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友谊650字

信任与友谊

650字 六年级 散文

从前有棵树,那棵树每年只结一颗果子,那可果子,没人灌溉的时候,它会变得非常的苦涩;假如有人每天给它浇水,那个果子就会如蜜蜂般甜蜜,如泉水般清凉。小果子的名字叫做友谊,老人家告诉我,每天浇灌这棵树的那些水,滋润小果子的东西叫做信任。

我永远相信,友谊是和信任分不开的。我也永远相信友谊是需要信任滋润的。

学校有几个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要走了,这造成6(6)班没有老师教学,校长无奈这下只好分班。他来到我们班不久我和他便开始互相信任。不久我便了解到了,他这个人绝对不会失信。毕竟认识他也有一年了,这点我是可以确认的。

那是一个星期6,天蒙蒙亮,我就踏响了晨练的脚步。我约了几个朋友,结果大家都到齐了,就他没到。大家就去敲他家门,上楼敲门的人说他不去了,我心里就纳闷了,他怎么可能不去呢?他一直很守信用啊!而且他在我面前也从没有一次失信。我可不相信他会这么不守信用。因为我相信他。

大伙说要走了,我和大伙说:“你们先走吧,我再等等。”“有什么好等的,他这人就是这样,你这样盲目信任不好!”一个朋友催促我,“算了,少一个人少一麻烦,我们走!”大伙驱动单车齿轮的声音并没有令我反悔。因为我信任他。“哎,算了,随他们吧,我还是再等会。”我自言自语。突然一个声音传入我的耳边:“我陪你!”我当时感到很惊讶,回头一看,哦,是黄世昌。黄世昌也是他的好朋友。我笑着问他,“为什么?”“呵呵,”他也笑着,“没什么,因为我信任他。”于是我们就找了个偏僻又阴凉的地方坐下等他。其实我当时听见谁说要请客,去喝奶茶,我心里也馋,我生平最喜欢奶茶,但是不知哪来的力量,竭力阻止我随大伙去喝奶茶。我当时的心里也很复杂,我想:其实我为什么那么笨呢?和大伙去喝奶茶不是挺好的吗?但是,我相信,他是绝对不会失信的,我另可相信大伙的耳朵听错了,也不肯相信他会失信,他会说:我有事,不去了。

太阳来到了天空的正中间,太阳像烤面包机一样烘烤着大地,火辣辣的烧着我们……

是的,我和黄世昌确实是从早上等到下午。我们没有走,还打算一直等,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相信他。门开了!进了!进了!不,不是他。一个个希望破灭,一个个惊喜泡汤。

最终还是没等到人。

当又是一个星期天夕阳西下时,我是喝着奶茶向他告别的,我现在觉得那杯奶茶真是好甜啊!

告诉大家也无妨,其实那天我回到学校后,我们班的“八卦媒体”董事长告诉我,他那天只是说等一下,等他穿鞋。他下楼时,大伙已经走光了,我和黄世昌又坐在比较偏僻的凳子,我没留神,他也没看见,就这样错开了。

但是,当他知道我们等了他这么久,他热泪盈眶,冲过来扑到了我们身上,“喂喂喂,发什么神经!”我边说便把他推开。“信任我的人,跟我走!去吃东西!”

从此,我们仨的友谊从此建立了,那棵树结果了,结下了如蜜蜂般甜蜜,如菊花般清香,如泉水般清凉的小果子。那是一颗五彩缤纷的小果子。

现在,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星空,轻轻地叹一口气,觉得信任应该是友谊的第一堂课,更是人生里必不可少的一课。我还是坚信:友谊是需要信任来灌溉的。

沙湾中心小学六年级:梁昊禹

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周末到洛杉矶的全美连锁商场——“价格俱乐部”给女儿买书。根据7岁的女儿在电话中向我所做的简单描述,我挑了3大本估计她可能会喜欢的儿童故事书,就去交钱。

与往常一样,划完信用卡,从收款的墨西哥裔小姐手中接过机器打印出来的纸条,不多看一眼,就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大名,抱起书就走人。可能因为出口处顾客太多,看票验货的白人小姐象征性地向我怀抱中的书瞟了一眼,就在我的收据上飞快地画一道表示“验讫、放行”的彩线,道了一声“祝你度过愉快的一天”,便又去招呼下一个顾客。

