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塘土坝萝卜1200字以上

背塘土坝萝卜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我的老家位于三峡库区的忠县县城。长江三峡工程175水位蓄水后,忠县城上游约十公里的一座江中之岛一一塘土坝,就永远地沉睡在深深的江底。但是我们小时候背塘土坝萝卜的情形,却一幕一幕在我们脑海中浮现。

塘土坝萝卜有四个特点:一是长,二是大,三是“趴”(形容软),四是甜。

说它长,是因为塘土坝是一个河沙堆积而成的江岛,岛上的土地土层厚厚的萝卜深深地扎根土中,个头就长得长,大约有40一一50公分的样子,放在小背篼里,还会冒出一大截在上面露着。

说它大,是因为塘大坝的土壤肥沃,萝卜长得粗壮。大萝卜象个小娃娃,白白胖胖的,抱在怀里沉甸甸的,一个萝卜就有十几二十斤。

说它“趴”,是塘土坝萝卜下锅时间短,很快就煮“趴”,下锅前萝卜切得方方正正的,但出锅后就圆角了。那个“趴”和呀,含在嘴里就化渣了。

说它甜,是因为塘土坝的萝卜全是施的有机肥,从不施化肥,所以,萝卜含糖量就高。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直到把肚儿撑得圆圆的。这种萝卜,生吃打口渴可以当水果,切成萝卜丝做凉拌菜也是很可口的。

唉呀,塘土坝萝卜啊,简直好到无与伦比,即便走遍全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它更长,更大,更好吃的萝卜了。

每年春节前我们家都要到河坝去买好多塘土坝萝卜,转运到老街放在熟人那里,然后动员全家老少一有空就要去河坝往家里背萝卜。

就是这个背萝卜回家的过程,却演绎了一个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

那时,我家的几个姐妹都在二小读书,中午放学回到家,看到母亲正在烧饭,我们本想在未开饭前在家做作业或玩一会。可是,还没等我们放下书包,母亲就发话了:"趁饭还没有做好,你们几个赶紧下河坝去背一趟萝卜回来。"背萝卜是我们很不情愿的事,当时就犟嘴,我们跟母亲讲了好几条理由:一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吃饭肚子饿得咕噜叫,哪有力气去背萝卜。二是我们下午还要到学校上课,中午背萝卜,体力消耗太大,下午上课就打不起精神,说不定还会打磕睡,甚至于还会昏倒在教室。三是我们几个都还是未成年人的小孩子,母亲你使用童工,是违法的。我们可以到公安局告你。四是我们讨厌吃萝卜,那段时光,我家上顿下顿都是萝卜,饭里汤里都是萝卜,吃得我们都没有胃口了,寡捞捞的还要我们去背萝卜回来吃,我们本来就有抵触情绪。这些理由你说一条,我凑一款,几个丫头片子七嘴八舌,嘴喳喳地嚷个不停,把母亲气得火冒三丈,打嗝连天,但又舍不得出手打我们,饭也不煮了就到工厂上班去了。我们几个见把母亲惹毛了,虽然没有挨打,但出于无奈,还是打起精神,饿着肚子,极不情愿下河坝去背萝卜。

萝卜是事先已买好,放在秦师傅的白铁铺子里。我们赶到那里一看,哇噻!好大一堆萝卜,大约有1000多斤。我们报上家门,秦师傅就知道我们是袁家的女儿。他心疼地说:"你们几个妹娃子人小体弱,不知要背好多趟哟!"塘土坝萝卜大,一个背篼只能装三.四个,三.四个的重量就是六七十斤。从河坝老街出发,一抬脚就是爬坡,那一级一级石台阶一步一步数上去,足足有1500多级。直线距离少不了有公里多。一路上我们歇脚的地方只有在西门洞.狮子坝.城关镇街口.机神庙附近这几个地方,才有石坎可以蹾背篓歇口气。这一坡背回家,不知要流多少汗水,反正背心衣衫全被汗水湿透了,肩膀也被勒红了勒庝了。我们实在饿得走不动了就将背篼靠在台阶上,找一截断萝卜,象上甘岭的战士那样我啃几口传给几个妹妹啃几口。传过去递过来,不到两三回合,一截断萝卜就被我们生吃完了。然后我们做个怪相,打两个哈哈,背起萝卜又继续前进。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背萝卜的途中,由于天下雨,路很滑,四妹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一背萝卜连人带萝卜全倒在地上,脆生生的萝卜摔断成好几截,沿着台阶滚出好远,四妹倒在地上,身上糊了好多泥浆,象个泥人似的。我们看了很很心疼她。四妹从小就爱生病体质弱是累不得的。她忍着病痛,还要下这种重力,受这种折磨,我们作姊妹的,真是于心不忍啊!为了减轻四妹的负担,我们就把摔断的烂萝卜,捡到我们的背篼里,宁肯自己背重一些。回到家里,母亲安慰我们说:"萝卜摔坏了不要紧,只要人没有伤就行。今天下雨路滑,就少走一趟吧!"我们听了这话,非常高兴,吃好饭就象脱缰的野马,乐巅巅地跑去找同学和邻居小伙伴疯玩去了。

