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深处800字

记忆的深处

800字 初一

世界是一本大书,若不到处走走的话看到的总是同一页的内容。

——题记

春意盎然,簟纹如水,落叶归根,银装素裹。每个季节,大自然都不会吝惜它神奇的馈赠。香气弥漫,让我们一生总有香气萦绕心头,久久不散。有一抹香气萦绕心头,我欲捕捉它那离奇的神光,却又转瞬即逝。

我的心冰凉惶恐。

原来是书馆旁那株高大的紫藤萝,晶莹透剔的枝干守着它高雅的藤蔓,孤寂的在那角落里。再看自己赏识的人,娇艳而害羞,仿佛是七仙女下凡。它触动了我的心,是那么的妖娆。轧枝盘绕地伏在树上,一片片的花如瀑布般的悬下。绿意与阳光软松松地平铺开来,恍惚间有香气隐隐飘来,如仙乐滑落于青天。仿佛又是在梦中。紫色真如书中所写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小最嫩的花苞上,香气淡淡的随着鼻畔飘来,有午后阳光的味道。我驻足了很久,使劲扇动鼻翼,想留住它。可又感觉是那么的高邈而无法留住。

紫藤萝,又仿佛是随风摇曳的紫色影子。我被它那迷人的身姿所震撼。几日的雨零落了藤花,花瓣似船儿在水洼中荡漾。过高楼的肋间,像吹响颤音的芦笛。我十分怜惜地望着它们,想到泪眼问花花不雨,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名句。可那香呢。却愈发清雅,没有丝毫埋怨,我忽然意识到,香是不能强留的。你若有心,它便会自留。纵使花落雨降,它也会在你身边萦绕,像天使一般守护着你,永不消散。

借了杨绛的书。印象中的他整理管锥遍,默默耕耘,隐姓埋名。待读了我们三,才知道杨绛先生心态淡泊,德行之味香远益清。这位被钱先生评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奇女子。书中有图,杨先生提笔写着文章,穿一件紫色毛衣,像极了一株静静开放的紫藤萝。如今花落人逝,可这淡紫色的香气却充盈于世间。不必强求。香气自留。瀑布一样的花,瀑布一样的洒脱,也许这就是留香的意义。

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和使人陶醉的芳香,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待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时,我定会再见一株相似的紫藤萝,吐出相似的香,闻着恋着。

记忆的深处,静水沧笙,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但在凄凄红尘路中,我懂你。

记忆的深处

700字 初一

晚春已至,千岛湖旁,微风荡漾。我仿佛又会到了过去。

在千岛湖边,小路上。每到这傍晚时分,路的拐弯处就会出现一个身影,又大又长的风衣披在单薄的身上,满是老茧的手上紧握着一支汉代的檀木毛笔。

你坐在湖边,任由麻雀的叫声在耳边穿,游弋,在湖上跳跃,或融入滚滚波涛,快乐的奔跑着。

毛笔在半生半熟的宣纸上摇摆,时而跌宕起伏,似游龙滑翔着,冲破云霄,最后,以细雨般的点睛之笔结尾。我也沉静之中,忘了一切。

那是一个檀木做的毛笔,色泽黝黑,笔头上的鹅毛长短不一。

我曾问你,这幅画叫什么,你也曾告诉过我,“这叫国画。”后来我又问你这幅国画画的是啥,你问我“想学吗。”我只是点了点头,你就教了一幅莲花。

回到家,我也只是会凑合地画了幅画,左一朵,右一朵。乱七八糟。于是我带着这幅“作品”,去你那询问技巧。你又仔细地教了一次,但这次你把所有浓缩成了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渐渐地我开始成功一朵,两朵……

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我渐渐学会这一幅作品,我开始在上面加上些自己的灵感,我记得那次你很高兴的拍拍了我的肩头说,“不错,不错,我的本领学来了一点。但你还是要继续努力。”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们渐渐熟悉起来,我们常常在落日的余晖中讨论问题。

有天我再一次来到这里,前来请教我的问题。但却不见你的身影,只听到幽幽的声音响起,“我要回老家了,这里没有人懂得绘国画了。”随后,拿起檀木毛笔,画了最后一幅国画,“这就当做我们相识这几个月的礼物吧。”我打开一看正是那老爷爷最喜欢的汉代的檀木毛笔。

你径直走在路上。这时天上下起了细雨,惆怅,氤氲弥漫,似泪水。天空好似在为我们的分离所哭泣,雨水伴着脚步声慢慢散去。

你我虽不在一起,但你我心在一起,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