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清平乐·村居》改写550字

农家生活——《清平乐·村居》改写

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夏日炎炎,溪水叮咚,我辛弃疾划着船来到了这条小溪上。忽然,看见不在远处有一座屋檐低矮的小茅草屋,屋顶上铺满了一条条瓜藤,藤上结着一个个休憩的大南瓜。咦?是谁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说话取笑?哦!原来是小茅草屋坐着的一对白发夫妻在谈笑风生。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下了船,

躲在了大树后面。

“老伴啊!”只听见老翁向着老妇,“多亏了你呀,给我生了这三个好儿子。你看,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劳啊!这些年来,若不是他整日看护着咱们的豆田,哪有现在的生活呀!他可真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啊。”

“咱们的二儿子也不错啊。你瞧!他的手多巧啊,一下子就编好了一个鸡笼,这下小鸡们可就有个舒适的家了。”老妇看着正在认真编着鸡笼的二儿子。

“是呀!”说完,老翁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嘻嘻嘻嘻,嘻嘻……”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夫妇的谈话。老妇低头一看,说:“最可爱的要属小儿子了,你看他那一本正经地剥莲蓬的样子,叫人不喜欢都不行。”

我抬头一看,在茅草屋的不远处真有一个小伙子在田里锄草,豆大的汗水从他的两颊旁滚落下来,小伙子擦了擦汗,有继续干活。想必,坐在树荫下的就是二儿子吧,他的手灵活的动着,不一会儿,就编了一半的鸡笼。这小儿子可真是顽皮,竟趴在溪边剥着莲蓬,他那粉嘟嘟的小脸,洁白的小脚丫不停地前后摆动,还不时地数着莲子:“一颗,两颗,三颗

看到这里,我不禁吟起了一首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农家的气息

10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昨天,我带着儿子、女儿去了大姐家。没有了父母,姐姐家成了我唯一走亲戚的地方。尽管常去,但每一次他们的小院儿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气息!

这次正是盛夏时节,小院儿的每个角落都能让我感觉到夏的繁盛!

方寸大的地方种了有十几样蔬菜。南北小路把小院儿分成东西两块儿。

小路的西边,最显眼的是葡萄架,离北屋门儿仅有两米远。虽然葡萄还不到成熟的时候,黄豆粒大小的葡萄已挂满了枝架。那高高架起的、牢固的葡萄架下颗颗绿色的珍珠,都凝聚着主人的勤劳与汗水!葡萄架南有两行大葱,北面是莙荙菜。我们乡下人都爱吃馏莙荙菜。

小路的东边是这个小院儿的主菜场。最北边是一畦韭菜。平时,蒸饱子和包饺子,韭菜就派上用场了。曾记得多少次,我们一家四口去了,姐姐知道玉成爱吃饺子,就说:“到菜地里割韭菜,包饺子。”太方便了!这才叫新鲜的绿色蔬菜呢!韭菜南边是高高架起的黄瓜与豆角。它们可是这片菜地的主角。进屋,我一眼看见地上放着有十几斤的黄瓜:根根修长,碧绿,身上长满了刺儿,头上顶着花儿。我惊奇地问:“黄瓜长这么多?”姐夫说:“早吃了一个多月了!”走到豆角架前,那条条足有一尺来长的、水晶晶的绿豆角,确实招人喜爱!豆角的西边是三短行茄子,看上去,茄子棵长得可精神了。紧挨着小路的东边,自北向南依次种着西红柿、青椒、尖椒、大葱……小院儿的蔬菜,五颜六色,我看得简直眼花缭乱!这可能还会有我遗露的角色呢。 一阵风儿吹来,小院飘满了了各种新鲜蔬菜清新的味道!

小院儿往南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棉花地了,有十亩大。棉花地里栽着两行果树,果树从小院儿的南头一直伸到棉花地的南头。果树品种有杏树、梨树、桃树,还有零星的几棵山楂树。每年从四,五月开始,姐姐家就可以尝到鲜果了,一直能延续到十月份儿。地里除了果树,就是棉花了。这可是姐姐家主要的经济来源。站在屋门口,往南尽眼望去,满眼的碧绿的棉花。由于今年的雨水多,棉花早就长到了胸口高。看着像蒜便一样的棉桃.我仿佛看到了秋后那朵朵雪白的丰收!

昨天,我只带着女儿回家了.儿子要留下摸地扭。每天晚饭后,姐夫都要到院南地里的果树上摸地扭。.一是看着自己的棉花地,怕别人因摸地扭而踩坏了自己心爱的棉花;二是自己也可以摸地扭解馋。有时,一个晚上可以摸到百十来个,吃够了,还可以卖。这就是那大饭店的货源哪!听说这东西在饭店吃,可是特贵的哟!

姐姐说:“咱农村人只要勤劳,什么都不缺。”姐姐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思!

姐姐家还有许许多多让我羡慕的地方,一时难以说尽。他们忙忙碌碌的生活是那样平凡而充实!

农家小院儿虽小却祥和! 小院儿的气息,是那样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本文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