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光明_700字700字

黑暗中的光明_700字

7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深夜,开了好一会儿的夜灯,“啪”的一声,突然关掉,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可当你闭一会儿眼再睁开时,已有亮光透进来,在黑暗中却看清了一些东西。会觉得,房间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暗。在这时,如果你没有将窗外美丽又幽静恬美的月光遮掩起来,那你就会无意中发现,在这个宁静的夜晚里,此时皎洁的月光是唯一相伴你入睡的。想象下,在望着月下入睡,是多么有情趣!而同时不惧偎起黑暗,因为黑暗中拥有光明!

因为黑暗中有光明。就如人生,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一生没有困难有万事如意的幸运儿,但却有勤奋不恨艰辛、困难的努力者。人生中难免会有挫折,就像失败了,跌入了绝望的谷底,此生不会再站起来,害怕失败与黑暗,歇斯底里的喊着,逃跑着。其实你不用这样,因为眼前有光明的金色天使在准备带领你踏上成功之路。或许你会认为我的想象力实在太好,我太乐观了,但我要告诉你,这一切可都是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用去害怕失败,像不用去去害怕黑暗一样,因为前面就有一片光明(成功)等着你。不用跌入绝望的谷底,是因为会有一双手将你拉出,那双救命手就是你自己的心灵。让你不再去害怕黑暗,它不是扼杀心灵的杀手,让你知道令人害怕的黑暗中也有光明。我也借此文章鼓励着那些因失败而绝望的努力者,放弃是懦夫的行为!不要气馁,世界上没有什么黑暗,只有通过自己努力而换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明!小挫败是难免的,那些着名人士何尝不是通过黑暗的考验而踏上从此一生光明的长路的!就如美国总统林肯,经历过各种失败,想成为一个被选举人,落选了;想争选参议员,又落选了。总统的光明之路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举的还是些小事例,失败不只这些。那为什么还害怕失败与黑暗?

挣脱黑暗,从黑暗中寻找黑暗吧!

六年级:冯婧妤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1000字 初二

“胡大姐,哎!我的妻,啊~”这段花鼓戏——《刘海砍樵》中的经典桥段可谓是脍炙人口,在湖南,几乎人人能歌,人人能诵。

奶奶是地道的戏迷。从湖南乡下来到佛山,带了一大包花鼓戏的服装。这时,奶奶正拿着两把毛绒绒的粉扇子,在阳台上饶有兴趣扮演着胡秀英一角色呢!

奶奶衣着粉色长裙,腰间有一朵绽放的莲作点缀。手拿两把毛绒绒的粉扇子,左一摆,右一放。她用长沙官话唱着,激越而又铿锵,字字清脆,声声洪亮。

“多美啊!”奶奶沉醉于戏中,我只觉得奶奶煞有介事,这戏曲也只不过“咿咿呀呀”,远远不及我爱的流行音乐,唱来唱去也没个新意。

黄昏时分,奶奶邀我一同在公园散步,空气被染上一层素淡的温煦,多少有些黄昏的味道。被照到的那块土地,无数飞舞的萤尘羽化成了天边几抹微红的霞光。

一声高亢的歌声从远方传来,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在亭下唱戏。我准备要走,奶奶拉住我的手。

“孙女,看一下吧。”

“这是粤剧,您听不懂的!”

“没关系,听听嘛,看他唱个啥!”

我只好无奈妥协。这时,表演者用一口熟练的粤语介绍着戏名,“孙女,她说戏名是啥?”奶奶饶有兴趣地问道。“说是《帝女花》。”说罢我便只得无聊地低头拨弄着手机玩。

我抬头望向奶奶,奶奶全神贯注地看向舞台,时而跟着节奏,与表演者一般,摆动双手。时而紧锁眉头,露出悲伤的神情。奶奶虽听不懂,但也跟着节奏,小声地哼着曲。

简陋的舞台上,两位表演者身穿红衣裳,头戴金色装扮,脸画浅粉略带白色的妆,粗眉。

忽高忽低,幽咽婉转。声音从亭子向外传播,宛如空谷里传来的鸟鸣,悠长而尖细,辽远又逼近。当转音时,表演者仍气息平稳,面不改色。表演者将水袖轻轻一挥,转身,歌声中带有一丝悲痛,声音略微颤抖。“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鸳鸯侣相偎傍”。

看向周围,许许多多的老人坐着仔细聆听,一个老人闭着双眼,用手打着节拍,那该是多享受啊!偶尔有两个小孩随着爷爷奶奶前来看戏,闲不住便到旁边的广场上追逐去了。

听着戏曲,静坐树下,我的心忽然感到一阵悲凉,仿若听懂了长平公主的悲伤。一阵微风吹来,亭子旁的大榕树“沙沙”作响,似乎它也深深沉浸于戏中,正悲伤得哭呢。反观奶奶,她却已经泪眼盈盈了。

第一次明白戏曲,原来是有灵魂的,即便语言不通。

鲁迅在《社戏》中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觉着戏好是因为童年本身散发出的无忧无虑的馨香。而我觉着戏好是因为第一次发现了曲调的有情。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渐渐清晰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