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的感觉真好800字

读诗的感觉真好

800字 初一 散文

诗句如涓涓溪流,滋润我的心灵;诗句如温柔的春风,抚慰你寂寞的心灵;诗句是淅沥的小雨,滋润你干枯的心灵。在诗词的书海中,我漫步遨游——这感觉真好。

每每当我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的抓住我的心灵。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诗句,用经典的力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力量熏陶着人们,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诗句是一缕花香,沁人心脾,诗句是一束阳光,暖彻心扉。诗句不知疲倦的洗涤我的灵魂,抚慰我倦怠的心灵,安抚我迷茫的思绪。诗句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打开它,你将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阅尽生命的无限风采:不时我会去观赏“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春花,不时又到秦淮河的小船上倾听“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时又在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去领略那”千树万树银花开“的奇异景观。耳闻那”两只黄鹂鸣翠柳”眼看“白雨跳珠乱入船”欣赏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品味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思;难忘那“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吟诵着诗词经典,我浮想联翩,仿佛看见了江南水乡的柔情,名山大川的豪迈……

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明白了思考与知识的重要性;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懂得了谦虚好学;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认识了无私奉献的诸葛亮‘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看出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范仲淹。我感受到了”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感受到了“飞卢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壮观……诗词时而如春风化雨,时而如悬泉瀑布,让我阅尽生命的无限风采,它所给予我的,怎能诉的完?

背一卷古书,行走于诗词曲赋之间,渡着文字从此岸到彼岸,收获的是最初的淳朴与感动,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遥远的星空里,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像一根遒劲的树根,深深盘扎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上,衍生出中华文明的树叶;像一条绵绵奔流不息的河流。从远古流到现在,滋润着华夏民族的灵魂。它以细腻的笔触,为你娓娓动听的倾诉一个世界。当你走近诗词,你便会发现诗词的魅力所在。

初一:张雨晴薇

恨与报复,谁承担

600字 初二 议论文

人与人想要和谐相处,毕竟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人与人,总会因为大大小小的事而仇恨彼此。

而有时,仇恨却滋长了报复的心。仇恨瞬间在心中强大起来,占据的,统治的不只是心,而是大脑,是四肢,是全部!在某一个瞬间,仇恨冲到了最高点!也或许是长期的仇恨点点滴滴积累起来。但不论前提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一时冲动,让自己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报复!

在报复的那一刻,人的理智几乎完全丧失,一心只想着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自己与他人的恩恩怨怨。但他们本是很明白——了结了别人的性命,自己的性命还留得住吗?可这一句话,这些想法在那一刻恐怕是最早被忘却的吧?

这一点就已经让千千万万的人有千千万万个理由来谴责他们,谴责他们的糊涂,谴责他们的冲动,谴责他们的不该,谴责他们后悔的没用!

但最让人读不懂的,最让人为之气愤的是——

有时候,承担这报复的,却是一个毫不知情的孩子!

男女朋友吵架,女朋友竟为了报复,往其男朋友的孩子头里插入两颗钢钉!并用绳子勒其脖子,致其昏迷。而自己服农药自杀!

与弟媳妇不和,便将她的孩子从九楼抛下,自己也想跳楼,畏罪自杀!

孩子有什么错?他又知道什么?为什么别人的恩恩怨怨,要用他作为牺牲品呢?为什么要用他的痛苦,他的死,来满足这些人的报复心呢?他们拿不出一个理由可以让这些孩子死去!可以让他们承受偌大的痛苦!

其实谁都明白,报复非但不能化解彼此的恩怨,反而会加重。可那个时候,他们或许真的没有多余的思绪来顾及这些了。

恨,这样一个想法的确是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报复也没有用。最不应该的是——为什么一个孩子就无缘无故地成了报复的工具呢?

初二:陈佳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