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800字

浮生六记读后感

800字 读后感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来简单概括这本小书,之所以入得经典行列,许是手边有此一册,便真如一妙友相伴。

——题记

或许有的人一生轰轰烈烈,或许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又或许有的人活得碌碌无为,有的人却光彩夺目。沈复是哪种人,我不得而知。关于他的生平,百度也仅是寥寥数语。但这本充满清新率真、情真意切的书却能让人体会作者苦乐掺杂、至诚至爱的一生——沈复,他,已成经典。

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在那些逝去的时光背后,星星点点都是回忆,若不以笔墨记录下来,未免辜负了那一路的风光与坎坷。在作者心中,为官作宰不足挂齿,与爱人琴瑟和鸣才真是一辈子难以忘怀。

沈复的妻子叫陈芸,女红习得娴熟,通晓文学诗词,那一身才情颇受他之喜爱。每当看到“秋侵人影寿,霜染菊花肥”时,我总能体会到陈芸的蕙质兰心。这样一位妙人对于沈复更是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爱恋之情无以言述。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芸染了重病,只能在病榻上“两行眼泪,涔涔流溢”之时,我便能感受到沈复的心是怎样的支离破碎。等到她灵魂缥缈,怀恨辞世之时,我也忍不住呐喊,上天为何如此不公,让一对恩爱夫妻只可来世再见!这人生,果然曲折坎坷。

本以为失去了芸的沈复会痛不欲生,追随妻子而去。但他没有,痛苦之后他平静地接受了现实,选择“不谙世事,不染红尘,远离世间悲苦极乐”的方式,独身一人云游四方。这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啊!“天道无为”是他之所想,“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就是他的追求。当夕阳西下,独自一人,登上山顶,拈须吟哦“兽云吞落日,弓月弹六星”,与酒光对饮,喝到微醺,人生如此,岂不快哉!

沈复的一生俨如一块纯美之水晶,只见明莹不见显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我相信这种淳朴淡然,恬淡自甘的生活,正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这是否就是人活于世间的最高境界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用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不落俗世。这或许便是这本《浮生六记》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邂逅宋词之美

750字 初一

观雨捧书,等候故人重逢。秋去冬来,不急不缓,就这样,淅淅沥沥的天街小雨,下了一天,不肯休止。仿佛要将千百年的风云往事,一一说尽。溪桥柳岸,皆是雨声,不绝于耳。我能做的,只有怀捧一本《宋词》,隔窗听雨,在一本宋词中,与世事相忘。

谁的浮生乱了谁的流年?流年寂寞,唯文字,知心解意。那是一个可以用一阙词换一壶酒的朝代,也是一个可以用一首词换一座城池的朝代。多少风流才子、绝色佳人,在宋词的春花秋月下,把酒问青天?

几多岁月更替,沧海转桑田,爱憎恩怨,在光阴的溪流中,流向远方。且看那“花自飘零水自流”,听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再回首,遭逢乱世荒芜,岁月萧条,“梦里不知身是客”,终是飘出远方,落花流水。奔走一生,漂浮一世,只为觅得那高山流水遇的知音,寻得那“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道侣,遇得那场关于沈园的刻骨铭心的爱恋,求得那梅妻鹤子宁愿相守一生,不愿负累红颜的决心。

世事飘忽不定,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爱与恨、胜与败、荣与辱、生与死皆浮于纸端。走进词里,随东坡居士前往遭贬的惠州,云烟散尽,相忘江湖,过尽沧海,尝遍世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随范仲淹前往大漠的边塞,似一股清劲的雄风,伴着羌笛,唤醒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随李清照辗转千里,“花自飘零水自流”,无处话凄凉。

流光容易把人抛,听罢檐下燕子的喃喃低语,又闻秋虫鸣唱。过往山河犹如残垣断壁,无需修补,自带一种苍茫磊落的气势。宋词华丽端雅,明月清风,少了浮气,多了一份遗世的静美。

也许太早,也许太迟,缘分当真糊涂,未曾好好相守,便已擦肩而过。往后余生,无论时光是缓是急,我都从容不惊。此时此刻,翻开一本宋词,执笔闻雨,聆听雨敲打玻璃的声响,期待在下一个桃花烂漫的彼处,与故人重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