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枣儿红1000字

秋枣儿红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祖国在他心中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一天中午,我家来了一位青年。他衣着朴素,眼睛炯炯有神。我向这位陌生人问道:“您找谁呀?”他笑而不语,只是用手指了指嘴,摆了摆手。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位聋哑人呀!于是,我便请他进屋去坐。

这位青年刚坐下,就从衣兜里拿出一个小本和笔,在本上写道:“你妈妈在家吗?我是来拿份稿子的,不知修改好没有?”我想起妈妈说过有一篇题目叫《祖国颂》的文章写得很好,难道是他写的吗?于是我在纸上写道:“妈妈还没有下班,不过,我知道那篇《祖国颂》的文章改好了。是你写的吗?”他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后脑勺。“你……”我奇怪极了,心里想:一个失去听觉又不会说话的人,不但会写字,还会写文章,太使人惊讶和佩服了。我好奇地在纸上写了一串问题:“你上过学吗?你听不到,说不了,是怎样学会这些文字的?”他微笑着拿起笔,写道:“我是在十岁时上的聋哑学校,老师教我们写一个字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首先要做出表示这个字的动作,然后再根据老师的动作去理解这个字的意义,那时学一个字就这样难,写文章困难就更大了。”这时,我仿佛看见他学习时的艰苦情景……我正想得出神,他忽然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只见他指了指小本子的字让我看:“小妹妹,我要上班了,请告诉你妈妈,我明天再来取稿。”我点了点头,送他出了门。

妈妈下班回来,我告诉他聋哑哥哥来取稿的事。由于好奇心,我要求看看那篇《祖国颂》的文章。妈妈答应了,并说:“你要好好地向聋哑哥哥学习。”当我看到文章的作者署名是“无声钟”时,感到很奇怪,便问妈妈:“他的名字叫‘无声钟’吗?”妈妈说:“这是他写文章时用的笔名,他已在《聋哑人》报刊上发表过几篇小说了。”我又好奇地问:那您又是怎样认识他的呢?”妈妈说“一个月前,我的学生将这位聋哑青年带到写作教研室,告诉我这是他的好朋友,因为很喜欢写作,所以想做我的学生。当我看了他的几篇习作后,被他那种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爱所感动了,决心在业余时间辅导他写作。有一次,我问他的笔名为什么叫‘无声钟’?”他毫不犹豫地说:“他是哑巴,不会说话,就叫‘无声钟’呗!”“不,你没有看到这笔名的深刻含义。”妈妈说完,从书夹里拿出一张纸,让我看,只见上面写着:“你写的小说我看过了,很感人。你的署名为什么叫‘无声钟’呢?”这是妈妈的笔迹。下面是“无声钟”的笔迹:“‘无声钟’是没有声音的钟,我是位聋哑人,不会说话。许多人说我们对国家不会有什么贡献,但我却不这么想。我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从小就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虽然我不会说话,但我不愿做生活的旁观者,我要用心灵的钟声写出动人的文章,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每个人的爱国热情。这就是我的志愿!”简短的几行字,使我深受感动,他的形象也随之高大起来。我问妈妈:“他在哪里工作?”妈妈说:“你往下看吧。”“我在雕刻厂工作,我对这个工作十分热爱。当我的作品出口,为祖国换来外汇时,我是多么高兴呀!”看到这里,我想:这位聋哑青年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四化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多可爱的青年!多美好的心灵!是的,祖国母亲哺育了他,而他也深深地爱着祖国,祖国永远在他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