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小记1200字以上

黄山小记

1200字以上 初一 叙事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中国风景名胜之一。在今年这秋高气爽的国庆长假中,我也去一睹这“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风采。

黄山位于安徽市的中部黄山市市郊区,那儿空气清新,蓝天白云,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从家到黄山坐车要6个小时左右,中午出发,到黄山市区已经是傍晚了。随后,我们来到了黄山最热闹的市中心,去逛老街。虽然老街在中国很普遍,但是我们逛老街的真正目的可不是为了寻找那种气氛,而是购买当地有名的特产。老街中有一家店叫做“皇品”,听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来到这里品尝糕点,站在门口,早已闻到那一阵阵香味,迫使我们进去,里面人还真不少呢!我一看,还有几个洋老外呢!这条老街很长,里面店面数不胜数,我看见每一个东西都特别新奇,忍不住伸出手去摸摸,玩玩。

第二天,我们睡到自然醒就起床了。接着吃完早餐后我们乘车来到黄山市郊区,再换乘景区观光车至缆车口,乘缆车上山,接着我们要翻越五座山峰。对于那些每天在办公室里的大人来说,爬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我们很快就把他们大人甩在后面了。我们游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说的“始信峰”,至“北海景区”看梦笔生花、赏奇松连理松。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紫外线的强度也逐渐变强。大人在后面边走边聊天,而小孩在前面比赛前进,那么艰难的爬山之路也显得格外容易。

终于,我们登上了黄山着名的光明顶,海拔1860米。

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光明顶是黄山的一大着名景象,他比最高峰——莲花峰海拔就低了4。8米。在光明盯上我们看到了“百步云梯”“一线天”还有那“猴子观海”这都是大自然留下的秀丽景观。

原以为爬山是一件很容易的我,在登上光明顶后,我就激动的不得了,我想都登顶了,还用往上爬吗?不过我的话立即被我爸给扑灭了,我这才想起要翻越五座山,呵呵,这才是第二座山峰。爬得越高,紫外线越强。太阳火辣辣的照着我们,使我都睁不开眼了。下一站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就是指头顶是天,周围是石头的道路,我走得很过瘾。我和我弟弟还有几个同龄人一同比赛,毫不费力就到了“百步云梯”,看名字,认为这段路有一百步,但这百相当于文言文中的-----泛指,泛指几百,我一路数上去,总共211个台阶就这样,我们又翻越了一座峰——鳌鱼峰。这下离目标宾馆可就不远了。

时间如沙漏一般,飞快地流逝着,在黄昏时我们到了黄山最最着名的——迎客松。我们相继与这迎客松拍照,接着山顶上就起雾了,一片朦朦胧胧的感觉。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听说黄山晚上温度也就十几度,然后就跟着外公弟弟去导游刚才说的明天早上看日出的地方。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我赞不绝口,山被披上了一层薄纱,犹如害羞在小姑娘。雾逐渐消散,天逐渐变黑,黄山的夜很黑,很静。

今天累了一天了,所以我们都早早的睡了,因为明早还要早起看日出呢。

在黄山观日出是一件十分令人激动的事情,面对这朦朦胧胧的山峰,看一轮红日缓缓升起,多么激动人心啊!

早晨我早早就起床了,快速穿上衣服,拿来外套,听说看日出的人还不少呢,我必须早早的去占位置。因为看完日出,我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去完成呢!凌晨4:30的黄山黑压压一片,时不时吹来冷风。我跟着爸爸,弟弟还有一大群人开始往观景台走去,弟弟手里拿着探照灯探路。到那里时,天边已有一点点亮光,天边有一副“鲤鱼跳龙门”的场景。随着时时间的流逝,天逐渐亮起来,我知道,太阳快出来了。之前我听说来黄山能看到日出是一件十分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有些人来过三四次也没有看到这美景。想着想着,在5:20时,太阳的脑袋就露出来了,许多人在欢呼,而我的第一感就是,——好红啊!