我们利用放学之余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把放在秦师傅那里的一堆萝卜背完。放在磨子那里象一座白玉雕的小山。这些萝卜,除了全家当菜吃,还要剁来喂猪。猪吃塘土坝的萝卜很营养,长得又肥又壮。那猪的边油啊,又白又嫩,嫩涮涮的,炒的菜香极了。

塘土坝的萝卜,我们背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们工作离开家了,才结束了背萝卜。塘土坝被淹没,我们再也吃不到令人回味的塘土坝萝卜了,但是,背塘土坝萝卜的情形,却永远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间。

背对墙角才能面向光明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小妮子坐在我面前,使劲地盯着窗外。教室里,其他的孩子都在满脸高兴地听我讲课。他们会随着我的讲授哈哈大笑,会随着我的提问抢先回答。但唯独小妮子,独坐在最后一排那个小角落里。她就像那窗外的落叶,兀自飘零,冷暖无人晓。

少年宫里,座位没有安排。谁先到先选,随自己喜好。别的孩子都抢着坐在离老师近的地方。但是小妮子,不论是早来还是晚到,都会挑选那个不起眼的小角落。

这—天,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作文题:最美的××。刚一停笔,教室便沸腾了起来。“老师,我已经想好啦!我要写‘最美的妈妈’。因为妈妈是最美、最值得爱的人!”“老师,我要写‘最美的老师’。”一两个同学回答后,其他同学都跟着抢答。他们的发言,不论是选题还是立意都颇令我惊喜。我知道,他们心里都满满地装着“美”。

不过,唯独那个小姑娘,仍然在看着落叶。在喧嚣中,这个小女孩儿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我打了个手势,示意同学们静下来。然后,轻轻地走去,在她面前蹲下来,说:“小妮子,可以告诉老师你要写什么吗?”

小妮子看了看我,使劲地摇头,说:“老师,我不知道该写什么。”

“你看,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很美的东西呢!”

“我不觉得有什么东西是美的……老师,我不想写!”

数次对话,我都无法说服她去尝试发现生活的美,不能说服她去尝试着打开思路。课后,我联系到了她的母亲。才知道,这是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儿。父母的离异造成了她内向、孤僻的性格。我得把她从那个冰冷的角落里拉出来。

有—天,放学后,我把她留了下来,对她说:“孩子,你愿意跟老师说说你的心事吗?”小妮子低着头,默不作声。我递给她一本美文集,对她说:“这是一本温暖心灵的书。你先用心看看,看完之后,我想听听你的感受,好吗?”

过了一个星期,在一次上完课后,她捧着书,怯生生地来找我。我说:“书看完了吗?”她点了点头。我翻开书,选了一篇文章,对她说:“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她说:“小女孩儿有一颗坚强的心。当父亲离开她们母子的时候,她竟然无微不至地照顾起生病的母亲来。我很喜欢,也很感动。”

这是我第一次从她的嘴里听到“喜欢”“感动”这类词,我知道,她的心扉已经渐渐向我敞开了。我拉开抽屉,又拿出了几本文集,递给她:“孩子,我不能帮助你什么,但是,我希望这些书能温暖你的心灵。”

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找她谈谈美文,谈谈心事,谈谈生活。作为一个老师,我知道,我得告诉她人生的美、爱和光明。那一天课堂上,我写下了—个词:光明。我让同学们以它为中心词,想一个题目,写一篇作文。令我最高兴的事发生了。沉默已久的小妮子第一个站起来发言,说:“老师,我的题目是‘背对墙角,才能面向光明’……”

发言还未结束,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忍不住叫了一声“好”。我满心激动,笑容满面,问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老师,是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背对墙角,才能面向光明。如果一直蜷缩在角落里,我们就永远也看不到光明……”那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发言。它温暖了我的整个心。它让我看到,我的光明和温暖因为孩子而变得异常庞大,缓缓延伸,融融洽洽,浩渺而无边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