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小子戴安》的读后感500字

《假小子戴安》的读后感

500字 五年级

前几天,我去书店看书,瞧见了一本杨红樱的《假小子戴安》。

我可是十分忠诚的“初熟樱桃”哦。

戴安是一个好强的女孩子,她认为只要打扮得像个女孩子就可以保护妈妈和姨妈了。戴安的妈妈是一个未婚妈妈,姓戴。而戴安从来不知道她爸爸是谁?在哪?叫什么?她从来都不知道。一直到六年级毕业后,她遇到了一个改变她人生道路的人……

六年级毕业后暑假,戴安和六(三)班毕业的同学的心里都不是很舒服,不是因为再也见不到朝夕相处的同学了,而是因为再也见不到他们可爱的米兰老师了。

有一天,班上的小道消息发布者侯文博带来了两条小道消息:一是侯文博在听广播的时候听见米兰老师的声音并已经确认了(确认是米兰老师),只要打进电话,就可以和米兰老师通话了。二是戴安的学校就要改成小学、初中、高中合三为一的学校了!听说赞助者姓安。没错!他就是戴安的爸爸!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安先生已经发觉他和戴安之间的血缘关系了,但他并没有告诉戴安,因为他还不太确认。戴安的妈妈却已经发现了,却没有告诉戴安。但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最后还是被戴安发现了,生气至极得戴安对爸爸发了火,在肥猫和李小俊等人的撮合之下,戴安和爸爸又重归于好。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戴安是一个为妈妈着想并很懂事很坚强的女孩子。我想我如果是戴安会不会也想她一样变成一个坚强的女孩子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读完已故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有些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是为此文

《丑陋的中国人》,名字就让人振聋发聩。它给我以震撼,晴天霹雳般的震撼,哀己不幸怒己不争的震撼。我们总是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优秀人才,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却始终不能强大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文化中就有劣根性,中国人的人性中有很丑陋的方面。脏乱吵,窝里斗,奴性,没有包容性,死不认错,虚伪,做事只有五分钟热度,神经质的恐惧(对官,对黑势力,对医生,对暴君),不会理智反省,“利不十,不变法”,没有公德,自私自利,崇古,欺负外地人,对陌生人冷若冰霜....

我愿意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我自己的感受:骂得好,醍醐灌顶。

这本书的附录里面有一篇文章《你这样回答吗?——比裔美籍司礼义神父谈丑陋的中国人》,从一个比利时中国通的角度表述了一些观点,引人深思。他认为中国复兴的慢,起吗有以下几个原因。我觉得说的很对。

一,中国人只有家的观念,没有国的观念。

这是导致我们没有公德,没有爱心的根本原因!家里的灯是要人走灯灭的,学校的单位的就不管了;家里的地面是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公共场所就可以随便乱扔了;名车名表是要买的,要捐款是没钱的(每逢捐款,最积极的是还没被社会污染太深的学生和赤子之心的华侨,别听央视乱吹)等等等等。大家都要自我反省。

二,中国文明发展到清初,达到了极点,唯我独尊,这封锁了中国人向外学习的能力。

也封锁了中国人向别人学习的能力。我承认,我以前就有唯我独尊的思想,很少与人交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们需要在平等的态度下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进步。

三,中国在派人到西方学习科技的主张上,缺乏一套统一的政策。

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只觉得中国人的爱国心不强,譬如留学生回国率就不太高。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这是在开学前的某天,闲逛到财大的某旧书店的某个角落的淘到的。高中班主任老吴当时提到过的,虽然,我不能完全赞同他对柏杨书中观点的态度,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也需要了解有关在中国国民性构建上具有有影响力的这么一位所谓牛人的事迹。

就算贴上牛人的标签,也不能让我完全的信服,我也不用举例证明。因为这没意思,他在书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说服老吴,说服朱洪海(大陆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责任编辑)口中的“八十年代人”的。一个人文大师虽不至于因为我的不承认而变成街头混混,也不会因为我的承认而返老还童。所以,我还是很心安理得的说一说对他的初印象。

按照我一贯的结果主导的观点,其实我应该对柏杨先生表示崇拜的,毕竟他的确是牛人,但是他描述的方式、研究的形式的确是现在的我不能接受的了。他采用的大量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性,对于一个正在考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之间关系以及对定量分析是有成见的人而言,大多数时候应该促成我的天平向着他的这一方的,应该认识到定性分析在人文研究领域的作用。但是,结果令我自己都有点失望,因为我知道我的天平正在一步一步的倾向我曾经不屑的数据化、表格化(曾经的影响)的定量分析。

即使这样,这本书在国民人性方面的研究没有使我产生共鸣,但是朱洪海的最后的《“适时出现”的柏杨》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即使,朱洪海把柏杨夸得很好,但是这样的夸,没有一点使我觉得厌恶,即使只是一点点。我认为这样的编辑,这样的文笔、思路是一个亮点,甚至有盖过这本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但是,人们不会重视它,,因为他仅仅是一个编辑,而主角是柏杨,聚光灯以外的世界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

我认为最后,还是有必要用柏杨的话结束。“错误与指责都是送给别人的,自己永远都是对的”。虽然,我不知道这句话与我想说的有什么关系。

谁知道呢?管它叻!书中的,书外的谁又会在意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一个人的特质与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在他的经历中得到答案,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知道他的过去。同样,作为中国人的特质,也应当从中国5000年发展的文化中去求解。

一、没有安全感导致中国人有神经质的恐惧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三个黄金时代以外,动乱非常可怕,一个王朝取代另外一个王朝过渡期间的大混乱,总有三五十年,由政权的夺取到政权的安定,又要二十年左右。然后政权在腐败,反抗力量再起,大混战重新到来,陷入治乱相叠的恶性循环。中国人可以说是长期地生长在贪污、混乱、战争、杀戮、贫穷里面,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此中国人始终没有安全感。

二、自私导致中国人永远不团结

不必说国家民族,就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贫穷太久,苦难受得太多,他对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反应。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与患难太多,因为他们相信的太多了,受到的欺骗也太多,每一次都在失望中落空。当一个王朝彻底推翻另一个王朝,让人们在满怀期待中再次得到的还是贫穷。

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为,不自私的想法都会被讥笑成傻子。

三、虚伪导致中国人缺乏诚信

四、心胸狭窄导致中国人的自卑与自傲

五、缺乏独立思考导致中国人缺乏自省力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控地传染了中国文化中的病毒。历史的本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权判断对错,这些特征虽然都单薄并且刺眼地摆在这里,但是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求解,同时也可以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求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