出了大门,刚走到停车场,我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手中的收据,发现总数居然是40多美元,再细看,原来是多算了一本书的钱。损失了10美元,我转身要去“理论”一番。身旁刚从国内来美国不久的小张却显得比我“深思熟虑”,她说“你已出了门,她们会承认吗?”是啊,以我们惯例的思维逻辑来推理,我又怎能证明我不是买了4本书,出了大门后私下藏了一本,然后再去找人家商场退钱呢?当然同来的两位小张可以为我作证,可天知道人家会不会说他们是我的“同谋”呢?不管怎么样,我飞快地在心里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准备找商场的“领导”,至少是经理一级的主管投诉一番,即使退钱不成,也得证明自己不是无理取闹。然而,我所准备的大堆说辞居然一句都没能用上,门口看票验货的小姐在百忙中只看了一眼我的收据和书,就隔着人群向收银台方向大喊一声:“4号柜台,账算错了,退钱。”然后向我道歉,让我到柜台退钱。

因为是机器划卡和电脑计算,退钱要比收钱复杂点儿,得经过两道手续。但每经过一道手续,工作人员都为因此给我带来不便而诚恳地向我道歉。在整个事情的过程中,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去怀疑我所担心而又无法证明的事。从商场出来,心情远比退回10元钱舒坦,其原因是在心里的天平上得到了人人所需要的基本心理砝码——信任。

当然美国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撒谎在美国人看来是最要不得的恶习,犹如我们中国人看待偷盗一样,为人所不齿。正因如此,美国人不轻易怀疑他人撒谎,正如我们中国人不轻易怀疑他人偷盗一样。所以,一般来说,你说什么,人家就信,除非有规定须出示证明。一天傍晚,我开车到迪斯尼乐园接人。在迪斯尼停车场入口处,守门的白人小伙子把停车卡夹在我的车窗上,说:“晚上好,7美元停车费。”

我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我只是来接人的。”

他一听马上就说:“OK,你不需要付钱。”说着,就给我换了一张免费停车卡。

其实傍晚到迪斯尼来玩的大有人在,他凭什么就那么轻易地相信我是来接人的呢?这种“轻信”的程度让人担心是管理上的漏洞。但当把我的“担心”拿出来与美国邻居路易讨论时,他却笑着说:“他们不会相信有人会为了7美元的停车费去撒谎的。”

仔细想想,路易也许是对的。美国是个提倡“信用”的社会,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济活动中都离不开信用。申请家用电话、管道煤气、电、水、租房等等,都需要个人信用。公司贷款、贸易资金往来等,更要资信担保。但所有的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载在每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底下。人的名字可以更改,但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却是从一而终。一旦发现作假或诈骗,个人信用就彻底砸锅。到那时,在生活和事业中便会处处遇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窘境。正因如此,人人把个人信用看得高于一切。

记得1994年我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夏天到纽约旅游。那天特意去观仰慕已久的大都会博物馆。门口售票处的牌子上明码标价成人票价——16美元;学生——8美元。尽管我很清楚,美国人指的学生,不仅仅是在美国学习的学生,而且是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但我实在吃不准自己算不算是学生。访问学者平时也与研究生一起听课。可以说是学生,但又没有像学生一样交学费,也没有学生证。我有心省下8美元,可又怕售票员要我出示学生证。万一弄得让人家怀疑咱撒谎,既丢“人格”,又失“国格”。

踌躇良久,我想了个两全之策。我向售票小姐递出16美元,同时对她说,“我是从加拿大来的学生,如果……”我的下半句话是,“如果访问学者也能够算学生的话。”

可她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面带微笑地问:“几个人?”

“一个。”我回答说。

她很快递给我一个做通行证的徽标和找回的8美元,并微笑着说:“祝你在这里度过愉快的一天。”全然没有顾及我一脑门子的“思想斗争”。

的确,那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了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和省下了8美元。有了这种愉快的经历后,心里就时时想着珍惜它。就像一旦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加倍自重自爱一样。

事隔8年,去年夏天我带妻子和女儿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票价格依然如故,但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当年的访问学者,而是挣工资的驻美记者。尽管我和我妻子从外表来看要充当学生绰绰有余,但出于对“信任”的珍惜,也为了自重自爱,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成人、一个儿童的门票。尽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与上次一样愉快,因为我没有辜负别人的信任。从此,我在心中形成了一种固执的想法: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