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回忆700字

可悲的回忆

700字 六年级 叙事

今天,我想起了一段可悲的事,那就是我的教室里的那扇门。它原来被漆得贼亮,门面光滑如镜,而如今却……

“碰!”关着的门被一只有力的脚踹开了,上面留下了一个灰色的脚印,门来回震荡着,门上的漆也随之掉落下来。“嗖!”一位同学大声喊道:“小李飞刀!”一把飞刀狠狠地在门面上,他笑嘻嘻并得意地拔掉飞刀。没走几步,他便来个转身飞射。不过,这一次却没扎住,他气冲冲地拾起飞刀并狠狠地在门上划了两道口子,解气地走了。门上的“文明礼貌”四字也脱落了,在风中摇曳着……

就这样,一扇漂亮的门便成了的“发泄”对象和练飞镖的靶子。但是,在人们不文明的背后,注定要有对人们的报复。冬天到了,一股股寒风从那被毁坏的缝隙挤进教室,同学们一个个缩着脖子并发出哆嗦的声音,就像当初门被虐待时发出的声音一样。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门在向我诉说,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与伤心,诉说着自己对文明的呼唤。

是的,教室之门其实就是知识之门,更是培养一个人的素质之门。然而它却遭到人们的无情摧残。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而且这扇门上最显眼的部分就是上面应该有着“文明礼貌”四个字。可是被视为有礼貌有学识的却表现出了最恶劣的一面,在逐步的毁坏着自己内心的那扇门——心灵之门。一点点地将自己心灵之门上的“文明礼貌”四个字撕下,真的让人心寒呀!

“一粒沙子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扇门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们当代小学生灵魂的一面镜子——文明的缺失。这也可以进一步的解读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到国外会受到特别的关注以及“温馨提示”的原因。然而,忍耐毕竟是有限的,我想一扇门的呼唤应该能够引起你的行为的自觉行动。我也请我们的同学能够将这样的小事当作修养自己品行的大事对待。

是修整我们心灵之门的时候了,希望我们都能够将“文明礼貌”四个字高高地悬挂在自己的心灵之门上,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大写的“人”。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梅花,满园春色时,她湮没无闻,任牡丹月季争奇斗艳;雪压残枝时,她一枝独放,,留暗香阵阵飘向远方。

我便有感于梅花的睿智,她看似不争,百花丛中默默无闻,实则已是找准了时机,一举成功。世上怕是谁都难寻不争之物,可如何争才能成功,得依赖于自己的智慧。

争是智者从容的行事风范。老庄之道,清静无为。在汉初文景之治时便是行的老庄之道,恢复生产,复兴百业。清静无为在我看来是形式上的不争,却又如水面以下的汹涌暗流,从容地争,从容地推动事物的发展。燕太子丹被当作质子羁留在秦国,赢政待他不好,他便“归而求报秦之策。”但终因燕国弱小,不能实现。太子丹最终决定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为报“燕见凌之辱”,太子丹争了一回,但他的争太缺少从容,面对鹰鸷一样的秦国,太子丹并没有采纳鞠武的建议,走了一步险棋,卤莽而不智,争得身死国破。

争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印度的“圣雄”甘地倡导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是不争,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在甘地的一生中曾进行过十六次共一千多天的绝食斗争,没有漫骂,没有武器,他只想以这种方式感化对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经。但这也是一种争,我看见照片上的甘地,消瘦可是精神矍铄,他用他惊人的意志与毅力,争来了英殖民政府的退让,争来了印度民族的解放。

争也应当用天平衡量,人生在世,不可不争,但争也有度。南唐的李后主是一位错生在帝王家的伟大词人,他有着一位文人的悲悯之心,他感叹无定河边的白骨,他不忍进行太多的杀戮。他是想不争的,并且确实这样做了,他甚至改称“国主”以示退避,但这都不是一个乱世之中的君王所应当具有的。乱世之中的君主,就当如项羽,似秦王。项羽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秦皇一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焚书坑儒,实和罢黜百家一样气魄宏伟,需要统治者的虎胆雄威。秦王的事业,虽可怕却终究伟大。李煜写道:“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与秦皇实际上走的都是两个极端,一个不争,面对国家沦丧;一个太争,争得刘项并起,国运不长,骂名与英名同存史册。

再难觅“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隐者生活,何况人本就当怀积极的心态,当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当吟“欲与天公试比高”。但更当如梅,争得机智且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