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学会了感恩900字

那天我学会了感恩

900字 初一

校门口,人越来越少了。

初入初中生活,难免有些不适应,许多家长常在晚修后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我便也想要这样的待遇,当父母总是过于忙碌无法前来,我既生气又失落。

我徘徊在校门口,看了校门口无数眼,依旧空荡荡,心中了无生趣,转身,低着头正准备离去,此时,耳边却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大,如一道无声的雷,在心头轰然一震。我赶紧回头一看,发现妈妈站在远处正向我招手,我的心头咯噔一下,寂静无声的湖面顿时起了涟漪。妈妈手里提着袋子,正快速穿过夜色向我走来,近了,近了,更近了,微弱的灯光洒在她的身上,只见妈妈的嘴唇被冻得青紫,头发早已被吹得十分凌乱,脸色疲惫,身子还在微微发抖,秀丽的黑发中竟闪现着几个无力的白发,在我心目中,妈妈的头发永远是乌黑的,可今年却……。

“你怎么来了?”我心中的怒气消散了。

“额……来看一下你。”妈有点尴尬。

我不知怎得,有些开心,也有些感动,寒风刮进我的胸膛,却被一股暖流吹散了,妈妈赶紧将袋子里的衣服套在我身上,说:“明天大变天,穿多点,不要生病了。”无意间她那双冰冷的双手,触碰到了我的脖子,好冷的手啊。看着妈妈单薄的身体,我不禁低下头,眼眶湿润了。妈妈何曾远离过我,对我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的思绪不禁飘远。

“水可不能一下子放进去!”妈妈端来热水给我洗脚。她慢慢地将有些烫的水朝我脚上泼,痒痒的,暖暖的。热水在桶中打着旋儿,两只脚在水中被母亲的手轮换地搓着,水流一丝丝的慢慢的包裹着我的脚。

我自然地看着蹲在桌子底下的母亲。然而她并非教科书或是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母亲那样老:她的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她的皮肤仍然是那么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她此时正在试水温的手依然还是那样温润而且细腻。

不一定头上有一根白发了才是母亲,不一定鱼尾纹爬上眼角了才是母亲,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唠叨的才是母亲,恰恰相反:此时蹲在桌子底下因为孩子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亲!

如今,我的妈妈,为我将青春消耗掉了十年有余,我还要总是抱怨吗?

妈妈看我愣在原地,笑笑拉回我的思绪:“赶紧上楼吧,别冻着了。我走了。”我与她招手,她便离开了校门口。

寒风更大了,但我不在意。

我们对于父母的索取成为了习惯,觉得是理所当然,未曾细细体会过其中滋味,当我们细心体会,就发现无限的感动。所谓的幸福,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你低头就能拾得。

那一次,我学会了感恩。

原来缺憾也精彩

750字 初三

刚入秋不久,一个学生画友约我到荷花池写生,我欣然答应,当我抱着写生板来到荷塘的时候,被眼前之景给深深折服了,它似乎不是我来之前想象的那般萧瑟,反而是一种高贵神圣不可侵犯的美,就这样,我和缺憾撞了个满怀。

看那一塘残荷,经昨夜那场大雨,好些许荷叶已无擎雨盖,根茎被摧残,被折断,孤零零倒立在水中。有些则还顶着黑褐色的叶子,或昂首向天,或低头沉静,或相互依偎,或枝叶相交,这一枝残败,那一枝蜷曲,还有的倒伏在泥淖之中。抬眼望去,莲的悲欢交集,谁人能懂?

已接近黄昏时分了,在晚霞的映照下,荷叶与荷花之间的守望,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像极了田野的芦苇,在黄昏时分亮,透露着一种平和。这时轻风吹来,残荷随风飘曳,细细体会,似乎又多了一份田野的风情,柔柔夕阳,仿佛“人约黄昏后”的淡淡惆怅,站在一旁,感受到残荷的美,是一种苍凉悲壮的凄美。

思绪开始游走,通过回忆牵桥搭线,脑海里浮现了另一幅画面,一池荷花悄然开放,白黄色的花蕊躲在一处浅粉色的花瓣中,周围绿色的天然背景衬托着荷花,像一个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涨红的脸,这便是盛夏时荷叶田田,那时更多的是活力,生机随处可得喷涌而出。

而如今的残荷,宛如一幅孤零零的剪影,不争不抢倒映在池水中,被泼洒在这副寂寂无声的水墨画里,一起跌入了宁静之中。

我走到荷花池旁边的一侧蹲下,望着眼前这小小的一株残荷,我看见了斑驳,我看见了沧桑,在那一处小小的残叶上竟有如此多的伤痕,莲蓬上叶片上,可它还是直挺挺地站着,我向你膜拜,为你不屈,为蕴藏在你生命里的那份骄傲与自信。

热闹固然是众人喜爱的,但热闹后的沉寂是众生的归宿。是哭天抢地,还是欣然接受淡然处之?生命的轮回,看似眼前一片孤寂,但谁都知道,明年一定还有一池欢喜。正如那句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相信春天就在后面等着我们,好好体会去看,你会发现原来缺憾也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