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蓉的南宁之旅1200字

蓉蓉的南宁之旅

1200字 四年级 书信

放假啦!爸爸妈妈带着蓉蓉去南宁旅游。

踏上去南宁的路

7月6日早晨,蓉蓉一家高高兴兴的去飞机场乘飞机。上了飞机,广播员用广播器告诉乘客们16:30飞机起飞,17:30到达南宁。

蓉蓉问:“爸爸,现在多少点啦?”

爸爸回答道:“16:15,还有15分钟飞机就要起飞啦!”

15分钟过去了,飞机起飞了,蓉蓉高兴得不得了。

天空中,一朵朵的白云在飘荡。夕阳仿佛一条金色的丝绸。丝绸的旁边,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往下看,以前我们住的房子好像巨人一样,但现在看来,像一个个小点点。

1分钟,两分钟,3分钟,四分钟……1个小时过去了,目的点到达了。蓉蓉兴奋地走下飞机,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酒店住。

丰盛而美味的晚餐

蓉蓉一家找到了一家不错的酒店,叫阳光大酒店,是五星级的,便住下了。

找到酒店,蓉蓉便大声嚷道:“爸爸妈妈,可以吃东西了吗?我饿啦!我饿啦!”

妈妈说:“蓉蓉,待会我和爸爸带你出去吃,你再等等吧。听说娜娜也去哦!”

“真的吗?”蓉蓉问道。

“是真的!”妈妈说道。

“16:00了,我们走吧,娜娜的爸爸妈妈在等我们了。”一直沉默不语的爸爸发话了。

蓉蓉高兴地说:“好啊,快走!”

蓉蓉一家打着出租车去酒店。

蓉蓉和娜娜一见面,高兴地不得了。

蓉蓉问娜娜:“娜娜,你和我们一起去旅游吗?”

“当然和啦!”娜娜说道。

“赶快吃东西吧,吃完了去逛夜市。”娜娜的妈妈说道。

蓉蓉说:“那就开始吃吧。”

晚餐真是丰盛。有鳖炖蘑菇竹笋汤,龙虾,手撕鸡,鲈鱼,春卷,馒头,糯米豆腐,树菜。

大家吧唧吧唧的就吃个精光。

娜娜的妈妈说道:“我们走吧,现在19:30了,夜市肯定也布了。”

娜娜和蓉蓉异口同声地喊道:“好啊好啊!”

逛夜市

大伙儿一同去逛夜市。

夜市上可真热闹。东西也很多。

蓉蓉和娜娜看见一家叫奥美派的手工冰激凌店,就求爸爸妈妈卖给他们吃。她们的爸爸妈妈都同意了。

蓉蓉和娜娜各吃了一杯双球的手工冰激凌,她们的爸爸妈妈各吃了一个甜筒手工冰激凌。

走出手工冰激凌店。大家又去逛超市。

蓉蓉和娜娜买了薯片、果冻、饼干、奶茶、木糖醇、饮料。

蓉蓉和娜娜的妈妈买了防晒霜、饮料。

蓉蓉和娜娜的爸爸只买了几罐啤酒。

返回酒店

回到酒店,蓉蓉和娜娜要求同一间。她们的爸爸妈妈同意了。

分好间后,大家就各忙各的了。蓉蓉的妈妈拿来衣服给蓉蓉和娜娜,并说:“你们自己要求住在一起的,我们同意了,但今晚没人陪你们的了。”

蓉蓉说:“没关系的。”

听了这话,蓉蓉的妈妈就放心的走了。

蓉蓉和娜娜洗完澡就开始玩电脑,并吃起刚才去超市买的零食。

到22:45时,蓉蓉对娜娜说:“娜娜,我们睡觉吧。”

“好吧。”娜娜回答道。

于是,她们关了电脑,就爬上床睡觉了,并且还跟对方说了句晚安。

参观动物园

一大早,大家都起床了。

洗漱完毕,准备东西,吃完早饭,大家就出发去动物园参观。

蓉蓉一家坐着娜娜家的小汽车去动物园,大家在车里有说有笑的,八卦也聊得挺多的。

到了动物园门口,大家就往里走。

大家首先看见猴子。一个个猴子仿佛是一个个小丑。

“哇,好高的动物啊!”蓉蓉不禁喊道。“那是长颈鹿。”娜娜回答道。这时,长颈鹿正在吃树叶呢。

走着走着,一群熊出现在大家面前。“真可爱!”娜娜喊道。蓉蓉对娜娜说:“是啊,真可爱!”

