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祈祷800字

生命祈祷

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5月12日,一个在2008年平凡而又最不应忘记的一天。这一天,多少生命像流星雨一般流逝,多少生命在悲伤中痛哭,多少生命再为遇难者祷告。

一切就那样来临。北川中学的学生还在安静的上课,汶川的孩子还在向父母撒娇,四川的人们还在像往常一样上班。但一切就在那一瞬间发生了,没有一点迹象,一个叫地震的恶魔打破了这一切的安静美好。那一张张青春的脸,那一声声幸福的笑,那一双双勤劳的手。都在那一瞬间被摧毁,大地被地震撕扯出一条令人心悸的横沟,仿佛要吞噬掉一切美好的事物。楼房纷纷倒塌了,那看似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地震面前确实如此的不堪一击。就在地震的那一刹那,我们才真正懂得人的生命竟是如此之脆弱。

当那鲜红的8!0横亘在我们心头的时候,当昔日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的时候,当鲜活的生命被压在废墟下的时候。我们惊呆了,一眼望去,满目悲凉。我们觉醒了,我们还有希望,我们还有亲人在等着拯救,还有家园在等着我们重建。温总理赶来了,救援人员赶来了,全国各地的捐款也赶来了。救援工作迅速开展,我们努力拯救着一个个生命!!!!!!

忘不了那一声“我还能再救一个”的哭喊,他用自己的双手拯救了一个又一个刚刚绽放的祖国的花朵;忘不了那一双不屈的腿,一个人民教师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生存的蓝天;忘不了那位伟大准妈妈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坚持在运送物资第一线的身影,最应休息的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在灾区的人们送去生存的可能;忘不了那个军人的小儿子的军礼,那是对救援人员最好的安慰!!!!!!

每个人都在为灾区祝福,“中国必胜,汶川加油”“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每个人都再心中默默祈祷着,为灾区人民祈福。5月19~21日,在这全国哀悼日中,让我们抛开一切的世俗的烦恼与无常,为汶川灾区的人民祈祷,祝福!

2008年5月12日,一个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日子,8!0,一个我们最不能够忘记的阿拉伯数字组合,四川汶川,一个我们最不可以忘记的地方。

孩子,别怕。我们不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要乖乖的在天堂等着我们,好吗!!!!!!

5月12日的那一刻,我们,为生命,默哀!

目送读后感

800字 初一 读后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我对《目送》的第一印象。

那时,它出现在某次月考考试中。短短的一片散文,读来却有一番苦涩的滋味:关于时间,关于亲情。

儿时,我们离开父母,去了“外面的世界”,头也不回。爸妈就站在离别的车站,目送我们离去,在我们被外面的世界吸引时,独自承受落幕的落寞。或许,他们也和龙应台一样,“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也没有,让夕阳把两代人的影子分离,拖着蹒跚的步子回家。任街口的告别无力、风化……

待事业有成时,回头一瞥,会很惊奇得发现——就是现在也有这种感触——爸妈头上,怎么多了那么多的白发,眼角的细纹是何时,织得那么密,那么深!

在那个年代里,爸妈已算是晚婚一族。故在我出生时,爸爸已近而立之年。而今十七年过去,在老师还在谆谆教诲早恋的弊端时,已经有胖嘟嘟、白嫩水灵的孩子唤他们“阿公”“阿婆”了。今年,我又多了个可爱的小侄子,昔日玩耍的表姐堂姐们都为人妇,相夫教子,好不幸福。妈妈才是徐娘半老的模样,因为他们的到来,却不得不提前迈入“欧巴桑”的行列。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不知不觉中,爸妈开始老了。来到台州这个“新城市”也有了十年,如此漫长,又如此短暂的十年,当中的艰辛坎坷有谁知晓,其间的苦,又如何能说。岁月磨人老……

几十年前,爷爷目送爸爸远去,赴杭求学;两年后,爸爸也要像当年的爷爷一般,目送我离去。儿女就像林间的鸟儿,离开了此地,之后半年、一年,甚至永远都不会来。

直到双亲离去,才赶来见他们的最后一面,“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有人说,夫妻之间,留下的那个最是痛苦;也有人说,最悲伤,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边是千年修得的共眠人,一边是十月怀胎的骨肉至亲,无论是目送谁离去,这身心便像是受了凌迟,掏心剜肉的痛!

人生自古伤离别,却阻止不了月的阴晴圆缺。短暂的相聚后,不得不久久地目送故人远去。

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