载回的一车车大豆和玉米,人们的心里乐开了花。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愉悦,嘴里不住地夸着社会主义的好政策,有说不完的甜蜜和幸福。树上的叶子枯黄了,落得满地,成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足音,带出了孩子们的欢歌笑语。红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真像一个个红灯笼。

家乡的冬天是银装素裹的。雪花落在树枝上,落在房顶上,落在街道上,落在山坡上,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大人小孩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享受着天地给予的恩赐。

看不够家乡的美景,品不完浓浓的乡情。故乡啊!在我眼中你永远是最美丽的。

启示

8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启示,它们像一颗颗海底的珍珠,藏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就挑选一颗最闪亮的珍珠给你们瞧瞧吧!

10月20日,唐先生来到了南京市的一处常年采血点献血。当他填写了相关资料,通过血液检查,准备卷起袖子的时候,采血点内的一位员工皱起了眉头。“你要献多少血?”那位工作人员问唐先生。唐先生说:“自己前段时间刚刚献过血,这次想少献一点,就献200毫升吧。”话一说完,对方说献血量太少了,无法帮他采血。

难道爱心也要用血的多少来横量吗?唐先生先是气愤。对方说,他们只接受300毫升以上的献血者。网上有一个网友说,长春近期,全国多个城市闹血荒。长春血液库存血量仅够两天;昆明正在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血荒,住院等待手术的病人要自己联系血源。各地纷纷号召大学生献血救急,卫生部部长陈竺前天也带头献血。

但当南京市民出于爱心前往当地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200毫升时,却遭到了拒绝,对方要他献300毫升,而且没有主动告诉市民原因。这太伤人了!这谁求谁啊?你不血荒吗?200毫升不是血吗?而且也不少了,包括本编辑在内的很多人都献过这个数,怎么到你这儿就不行呢?

说起来遭拒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准备200毫升规格的血袋。这是多简单的一件事,可人家血站是大爷,爱准备什么就什么,你们爱献不献。他们没有配合献血者的自觉,却有献血者配合他们的要求。

由此可见,造成血荒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血站工作作风不佳、不细、不实。如果说顾客是上帝,那么,献血者就是上帝他爸他妈了,要知道,一个献血者伤了心,下次他就不献了。相反,如果他在献血时得到应有的尊重、一定的荣誉,他可能不仅自己继续献,还会带动别人献。这个道理,血站是真不懂还是无所谓?

现在有些人不愿献血,除了享受不到上帝待遇外,还因为对献血存有疑虑。献血是免费的,用血是要钱的,而且很贵,血站是不是以此牟利?公众作这样的联想是很正常的,卫生主管部门和血站除了必要的解释,也需要公开相关账目,消除疑虑,赢得更多爱心。

我从中得到一个启示:人家献爱心,是不能得到别人的冷淡,应该要尊重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