大家走了很久,参观了许多动物。有老虎、长颈鹿、熊、鳄鱼、蛇、龟、兔子、猴子、梭子鱼、鸵鸟……

返回家园

第二天早晨,蓉蓉和娜娜一家乘着飞机回上海。

娜娜第一个喊道:“终于回家了,不管到哪里,还是家最舒服。”

“是的是的。”蓉蓉也跟着喊道。

“噢,我们回家吧!”蓉蓉的妈妈说道。

“恩。”剩下的人齐声答道。

最后,蓉蓉喃喃说道:“愿以后还能如此。”

广西钦州钦南区钦州市钦南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刘晨怡

蓑衣斗笠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想说一说蓑衣与斗笠完全是出自于我内心的农民情结。这是我少年儿童时农村最常用的雨具。每每看到雨天,看到人们手拿着漂亮的小花伞或塑料雨衣,我便会想起以前的那唯一的雨具——蓑衣与斗笠。

人们运用蓑衣与斗笠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就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之句,其意为:你的牧人来了,戴着蓑衣和斗笠。

蓑衣是用棕皮经加工而编织成的一种避雨用的外衣。棕树是山区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一棵棕树平均每个月长出一片棕皮,一年只有12片。当地有这样一个谜语:高高山上有一株老芥菜,一年扒12倍(片)。它说的就是棕树的的棕衣。棕树无节,棕叶可以包系粽子用。棕衣除了可以制作蓑衣还可以制作棕棚(睡觉用的床板,深受农村人席爱。),还可以制作棕绳,上山系柴用。

制作蓑衣从缝制领口开始。首先把棕片折叠起来,领口部位大概要排列十五六张,给领口塑型可以用一个瓷碗。如果领子做得不好,背起来就会把脖子夹得很紧。

然后把这些棕片简单地缝起来,这个过程是先穿针后引线,利用棕片向外伸展的形状,确定摆放的位置。这点不同于用布做衣服,蓑衣的制作主要是依靠拼接,定位准确是做好一件蓑衣最关键的步骤。

说起来简单,但是会制作蓑衣的人却是不多见的。说句实话,我长这么大,还是没有见过如何制作蓑衣呢?可见这棕衣是相当地宝贵的,蓑衣也不是任何人家都会有的。

相对蓑衣来说,斗笠就普遍的多了。一般的斗笠都是用竹子编起来的,中间一般用竹叶夹着(要用包粽子用的大竹叶才行)。我们本地人叫它为凉帽,不管天晴或下雨,农家人出外干活都要把它顶在头上,不禁可以避雨而且还可以遮阳。是每户农家人必有的一件家什。

虽然做工精制,但是一般的山里的妇女都会做。做好之后,拿到集镇里来卖。这样的斗笠分两种形状,一种是尖顶的,一种是圆顶的。每个制作者有自己的擅长的项目,戴的人也各有所好。我家在集镇上面,父亲对山里的人都很熟悉。所以不少的山里人编织好斗笠就放到我们家来买,从中可以赚点微薄的利润。所以,对于斗笠我是非常熟悉的。

一般斗笠买到家之后,总会在上面写几个字。或吉利话、或自己的名字。各有各的喜好。记得在我读书后,父亲买了一顶的斗笠叫我在上面写几个字,以便增加我写毛笔字的胆量。我写好之后,哥哥们都大加称赞说:这小子,书读的不怎样,这几个字还真不赖。为这,我着实自豪了好长时间。后来,我对写字情有独钟与此也大有关联。

正所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穿在身上,风飘不起来,雨透不进去,既防雨雪,又保暖防潮。实在是古代最好的雨具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柳宗元的诗句。从此可以说明,这蓑衣与斗笠是每个垂钓者的最爱。当然,晴天是无须穿蓑衣的。但是天晴的日子是绝非是一个真正的垂钓者,垂钓就得下雨或下雪,这样就能体现出一个真正垂钓者的心境、修养与诗意了。所以,这蓑衣与斗笠一定是成了垂钓者的心爱之物了。有了蓑衣,有了斗笠、还有就是这手中的钓竿,也就有了诗情与画意,就形成了一个真正垂钓者。想当年,太公遇见文王的时候也会穿一件蓑衣、戴着一顶斗笠吧?由此可见,蓑衣与斗笠也并非是寒窑之物了,不知还有多少的将相候王都用过他们呢?从这,也可以肯定蓑衣与斗笠的历史必定也是非常久远的了。

除了垂钓者喜欢他们之外,农村人是更加地对他们情有独钟了。在本地,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着蓑衣,戴凉帽,才象个种田佬。由此可见,农民是经常要用他们的了。而要象个农民,首先必须学会牛耕犁耙。而在六月的天,雨说来就来,这蓑衣与斗笠就成了耕田人的最爱,因为穿起蓑衣就风雨无阻了。行动自如,是每个耕田人必备的随身防雨用具。

上代的种田人几乎都会耕田,可是我的父亲不会。那是因为父亲以前是国家职工,后来被辞退回家后就学不了种田,再加上体弱多病。家里没有人会耕田,也就没有了蓑衣。那时,父亲总希望我们一定要学会耕田,也一定要穿上蓑衣。而我总觉得,蓑衣斗笠虽然能阻挡风雨,但毕竟是太过于笨重了。一直以来,说句实话,我不大喜欢穿上它。可是大哥为了家,离开了学校,希望自己能学会耕田,能穿上蓑衣 、戴上斗笠,做个真正的农民。但是科学的发展最终让大哥没有学会耕田、也没有穿上蓑衣。因为拖拉机开进了农田,不用再用牛来耕田了。

逐渐地,田间的劳作大多都已经机械化了,也就断绝了。尽管我能在某个时间里想起这两样雨具,但是它最终还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人们逐渐地抛弃。虽然它曾是那么地诗情画意,但是它只代表过去的时代!看着它的消失,也会让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我想:明天应该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书信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