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450字

4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盼望着,盼望着,秋风吹过,秋天的气息接近了!

一切都穿上披衣,上面都被秋姑娘撒下了金闪闪的粉榍。田里渐渐变黄了,稻谷也慢慢的弯下腰!

树叶缓缓地从枝头飘下,就像游子舍不得但却不得不离开母亲。看,那边有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只只黄蝴蝶为秋天的美而跳起一支舞,也为最后的落叶送别而舞。走近才发现,刚才那是枯叶的舞姿!

菊花、桂花,你争我斗、我竞你赛,都开满了花,好似要分出个胜负。野菊也满山遍野,也来凑一份热闹。花儿们黄的似金,粉的像霞,白的似雪,红的发火。空气中夹杂着花的香味儿,闭上眼睛,仿佛花里丛间都有蜜蜂和蝴蝶。成千上万的蜜蜂在嗡嗡地闹着;颜色各异的蝴蝶在飞舞,在玩耍,在工作,在为冬天的食物做储蓄,在为明年的春天作希望!

田里乡间,人们也多了,收割机的声音也响起来了。天刚露出一道白线,大家就像赶集市似的,一个个都出来收割农作物。眼看春天所播下的种子全都获的大丰收,大家异声同言的笑了。树上的果实都垂垂欲坠,一个个挺的大肚子,比谁的体形大,谁的个儿高!

秋是报喜讯的雁鸟,虽它们是避寒而来南方,但却给人带来丰收的预兆,带来人们丰收的喜悦,是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雁鸟。

美丽的三谭映月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三潭印月岛的前身是水凡保宁寺,北宋词家秦观《送僧归保宁寺》诗中有句云:“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可知岛上赏月由来已久。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0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全岛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春,秋景色尤佳。岛内岛外湖面如镜,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着实让人恍惚迷离,如入蓬莱。三潭印月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塔顶如葫芦状,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二米,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