看完日出后,我,外公,弟弟,还有一位我们在路途中结识的朋友就向莲花峰冲去了。莲花峰,是黄山的最高峰,它位于黄山的正中心,边上还有许多小山为伴着它。莲花峰的中上部叫做“鲫鱼背”,十分陡。我越爬越吃力,到最后,我直接就趴着爬上去了,弟弟们爬的很快,而只有外公在后面为我加油打劲。终于,1864。8米的莲花峰被我们爬上去了,我站在山顶呐喊,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啊”宣泄着我的劳累。有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慢慢地往下走,生怕一不小心踩空。

旅途虽累,但很值得,我欣赏到了美丽的日出,全黄山市美景,十大明松。

途中,曾几次我想放弃,曾几次我想流泪,曾几次我想抱怨,可我却不配。黄山上的所有东西,都是担运工辛辛苦苦一步一步走上黄山担上去的,他们一天上山下山好几次,并且担着几斤甚至几十斤的东西,他们都没放弃,没抱怨,轻装上阵的我们怎能埋怨呢!他们每天为游客服务者,无怨无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的毅力,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初一:陶翰博

黄山景色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暑假,我有幸游览了天下第一山——黄山。

素闻那千峰隽秀、万壑藏云的黄山,不仅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着称于世,还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飞瀑、岩洞等胜景而吸引着游人。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又给黄山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了汽车,就见逍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松翠竹,树影婆娑。仰首望去,峰峦耸立云天。听人说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雾像美丽的轻纱,时而填满千峰万壑,成为海天一色;时而推出万座峰峦,显得苍浑深远。可惜我们未能得见。穿过观鱼亭,登上桃花峰,一处飞瀑从峰上的洞口飞溅而下,好像珠帘垂挂在洞前,因而得名“水帘洞”。我们拾级而上,享受着沿途如画的奇景。第一个小憩的地方是慈光阁,阁的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掩映,环境幽静清凉。路过立马桥,绝壁上刻着几丈高的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显得刚劲有力。在桥上可看到青鸾峰腰上的冰川擦痕,抬头还能遥望天都峰上的“鲫鱼背”。

走了一路,又累又渴,就在天门坎小憩一会儿。这里山峦奇秀,怪石嶙峋,“金鸡叫天门”、“天鹅孵蛋”、“松鼠跳天都”、“五老上天间”等怪石,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别是天梯旁亭亭玉立的石人,像一古装仕女。她正面有块矮小的岩石,像一位跪地下拜的童子。啊!那是闻名于世的“童子拜观音’。还有那些在波澜壮阔的峰海中正争相崛起的怪石,好似无数明珠撒落其间,使黄山越发显得绮丽动人。这些奇石千姿百态,逼真有趣,似人,似海,似禽,似兽,简直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的气势磅礴如“鳌鱼戏海”;有的小巧玲珑如“孔雀开屏”。过了“天上玉屏”,就见一巨石横架于两山间,白云浮腾,称之“天桥”。过了天桥就是天都峰最惊险的一段——“鲫鱼背”,长十几米,宽不到一米,两边悬崖绝壁,曾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的佳句作证。一上“鲫鱼背”,虽有铁索保护,我们还是小心谨慎,惟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时我们头顶蓝天,脚踏烟云,俯瞰群峰,有的矗立天际,有的沉入“海底”,脚下云雾像潺潺的溪水,欢快的鹰雀在眼底飞翔。登上天都峰顶,看到“登峰造极”的石刻。不错,极目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视群山,千峰秀色,松涛呼啸,如惊涛拍岸,顿觉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穿“一线天”,过“蓬莱三岛”。在玉屏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挥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象征。松多是黄山的特点,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美称。黄山松针叶短粗而稠密,顶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苍翠。它们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那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探海松等都神奇而秀丽。特别是在北海散花坞中,有一石峰矗立于松涛中,像一枝粗壮的毛笔,其“笔端”有一奇松从石缝中盘旋而出,宛如一簇盛开的鲜花,所以称为“梦笔生花”。目睹此景,不少游人连声赞道:“妙!妙!妙!”黄山松不仅有奇特的形态,壮观的气势,还有更令人叹服的坚忍不拔的性格:不怕风霜,不畏严寒,郁郁苍苍,四季常青,而且只需少量沙土,就能顽强生长,盘根错节,青春焕发,多姿多彩!这既颇具哲理,又那么富有诗情画意。

离开文殊院,告别迎客松,穿过百步云梯,来到“云海”。一股山风吹来,云雾时而消失,时而聚拢,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变幻无穷,绰约多姿,恰似身缠丝绢半遮面、婀娜多姿惹人爱的少女,而自己也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俯首望去,眼前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云铺深壑,絮掩危岩,汪洋无际,真是“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了。那远近大小的峰峦,隐现于云雾之中,似海中“岛屿”。那虚无缥缈的云雾,随气流快慢缓急,忽儿平静,忽儿荡漾,拍打着无数暗礁岛屿,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缥缈绕灵鹫,霞光喷射冲斗牛;奇花异草馨瑶池,龙吟凤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

难怪陈毅元帅在饱览黄山之后,赞不绝口,把黄山推为“天下第一山”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