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白论(二)900字

话说李白论(二)

900字 初二 议论文

关于李白,他是一个什么的人?没有人知道!你们肯定会不服气说:豪迈,飘逸,有雄才大志……诸如之类,数不胜举。可是那是小学课本,中学教材中的形象。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是一个贬低李白的人,相反我深深被他吸引。可是。

得意须尽欢,待沾酒长歌绘人间,这就歌词说出那种精髓。李白喜欢喝酒,经常以酒来论诗,李白酒量有多大,他的诗就写得有多好。这或许是对的吧?反正他酒量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他的诗写的很好。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这句话说的是那么的豪气,契合那种笑看人生的人生境界。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有这句话,我们应该赞一下,你们说是不是?韩愈曾说过,谁若是想贬低李杜诗篇,则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谁能长剑挑尽人间知冷暖,纸扇墨客回眸间随口的唐诗传了千年。看流云任时间唱不完这清弦,一袭白衫鎏金鞍,那年你愤世出长安,到了洛阳赏牡丹,得知己千杯不停盏,朝如青丝莫等闲,叹骨中侠气自一篇,安能事权贵谗言,使我负气不开颜。

李白就象一个浪子,往好处说是超脱豁达,说难听的则是无情无义。这是别人的负面评价,为何?他对君王不忠;对家乡不愁,;有酒喝就好,不管他是在哪里。对这样的人,我们实在不能指望他对朋友能有什么深情厚谊。(王安石语)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诗,别人确实也能写下、模仿,而无需仰仗谪仙的高才。

哎!何人懂李白?虽说无人知其心,可也未必如此!对君王不忠,当时随便给李白弄了个官职,专门把豪材大略的李白,去给他的贵妃写诗,反正就是一直要夸其漂亮,身为一个嫉恶如仇,自高自傲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家乡不愁?为何不愁,要是不愁现在十三亿甚至更多的人倒背如流的《静夜思》从何处来!若自觉简单,那就写一首比过《静夜思》。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遇事不顺,豪情未完成,何颜回故乡。(我猜测得)出于陶渊明,遇愁便喝酒。一醉梦所想,尘世接可抛。

李白的送别诗约160首左右,约占李诗总数的六分之一。送别的对象有官宦、僧道、文人学士、妻子情人、亲戚朋友等等,牵扯到各种社会关系。朋友满天下,没义气怎么能行?神仙一曲赠汪伦。

王安石怎么说那?他几乎对所有人都不顺眼,特别是浪漫主义的诗人!

我或许有些护短,但是我就这样,你也不可否认。但我希望还出一个李白的朗朗乾坤。

初二:李逸帆

话说武功秘笈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最近,由于武侠片风靡全球,各路英雄豪杰重出江湖,那些大侠的武功真令人叫绝。段誉的“凌波微步”,九指神丐洪七公的打狗棒法,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小龙女的“玉女剑法”,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等都令人闻风丧胆,连我们班的同学也开始学习了。

这不,大家买了几本“武功秘笈”来,说是“武功秘笈”,其实是几本笔记本,只不过封面印着武功绝招,话虽如此,但大家十分衷爱这几本“武功秘笈”甚至有的已经开始习武了,有的招式更令人叫绝。

不信你看,刚下课,林其涛等人就兴致勃勃挥刀舞剑地开练了,他们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练习。最好玩的要算李嘉扬与林其涛了,你看,林其涛正埋头苦读那本《泡妞秘笈》,还不时点点头,好像回味无穷似的,我过去一看,啊,没一个字,真是无字天书啊,这都能看,太绝了!他还经常拿出来炫耀呢!

这还是小的呢,更好笑的是李嘉扬,他可是无师自通啊,每天下课,就“哇——哇——”地乱叫,还舞拳玩掌,学会了“降龙十八掌”、“辟邪剑法”等绝招十多个,他还私自改编秘笈,比如:经常加些腿法,常常一踢,但由于人太胖,重心向后,一屁股摔了四脚朝天,连桌子上的书也经常遭殃。

中午,你看李嘉扬正在表演他的“乱叫十八招”由于书掉了下去,一不小心,踩了一脚,留下了一个大脚印,那狼狈样可真好笑,可他还不以为然说:“这是我家的传世武功,千金难买哟!”他们的这些三脚猫功夫大侠见了都会被活活气死……

不要以为就他俩来习武,班上习武的同学还很多呢,比如:赵智培苦练“鹰爪铁布衫”,蔡庆安开打“天马流星拳”……连陈老师的抽屉里也有两本呢!怎样,够火吧?这种有看头的“电影”世上独一无二,只有小学六《4》班才能看到,有空你也来看看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