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剑客》有感1200字

读《三剑客》有感

1200字 初二 议论文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遍大仲马的《三剑客》。正是这次读书,让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为人之道呢?

大仲马,这个混学的天才作家,一生写的各类文学作品达三百卷之多。虽然我不曾领略过他所有的作品,但我觉得,《三剑客》使我感触最为深刻。

大仲马用他优美的文笔,在书中多次描绘到四个剑客达太安、亚多士、亚勒弥士和波尔多士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曾击剑为盟:人生在世,难得知己。今后必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死,共患难。历次实验,诚信为本。这几句话使得友谊变得更加伟大。当朋友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他们总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帮助朋友,哪怕只是进了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在朋友有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绝对没有一点迟疑!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们之间以诚信为本的深厚的友谊。

当长枪将要穿透亚多士的心脏时,是达太安身子一挡,挡下敌人致命的一击!亚勒弥士被陷害关入大牢,波尔多士在敌人埋伏的危机重重的道路上克服了种种困难,只为心爱的朋友讨回公道,这,难道还不能充分体现他们之间说话算数,以诚信为本的高尚品质吗?

那么,是什么使他们的友谊像钢铁一般坚硬呢?是什么使他们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呢?

不错,正是他们的击剑为盟,正是他们之间定下的那一种无形的约定!简单地说,是诚信,是诚信才让这一切发生。

如果他们素不相识,达太安会为亚勒弥士挡下那一枪吗?或许会,但那充其量只不过是见义勇为罢了。

当我书中所营造的气氛中出来时,却突然想到现实社会中,真的普遍存在这种以诚信为本的深厚的友谊吗。

毋庸讳言,现在有多少人,为了追名夺利,甚至能不惜一切代价,背信弃义,丧尽良知,直至弑父、弑母!这种人还有人性,还有良知吗?

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王的公司和另一家电脑公司竞争十分激烈,一次,王和一批电脑精英在研究一款新软件,正当他们快成功时,数据库里的资料全部消失了,“有内奸”王下令查了起来,而结果却让王大跌眼镜:这内奸竞是二十年的密友,竞是当年海誓山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朋友李!而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对方公司多支付李一万元!

这一万元,竟然让忠心的狗变成了吃人狼!这,正是部分人体现出来的人性。一万元,区区一万元,竟让人违背天良,背弃信义!这难道就是人吗??

这又令我想起了狗。狗的忠义是尽人皆知的。狗爱肉骨头,就像人爱钱。可狗不会为一块肉骨头而背弃主人,狗也不会为一块肉骨头而让坏人损伤主人的利益。可人呢??人却会为一万元背弃自己的朋友,人却会为一万元让自己的主人蒙受巨大的损失!

这不仅让我叹道:哎~有的人真的连畜生都不如吗?人,自恃为“高等动物”不把猫、狗等所谓的“低等动物”放在眼里。可够的忠义的好品质却远远好于人。一个“高等动物”居然还不如一个“低等动物”,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三字经》里说的好:人之初,性本善。人刚出生时,心地是纯洁的,善良的。可为什么,许多人在长大后,就变了呢?这正是因为人是很容易被诱惑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一定要具备为人的一个起码的道德品质――诚信。一个人若老是违约,老实爽约,那么我相信,这个人一定,没有朋友的。

醒醒吧,浑浑噩噩的人们!让良知再次降临到那些人身上吧,让诚信再次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

读《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有感

1200字 初一 应用文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读后感800字:读《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有感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日,我读了朱铁志写的《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一文(载于《读者》2004年23期),感触颇深。作者开门见山,开篇即表明自己的观点:看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我不太在意他的学历,而在意他的生活细节;看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我不太在意其客厅的陈设是否雅致,而在意这个家庭的厨房和厕所;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也不太在意官方报纸和国家电台的说法,而在意普通民众业余时间的举止。

作者随后在文中写到:游历欧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仅是那些灿烂的古代文明,辉煌的现代建筑,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良好的生活细节。正是那些不动声色的生活细节,构成了现代欧洲的文明精髓。那是一种经过多年积淀、浸润在燃放们骨子里的文明,也是最难模仿、非长期积累而不成的文明。对此,我颇有同感。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团到欧洲旅游,多次体会到了欧洲人注重细节的文明举止,同时团中部分国人许多不拘小节的不文明行为也多次“放大”在自己眼前。如:在任何一个欧洲城市的街头,只要司机看到行人有过马路的意图,立刻会停车让行人先过;而我们某些国人,视红灯而不见照样横穿马路;在卢浮宫参观《蒙娜丽莎》画像前,导游再三叮嘱我们不准照相、摄像,可个别团友仍偷偷录相,而外国游客没有一个违反规定;在塞纳河的游船上,外国游客大多都安静地坐着,一边倾听广播的介绍(多种语言轮流讲解),一边欣赏两岸优美的景色。而许多中国游客,大声喧哗,上窜下跳地留影;购物、上车、上厕所等需要排队的地方,只要超过两人,欧洲人都会自觉地排队,而我们呢?我们这个团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场景早上争先恐后上车抢座位,吃饭时还抢座位,晚上赶到旅馆抢钥匙。

特别不象话的是,个别家长“指导”自己的孩子,利用敏捷的身手处处占得先机,全然不顾团中还有四对年逾六旬的老夫妻;我还听导游说“许多欧洲的旅馆不愿接中国团队,因为中国爱喧哗,不讲卫生,吃自助餐常常剩下很多食物或带走一些食物等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反思我们的教育,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德育的内容“高大全”,不注重做人的“细节”教育。社会上,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有负于我们文明古国、礼仪之帮的盛名。

我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要以身作则,从细节入手,一点一滴地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孩子,使我们的下一代都能成为举止优雅、行为高尚的人。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学校近年来已经注意了这一问题,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一走进入学校就有醒目绿底白字“文静优雅、风度翩翩,是我们四小人的形象”,它时刻提醒着孩子和老师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楼梯侧面墙上贴有“上下楼梯靠右走”的标语提示牌,孩子们现在不自觉地养成了习惯;食堂就餐厅的墙面还挂有“食堂如课堂”的牌子等这些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老师们让我们继续努力吧!记住“上帝存在于细节中,注重细节使我们离上帝更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